坪林茶园,位于翡翠水库集水区,农民耕作方式,关系大台北地区500万人饮用水安全。
这是个win-win-win的决定。
退休后独排众议返乡种植有机茶,3年养地、5年拓土,8年来从3分地拓展到3.5公顷,种
树、种有机茶、复育树蛙,退休金因此去掉泰半,他一点都不后悔追逐,绿光,就是人生
下半场幸福。
采访╱潘怡静 摄影╱董孟航、部分照片受访者提供
退休,是享受人生下半场的开端,他决定返乡种有机茶。
绿光农园老板陈陆合的家乡在坪林,翡翠水库水源特定区,家中4代茶农,从小他深刻体
会务农苦,家中因经济因素无法供他升学,国中毕业他就下山打拼,松下电器服务28年退
休时,他却决定返乡,父母、太太都投反对票,“他们认为我应该在都会区享受退休生活
,不要再辛劳务农。”
山上种树 邻居笑呆
众人反对却无法阻止他。“我在山上种树时,连邻居都笑我‘憨大呆’,我的年纪是能等
得到树荫乘凉吗?”
他的有机茶种植,从自家3分地出发。不用农药、除草剂、化肥,施有机肥、液肥,避免
影响水源,运用虫害天敌建立食物链,达到生态平衡。
第1年土地由惯行转有机,春茶收100斤,随原土地农药退去、虫害回来,到冬茶只剩收成
4斤,第2年、第3年茶叶被虫肆虐,直到第4年生态趋向平衡,产能渐渐提高,目前维持每
年400斤茶叶产能。
从小看父母种茶,陈陆合对务农不陌生,但他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农委会园丁计划、茶
改厂茶叶栽培班、地方导览解说员,现在还每周赴里仁有机店上研讨课。
养地3年 打工生活
“养地3年,一定要熬过前3年!”初始没收入,他甚至应征附近山区维护园子、厨工、挑
砖等工作,赚取生活费,住在狭小祖厝,每晚跟茶叶睡在一起。
第2年半,却不幸被割草机割伤脚,住院2周。“住院期间看到很多推广有机的朋友来探视
他,我很感动,加上他受伤,我也只好上山照顾。”太太林丽珠坦言,没电视看、采买不
便、蚊虫肆虐,不讳言初期恨透上山。
陈陆合第3年取得慈心有机验证,原家中2块、3分地,第5年已有16块、3.5公顷有机茶种
植面积,“有的是农友荒废的田”、“有的是被喷过农药的茶园”、“有的是退休茶农请
托照顾的地”,透过承租方式,慢慢将惯行农地转有机,同时部分采野茶园(野放不施肥
除草)、实生苗(运用种子繁植)等方式试验种植。
“有一次,山的这头我种有机茶、对面山头另一农友也种有机茶,中间1块3分地,听说要
租出去做惯行,我赶紧设法找到地主,用较高价格租下。”地主夸他有心,激发他取名“
有心茶园”,还种植排列心型图案,后获经济部水利署优良水土保持示范茶园。
儿子返家 弃商从农
他的茶园旁,常看到过去农民稀释农药用的蓝色塑胶桶,探头进去竟都是蝌蚪,“这是翡
翠树蛙的家!”让逐渐消失的台湾特有种翡翠树蛙,透过茶园生态繁衍复育,陈陆合兴奋
地说,记者采访前1天,就有树蛙跳出桶外。
去年顶着台大财金系所光环的儿子陈易泰返家帮忙,陈易泰说:“金融业是零和游戏,不
是你赚、就是我赔,但有机农业是双赢 (win-win)产业,对农民收入、水源生态、大众健
康都有助益。”让他决定弃商从农。
“台湾农业人口老化,很少年轻人愿意加入。”他乐观看待儿子愿意加入,连原本大力反
对的太太都说:“上山,什么事都想开了。”
从种茶到焙茶、从复育生态到导览解说,他深信绿光里的真幸福。
陈陆合
1957年(57岁) 坪林国中毕
20~48岁松下电器作业员、股长
49~50岁电器公司、农场上班
51~57岁现任坪林有机茶班第8班班长
陈易泰
1986年(28岁) 台大财金系毕、台大财金所肆业
25岁波兰交换学生半年
26~27岁一篮子网购员工
27~28岁返家种茶与销售
【营运概况】
初期创业成本:200万元
茶菁年产量:5000斤(其中1/3自制茶叶、2/3交净源茶厂)
市集日销售额:1万元
平均年营收:220万元
◎140万元(约400斤自制茶叶销售)
◎30万元(采茶、制茶、蔬食餐等导览课程)
◎50万元(茶菁供净源茶厂采收)
注:以上部分资料记者估算
【合作伙伴说法】
郑碧霞 净源茶厂采茶班班长
虫多草多 茶水甘甜
我从8岁采茶到现在56岁,每年从4月中春茶采到11月冬茶,在有机茶园采茶约6年,有机
茶园比起惯行茶园,虫及草都比较多、比较不方便采,因为有的人怕虫,人力不好找,有
的草长得比茶树还高,没事先除草的话,采茶时很容易采到草,最后还要花时间把草挑起
来,不过说真的,有机茶喝起来比较甘甜。
【店家资料】
0952-600-268、0975-135-597
https://www.facebook.com/chenluho
新北市坪林区渔光里大舌湖11-2号
市集销售:板桥车站B1环球市集(周四)、新北市农夫市集@碧潭(周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40921/36097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