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不笑不足以为道

楼主: juicelover (想你就抽一根菸。)   2014-09-09 17:23:12
前言:
老实说没办法,我天真地以为易经八卦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随,结果... 在道板只能
遵从某些道理才是正确无误。道如果那么狭隘,我看到这些"道理",到底要笑还是
不笑呢??
如果不笑表示认同。。。。
人都是谦虚的,所以应无人敢说自己持守的道及思想就是"老子所言的道"吧。
可我左看右看,许多为道的朋友都有一个问题,认定"道德经"就是道,道德经地位
崇高,所以应当遵循老子所言的道,然而老子是因熟习自然的运作(易经),才因他
人请求写下了道德经,换言之说道德经是以易经(自然)为范本写出的老子对自然体
验的哲学用书。若以资料来考究,道德经当中更有八十八句文句出自易经,故以先
后来谈论,从易经八卦的概念所谈的"道"应当更接近"老子所言的道"吧。
更别说易经这本知识包罗万象,除了可应用在养生、道家修行(天人感应)、医学、
科学等不胜枚举,就连现代电脑的二进制概念,也都是从易经的二元论演绎出来,
这可证明若是能将易经八卦的概念深入浅出并应用在日常生活,易经八卦是可变化
万千。因此就我的理解认知,解读道德经中的文句应当从说周易的角度去诠释,且
其哲学思想关乎到"自然循环"、而后期动静生克、对应至人情事理、并又回归至自
然循环,而人的自然循环包括了生老病死,因此若能配合各大宗门的对生死的理念
,重新将道德经翻译成更接近自然的学问,那对后学来说应是福呀。
谈回到源头- 易经八卦,很可惜的是易经这门学问隐含了
"某种无法证明的精神概念"
因此若非老师带领入门这个概念,或是若非经由自己大量阅读,并假定各种理论,
不断地交错、互相矛盾,最后透过体验集大成,这两者都太需要机缘了。
往往一般朋友看道德经就习惯以"人性"的角度看法出发,
另外易经八卦碍于"不同时空的文字意义",却少有人翻译易经并使之生活化,可翻
译了还事有大多人认为此学问难学,真钻研也找不到方向,这种不平易近人的典籍
究竟藏了什么秘密呢?
没错就是有所秘密,这个秘密就是"道",不是吗?
如果笑代表不认同原文的概念。。。。
既然大多人都有这个"自认为自己心中的道是道"的病,那我取笑他人,反而是不愿
意同流合污的意思吧,所以你讽刺(笑)我的,我批评(笑)你的,最终做不到兼容并
蓄,话说回来,无论是谁心中都没有道吧。
我虽写下这篇文,我还没大胆到敢造次说自己有道在身呀,毕竟身心灵都不完善,
如何可说道在心中,既然道不在心中还胆敢分析三士的不同,这点还真的是很有意
思。人就是喜欢猜测未知之事。无聊吧,无论人类生存了多少年,这个"疑"的病就
是无法根治。
关疑什么事情呢? 我不是在谈论道的境界吗? 哈~ 不用怀疑,百姓日用而不知呀。
但今天告诉了百姓道为何物,一呼一吸急是,结果"疑"就是这最大的问题。怀疑什
么呢? 呼吸太简单了! 但是看看生生不息之谓道的意思,以经注经不就很简单说出
来了吗? 好好地把生活过好,繁衍后代,那就是道了,呼吸不就是这样吗?
当然若把三士的概念以佛家来谈,心中能有道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人格贤善"。
什么是人格贤善呢? 这要谈论到为何皈依三宝、遵守五戒十善,以及如何戒除三恶
元(五毒),最后初信、发愿,实行(精进),而后有所定境(制心一处)然后产生无上
智慧,这时无上的智慧就会与道呼应,这时说心中有道,勉强才说的通。
照以上的说法来谈论三士,就会发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格贤善,但做到人格贤善
后,还有一堆要精进的境地,所以上士为什么孜孜不倦追求,往往道德经说不清楚
,反而这个精进的概念会在其他家学问谈论到,怪乎! 怪乎。
另外佛家谈论一般人的修行,就是念头之中已经没有了三恶元(五毒)。
五毒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个修行的境界好说但很难达到,所以人要是可以摆脱这五
个障碍,那么行为及其思想也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之下,流露出道的本质。
如果能清楚了解这这五毒所代表的人性,那就可以更清楚三士的根本意涵了。
五毒的概念。
贪: 处顺境时,念头生起想要更多
嗔: 处逆境时,念头生起想要摆脱
痴: 不知不觉地生存著。以为是利于生存的,其实是残害生存的,有颠倒之意。
慢: 如何察觉自我知我,并破除自我之我的思想错觉呢?
(意即认为何物应为最高,其实那是执我以为何物为最高)
疑: 不断精进能够断疑,疑心不用,用心则不疑。
以佛家五毒来探讨,就会发现人格贤善的重要性。
而人格贤善后的下一阶段就是出离心,最终出离心生出了菩提心,原来成了上士还
有这么两个阶段的变化呀,怪乎怪乎,道德经怎么没说呢?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清净"。佛家有一句话这样说,烦恼即菩提,意思就是怎么将烦
恼的力量转换成正面积极的力量,这个概念是很有意思的。除了清净以外,更讲求
如实观照及智慧的显现,将现有的障碍用"适当方法"来转换成利于他人、众生的概
念囉,这真是很积极及正面的喔!
所以说若硬是将三士分得清清楚楚,并用人性的角度去谈论如何不同,那其实不是
道,只不过是用是心理学或是行为学角度来坦讨人性囉。
颠倒不颠倒呢? 显诸仁、藏诸用还是藏诸仁、显诸用? 妙哉! 妙哉!
主题: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请见地雷复六五
=== ===
=== === 六五,敦复,无悔。
=== ===
=== === 清楚地知道自己离"根本"很远了,故"老老实实"并"自我督促"
=== === 地找到回家的路,即使再辛苦也不会有任何的悔恨。
======== 敦字有两意自我提醒避免犯错。第二为老实之意
心中有道,见山是道、见水是道,知道无一定形象。
处处留心皆是道,所以老老实实地、每天自我督促地与道同行、深怕失去。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请见雷地豫六五
=== ===
=== === 六五,贞疾,恒不死。
========
=== === 因九四为正位、六五居此有坎象,坎有心表之。贞疾有心病之意。
=== === 此爻较抽象,其意为虽安乐度日,必有心病缠身,但所处之位
=== === 仍属中道,故中道不灭。
表面离道,实则未离。一心两意、仍有怀疑不能统一乃病之因。
中士对于道半信半疑,有所感受则认为道存在,无所感受则认为道不存在
好像在又好像不在,五毒中之疑是人之所以不能踏入大道的一个障碍。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请见雷天大壮六五
=== ===
=== ===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
======== 考据旅人上九丧牛于易,方知道王亥畜牧牛而有优渥生活
======== 但也因过得荒淫的生活,后行商在有易国,其国君夺其牛
======== 并杀害王亥及其仆人。羊只走丢于有易国是在被杀之前。
若知"道",就清楚顺其中道不失规矩的原则,若他人提醒自己行为脱序,
自己仍不节制,荒淫度日,以认为自心仍未迷失继续放纵。
虽道并不会放弃任何人,仍会透过预兆藉以告知世人走回正途。
然而世人习气已成,反而自持为大,认为自己的道就是道。
因此闻他人之道,自然无法认同,并觉可笑至极。
by juicelover
※ 引述《nknuukyo (  ~闭关中~)》之铭言:
: 道德经中,这一段的解释也出现过许多版本,
: 有些部分有逻辑上的漏洞,这部分虽然我有较喜欢的解法,
: 但仍然还没什么把握,不晓得各位对这段话觉得该如何解或喜欢怎么解?
: 以下开放讨论: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 下士闻道,大笑之;
: 不笑,不足以为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