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哭的声音,我说台语却穿上日本军服
在80年代末台湾解严之后,除了迎来缓慢的民主与生活上的改变,深耕台湾的历史学者,
也才能逐步拼凑出许多属于台湾这片土地的历史,其中二战时期台湾于日本统治下复杂的
身分认同就是一点。
在二战末期,日本因战力不足开始于台实行皇民化运动,也就是让台湾人成为表面上的日
本人,来补充失去的兵源,但在战后这些曾为日本军体系下的台湾人,却突然转变成了中
华民国人,错乱的国族情感下将是什么情绪?一直是台湾在战争历史上的重要议题。
《听海涌》是公视拍摄以“台籍战俘监视员”为主题的短篇影集。描绘同乡都取作日姓新
海的义兄弟:新海志远、新海辉、新海木德三人,被招募前往婆罗洲担任日本军属,在战
后三人均因战俘营的虐待与杀害战俘站上军事审判法庭。新海志远想保全自己两位兄弟,
但最低阶远不及日本兵身分的他,也只是这场战争中,无法自我的棋子。
《听海涌》是什么影集:
如果有事来到高雄,如时间允许下,我都会去位于旗津附近,战争与和平纪念公园主题馆
,这是一个在2009年建成却较少人知晓的纪念馆,也是全台唯一纪念台湾兵的主题馆,除
了中国来台外省老兵故事之外,很大一部分也记载与叙述台湾本籍日本兵。
当战争胜败一瞬,台湾从日本变成中华民国管辖,立场突变,比起对战争结束松口气,却
又茫然不知所措,遗留下来了除了是文化、语言与民生等隔阂问题外,无从适从的属莫“
自己到底是谁?”这点。
同样是军人或说是军属,中国对日抗战的老兵的经历,与成为日本兵为日本打仗的老兵,
两者从国家认同、与战争经验是截然不同。例如以美国空军飞虎队帮助当时中华民国军方
打退日本空军,在这点上对外省老兵来说飞虎队无疑是英雄,但对于日本兵的本省老兵来
说飞虎队是难缠的敌人,而台湾从敌我共存在这片土地上,无疑就启上许多波澜与浪花,
国民政府想掩盖与抹灭的终究纸包不住火,在解严后到如今,台湾人除了认同自我外,也
更能知道过去究竟发生什么事。
在公视上拨出以台籍战俘监视员为主题的《听海涌》,叙述关于在大时代下台湾人在太平
洋战争后期,成为名义上的日本人而已非战力人员的军属进入战场,充当管理员、翻译、
劳动等日本军人之下的职务。同乡都取作新海的三位结伴兄弟,正直的新海志远、圆滑的
新海辉、单纯的新海木德,加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游戏之中,前往婆罗洲管理战俘,在一
次收容中他们发现了会说福建话的亚洲人,中华民国驻北婆罗洲领事-罗进福。
《听海涌》在故事上参考了,许多日本历史战俘监视员的口述历史资料,与遗书,其中新
海志远的故事参考了当时台籍战俘监视员柯景星,接济中华民国领事卓还来妻儿的故事。
《听海涌》在故事上做出的改编,除了新海志远的主线故事外,他的兄弟新海辉与新海木
德,也都分别代表着当时在日军体系下最低阶台湾兵的困境,听命杀人或死在战场,战争
结束后一场混乱下,可以看见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孤儿之态。
《听海涌》分析与延伸:
战俘监视员在日又称为“捕虏监视员”,是在现代战争所延伸出的军属职业。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的十九世纪,国际《日内瓦公约》就有对于战俘的待遇作出人道规定,故各国在
战俘营里才开始有管理人员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战俘监视员。
虽然名义规定需依照国际法和军队内部规则来管理战俘,但当战争时间拖长与各种物资缺
乏下,很难保证战争中战俘的待遇。《听海涌》的时间点也是在日本即将溃败时,卷入其
中的台籍日本兵。
作为《听海涌》主角新海志远,参考真实的台籍日本兵捕虏监视员-柯景星(河村辉星)
的故事,而作为参考故事背景的柯景星,应该是从日本大正时代出生,所受的教育和文字
都是以日文为主,因为家庭因素而受到军方招募.在1942年被派往北婆罗洲担任俘虏监视
员,最后以杀害战俘的罪名被定为死刑,但最后在审问时柯景星的日本长官表示是自己亲
口命令柯景星执行处决战俘的一事,故才让他变为有期徒刑,并回到台湾。
《听海涌》除了关于柯景星的故事之外,也采取柯景星在担任捕虏监视员的另一件轶事,
也就是他接济中华民国驻山打根领事卓还来妻子赵世平一事,也延伸出罗进福与他太太何
景仪这两位角色的诞生。
影集最后一集有拍摄团队实际走入当初《听海涌》故事背景位于北婆罗洲的战俘营区,目
前该地已成为一座公园,留下的物品极少,可以说是台湾、日本都较少人知道,历史战争
疮痍的一角。而像这样的战俘营,其实在台湾也多半无留下遗址。
二战中,日军其实在台湾设定了不少台湾战俘营,来关押同盟国的军人,第一间设立是金
瓜石战俘营,主要是利用战俘开采矿物,因为当时物资匮乏,故台湾战俘营其实死去的战
俘相当多,并且在日军败退时的情绪上更让战俘待遇相当难受。并且在日本纪载里,也有
不少虐待战俘的日本军官,如:东京俘虏収容所的渡边睦裕,就是相当知名以凌虐战俘为
乐获得性快感的日本军官,但比起台籍日本兵被逮捕判刑,渡边睦裕受到逃亡资助,直到
死去都未受到起诉。
《听海涌》值得一看吗:
这部由台湾团队拍摄的短篇故事,是少数台剧以台语和日语为主轴的电视剧,这点在近年
来台湾多种语言的状况的戏剧,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不管是多族原民语言、客语、
甚至是台语或是台湾华语等,都是展现台湾多元文化的一环。但同时《听海涌》却也是台
湾在走过日治时期的一桩台籍日本兵的悲剧。
这样的悲剧降临无分台湾人、日本人、中国人等,世界落入了殖民与战争的悲剧,而就如
同新海志远所不解的,那么这一切换来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事情需要让这些各国一
般人民穿上军装在毫不认识的岛上厮杀。
《听海涌》主轴是台湾人在历史上国家认同的悲情缩影,也是多年逐步想摸索出的答案,
我到底是是什么人?同时也是一个时代下再次展现出战争的无情与悲剧。以《鬼太郎》漫
画知名的反战漫画家-水木茂,就绘制以他被派往南洋经历的二战故事《漫画昭和史》,
还有描绘真实二战日军的作品《全员玉碎》,表达出战争对于一个日本无力与无能的小兵
,是怎样的存在。但对比日本大量的历史资料,台湾日本兵的故事却在台湾这片土地上,
因为政治员因缺席,还需要远渡日本完整这些原是台湾人的日本兵故事与遗书。
故虽然新海志远有参考柯景星的故事背景,但我更认为新海三位兄弟是当时战场上台湾人
的缩影,不管是想与日本人平起平坐、或是听命于长官放弃思考、还是总总的无奈,战俘
与看管人,都是一场大时代下的人民披上军服的悲剧。
如今过了八十多年,台湾随着各种转型正义与再次挖掘历史,让许多属于台湾的故事再次
被人民看见,是一种迟来的感触。也是让我我们更知道,所谓的老兵的故事不是只有眷村
、荣民、一把青。
历史的滥觞之处,在回头看往往触目惊心,不忍直视。有些伤痛在多年后才逐渐被看见,
而说在多也已无法挽回什么,《听海涌》试图用有限的资料与方式,完整当年台湾捕虏监
视员的故事,如以可怜或可恨来概括一个人的人生,不免太过粗糙。谁想要生命到最后是
这样逝去?又或是为何终将这样结束绝口不提的带入临终。我想并非台湾时代剧太苦,而
是真实的台湾本身就是一个在被殖民和抗争下残酷走向今天却没放弃的民主。
听海涌,这片海还藏了什么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