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风暴与台湾处境◎孙庆余(台湾日报2004.10.29)

楼主: iamgirl (我的心還在放暑假> <)   2004-10-29 19:09:36
鲍尔风暴与台湾处境◎孙庆余
美国国务卿鲍尔在北京对凤凰台及CNN,发表“台湾不享有国家主权”、“台湾不是
独立的”、“和平统一”、“两岸最终结果即各方都在寻求重新统一”谈话, 不但口齿
清晰,而且三复斯言。以鲍尔沈稳谨慎的习性看,这不像是一时口误。 以鲍尔曾经称台
湾为“中华民国”看,这也不应是个人因素。剩下的只有两种可能: 布什大选考量及美
国对台政策转变。
谈到大选考量,有一事不能忽略,就是陈水扁可以为总统大选而给美国各种“意外”
,不与美国商量,自然布什也可在选情吃紧时如法炮制,给台湾“意外”。 就像1999年
7月李登辉“两国论”出炉,不久克林顿即在上海发表“新三不,凶狠打压台湾主权及国
格。
冷战结束台湾情况好转
这正是美国的“攻击性现实主义”,是后冷战时期“唯一超强”的操作模式。而被选
择性操作的对象无一不是处境孤立的弱势国家。更何况2002年8月5日,针对攻打伊拉克,
鲍尔曾劝布什:“说我们可以采取单边行动,那不是问题,但你不能这样做。”换言之,
鲍尔口角春风让中国高兴是一回事,真正不把台湾当做 “主权国家”或力促“和平统一”
又是一回事。说与做毕竟还有一大段距离。
至于美国对台政策,从尼克森扣开北京大门后,一连串政策转变就不断发生,骨牌效
应持续到1982年美中签署“八一七公报”,雷根对台提出“六大保证”才停止。而台湾情
况真正好转,还是冷战结束,美国重拟全球战略,中国取代苏联成为主要敌人时,特别是
小布什上台之后头3年。
可以说,美国对中国愈不好,对台湾相对就愈好,中国愈强或对美重要性愈增,台湾
顺境及重要性就愈减。这种关系几乎是命定的,其中最恶劣状况就是美中一齐联手“解决
”台湾问题。当鲍尔在北京的上述谈话由“说”变“做”,正式成为美国政策时,也将是
台湾生死存亡性命交关时。
美国可以基于全球战略考量,给台湾制造“意外”,台湾却不许给美国制造“意外”
,这是“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游戏规则。除非保护情况消失,保护者决定牺牲被保
护者,或被保护者善于在“两大”之间纵横捭阖,否则保护关系恒常如此。
这次鲍尔风暴发生,不少台湾独派认为是因国际不承认中华民国,所以台湾更应正名
、制宪,才能获得承认;还有人说,鲍尔指的是台湾“不享有主权”,而不是否定台湾主
权,所以台湾更应努力争取,以享有独立主权。这些话刚好与“保护者”与“被保护者”
的规则倒反,把台湾视为可以完全自由行事的主体。
雷根保证对台立场不变
事实上,台湾共和国式的独立及制宪是要付出代价的,它可能同时挑战美中两大强权
(中国的“一中原则”与美国的“一中政策”)。处于从未放弃武力犯台的强邻身旁已极
艰辛,遑论两强同时得罪。台湾人常天真的以为美国是“圣诞老人”、美国同情民主及台
独,却忘了只要国际强权外交存在(例如今日“一超多强”),同情民主与同情台独(即
民主自决)就是两回事。民主与和平是美国维系后冷战世界秩序的两大支柱,而单边主义
的台独在美国定义下,绝不符合和平原则,只有维持中华民国现状才不违反和平原则。
诚然,中华民国现状已经几度沧桑。对美国来说,退出联合国前中华民国是一种现状
,退出后是一种现状,美台断交及台湾关系法通过后是一种现状,1982年雷根提出“六大
保证”后又是一种现状。但雷根“六大保证”至少还保证了“美国对台湾主权立场不变”
。直到1999年李登辉对外宣扬“两国论”, 美国对台湾主权立场才首度松动,克林顿以
“新三不”(口头否定台湾主权国家身分及国际人格)回敬。
这次鲍尔谈话,有可能是对扁政府的另一次警讯。 尽管陈水扁在520及双十谈话都谨
守中华民国底线,但其他挑战美国“一中政策”的帐,仍必须由扁政府概括承受。独派认
为国际不承认中华民国,所以台湾更应“正名”。但他们从未思考,鲍尔不是否定中华民
国主权,而是否定台湾的“独立”及“主权”。而仅仅去年以前,布什政府还多次称台湾
为“中华民国”。
美国对台政策的新一波转变会不会由“说”变“做”,这是美台关系是否决裂的试金
石。如果美国政策真正支持中国“统一台湾”,否定台湾最基本的国家存在,那台湾与其
等待被出卖,替人数钞票,还不如奋力自救,提高自己身价。鲍尔风暴后,美国国务院副
发言人艾瑞里仍强调鲍尔“说得很清楚”、“国务卿的用字准确反映了我们长久以来对台
湾地位的政策”、“他是非常客观的陈述事实,而非诠释”。必须到台湾严正抗议后,美
国才再把“和平统一”改回“和平解决”,但对主权身分则继续相应不理。
“民主”与“人民统治”同义
国际没有永久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久的国家利益。台湾不团结,就会被人出卖,被
人瓜分,有如当年波兰。台湾正名、制宪及挑战“一中政策”的条件不成熟,就可能面临
与当年塞尔维亚相同的结局——自认应脱离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塞尔维亚制订了第一部民
主宪法,却被鄂图曼、奥匈帝国及帝俄联手扼杀。
台湾要如何走,当然由台湾2300万人决定,因为“民主”一词本来就与古希腊“人民
统治”同义。重要的是,“人民统治”必须同担命运,为共同选择负责,绝不容许投机统
派及投机独派“光说不练”、“死道友不死贫道”。借用贺佛尔的一段话:摩西固然为希
伯莱人指出了想望的乐土,但如何将希伯莱人团结起来却更艰巨!
(10月28日于台北) .....2004-10-29【台湾日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