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al ( )
2021-10-29 07:03:05用卖了2000万来反证品质不佳实在是很奇怪
这只能说行销还可以
事实上
我觉得第1季其实就是行销做太好 才会批评那么多
比如说你是文艺片 结果行销成动作片
最后是 想看动作片的人谯声连连
想看文艺片的人不知道有这部片子
大部份第一季去看的人都想成 王冠 这部片
结果他是什么?
我真不知道这部片是什么定位
我以前办毕业旅行 想讨好每个同学 最后办成了环岛
意见最多的同学最后还不参加
再重来一次 我宁愿四天都去垦丁就好
这部片不能想讨好蓝绿所有人
如果功力不够写成两边都是对的
那就从基本的开始 或者不要拍
一个事件只用一句话带过
连新闻着墨都比你深
连历史大事纪的着墨都比你深
我是建议一个事件拍一季
最好从蒋经国的党外开始拍
还有重大事件不能乱改
你不能创造第一个首都女市长 这根本台湾没有过
第二季我看了一集
发现最讨人厌的部份还在
这如果是虚拟的故事
麻烦就尽量虚拟
这如果是真实的故事
就麻烦合理的虚拟
看到屏东议长结合云林议长 变成一个角色
真是一肚子火
你把想看真实历史的客户行销进来
然后再给他一个假的故事
有那么多影片可以看
我要看政治剧 有太多国外成熟的政治剧
为什么要看你的
你的卖点就是台湾历史 结果你的台湾历史竟然是假的
如果你要拍纯政治剧 那我们的审视标准就会更高
麻烦你给我纯政治剧里的正反派
麻烦你给我政治剧里的阴谋狗血
麻烦你给我政治剧里的紧张悬疑
你如果拍台湾历史 因为历史就是那样 或许我们的挑剔不会是在剧情
既没有政治剧的元素 也没有历史剧的真实
第一季像水一样 一句话带过一个事件
还有我也不懂 既然已经尽量两方都是对的俱呈 那还用什么假名
第二季第一集好像是有进步
但最重要的点还是错的
就是这根本不是台湾历史
那既然你是纯虚拟政治剧 就麻烦你接受市场评价
大家都不买一定有原因
我认为文化部应该是要锦上添花
也就是说 凡是在市场获得好成绩的片 你要再倍给予鼓励
例如国外获得票房成绩(不包含中国)前十名
文化部应给予补助
文化部要加速淘汰票房不好的
也就是你票房不好要课重税(虽然有点残忍 也不太可能)
只有这样 台湾影视才有救
因为获得好票房的公司一定是有做对什么
政府的补助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加深这个良性循环
如果政府去补助不好的
反而是让资源跑去没有竞争力的那方 而淘汰好的公司
这样台湾就只能年年补助
影视已经是国际赛
就算你补助二亿给海外票房二亿的公司
加起来四亿 在国际上也是少之又少
但台湾还在补助一些乱拍的公司
而这些被补助的公司抢演员抢时段
导致真正没受补助 但相对好的公司活不下来
其实老汪应该是个好人 很圆融 有很多好朋友
但是 也许他不该一下子就去拍这种片
看访谈 他连一般片的经验都没有
到底是有多怕得罪人到让第一季像水一般没味道
你的圆融应该表现在你的个性
不该带入到你的产品 让你的产品失去个性与生命
台湾应该把钱拿去补助想见你 我们与恶 这种公司
这种公司钱多了 他们会去提升技术水准
而周边产业的技术水准就会提升
产业人员的待遇就会提升
整体影视拉升的话 文艺片也会受惠
古绩保护也会受惠
观光也会受惠
别的不说 光文艺片的后制就会变强
当然桥牌社也会因此找到不错的编剧
自由世界的穷人都比共产世界的富人有钱
而不是一直补助没有成绩的公司
凡是强的 你还要多给他一倍二倍
而他们吃肉 桥牌社也能喝汤
-
最后再给桥牌社建议
如果有第三季
请重拍
1、从蒋经国党外开始拍(那段很有趣 之前八挂版有人分享长老教会的故事)
2、一律用真名(连同音不同字都不行)
3、一个事件拍一季 好好拍慢慢拍
4、历史绝不能造假(因为这太接近现代了)
不能把阿扁的枪击移到李登辉上面
5、可以有不影响历史的虚拟人物
6、不能有屏东黑道结合嘉义黑道这么瞎的角色
因为黑道也是台湾政治重要的一环 例如颜家
你不能乱改历史
虚拟人物不能改变历史
7、改名成 新国际桥牌社 这样才能重生 因为前面口碑太差了
我相信加上以上元素 大家又说你们二季变强了
那第三季应该可以期待
作者:
u7cc (ucc)
2021-10-29 07:27:00有听访谈就知道 他是制作端 而且是双制作、双导演 资深剧组 这篇错误资讯不少 光是汪导都在电视圈几十年了 怎么会理解成没拍过别种剧?
作者:
hawktang (KTSJ3981)
2021-10-29 07:31:00通勤正在听百灵果 认同楼上想问原po有看这个剧吗?制作人的任务就说是找来有品质的剧组,wiki看他另一个制作人也制作过无数剧,拍谢本来很少来台剧版,就算来也是为了查剧潜水,但这个访谈说真的让我这个曾经在小剧打过杂的很感动,刚刚秒买片支持了看yt上的预告是很不错,希望我看过剧有机会跟大家讨论,发问非质疑,只是好奇而已啦
作者:
wtfconk (mean)
2021-10-29 07:57:00毕旅那段很有感…公司旅游也能套用…意见最多的却不参加
作者:
kt12 (kt)
2021-10-29 08:02:00如果要拍老蒋那个年代也许是可以用真名,但百灵果访谈明明有讲不远真名的原因,底下留言我看大家都很认同然后说人家卖得好只是因为行销好不太公平,上线后口碑好才可能有长尾效应其实,看版上的回馈就知道第二季口碑是好的
作者:
TT (< 无敌破格郎 >)
2021-10-29 08:09:00推这篇,看剧就是优缺点都分析出来,而不是一昧要人支持
这种公司钱多了 他们会去提升技术水准,光看这句就知道你根本不懂拍戏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21-10-29 08:09:00我是认为没使用真名以及把两个人物合成一个角色这种事情都不能算是缺点,戏剧有时候就是要讲求戏剧效果,为了戏剧效果做一些改编根本没什么。观众检讨演技、剧本、剪接、配乐灯光什么的好不好都很合理,只因为名字不是真名、市长性别改了这些就认为是缺点,这我不认同。除非说名字改了、性别改了造成剧情拖沓或逻辑不对,再批评才合理。
作者:
TT (< 无敌破格郎 >)
2021-10-29 08:10:00第一季说穿了就是冠上“台版纸牌屋”宣传成功,却害到口碑大坏人家就是期待看一部架空“政治剧”,结果进来是看到“历史剧”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21-10-29 08:15:00还有,我也不认为补助去补强的公司很合理,因为强大的公司在崛起之前一定是弱小的,如果一天就凭空冒出一个强大公司,那公司必定有问题。但是我觉得补助金制度还是可以检讨,我觉得或许可以改成借贷资金方式,因为弱小公司需要的是开拍前的资金。如果成品好口碑好就不用还钱,真的拍拍太差、乱拍就要制作公司自己还钱来。当然这只是理想啦,先不管细节。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21-10-29 08:16:00(拍得很烂的标准:像电影卡卡冲那部,看预告就觉得很不尊重这个行业跟观众)
作者:
kt12 (kt)
2021-10-29 08:18:00同意mindy,借贷方案我觉得可以,跟青创贷款一样阿,才不会拍出一堆回不回收好像都无所谓的剧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21-10-29 08:18:00对的,宣传策略跟观众期待有落差会造成评价不好倒也是合理,不过我还是觉得不用太执著在名字那些,适度改编没什么关系。
作者:
TT (< 无敌破格郎 >)
2021-10-29 08:20:00方案或是一些策略难免大家想法有点不同,当作讨论互动也不错
作者:
kt12 (kt)
2021-10-29 08:20:00第二季就没这问题啦,TT大可以去看看第二季,很推
作者:
TT (< 无敌破格郎 >)
2021-10-29 08:21:00台湾的补助机制一直有点容易变成往得奖>商业市场的方向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21-10-29 08:25:00楼上tt大有所误会,台面上的商业台拍的商业性质台剧一直都有受到补助,我在之前人选之人的新闻下面也提供过资料。
作者:
WFU (天玑)
2021-10-29 08:26:00推这篇 资源该放在有票房的戏剧 技术及大环境才能提升 而不是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21-10-29 08:27:00(这里是台剧板,先只讨论台剧好了)去查每一年的补助名单就知道,连八点档都补助了,别再误解了。
作者:
WFU (天玑)
2021-10-29 08:28:00把资源丢在政治正确的、执政需要的 真是浪费钱
作者:
TT (< 无敌破格郎 >)
2021-10-29 08:33:001996比一年爱奇艺贵 (而且可能只有我一人看) 暂时先放置ing
无法认同原po的许多看法,但若同是购买国桥的牌友还是给推
作者:
u7cc (ucc)
2021-10-29 08:39:00同楼上p大,这篇看法跟我感受出入颇多,不过理性讨论都给推
台湾就这么小 历史就这么短 你还要闪来闪去的避讳 那还要看啥?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21-10-29 08:49:00问题谁来定义历史 以及纪录片能达到的 干嘛需要剧情片
剧情和纪录的界线早就模糊了 但很多人还停留在纪录片就是真实的新闻报导片的观念 连曹瑞原也是这样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21-10-29 08:53:00可是人家说的是不要有戏剧创作耶
作者:
u7cc (ucc)
2021-10-29 09:05:00那个,人家是真的有女儿。好吧刚刚也说了,原po很多想法跟我是不太同。虽然第一季楚长青女儿这段我也不喜欢,感觉就想像美剧穿插床战,但我是完全没去认为她是哪位政治人物,所以无恶搞感。但回归原原po的本意,是在讨论第二季吧?
第二季好看,而且原来原po第一季没看完,看不懂为什么儿子一定要出场?喔发现从第一季就坚称那个脚色是你认为的人,即使所有版友都跟你说不是,哈哈那的确想法不同无法再讨论
我自己满喜欢第一季那短短的床战画面,画面超赞超香XD不得不说第一二季女角们的气质都了不得
现在都上不了 改成真实人物会更有可能? 到底在讲啥 历史剧本来就会有综合人物 五大家族全拍出来要多少
雷洛传 跛豪 还不是播得吓吓叫若一清后所有参政黑道都得拍 真的拍不完
补助用借贷,那评价好不好谁定义?标准是什么?天桥有人觉得完成度很高,有人觉得文青难看,那天桥是评价好还不好?
看完对我的回复,只能说您果然是一厢情愿而且完全不了解这个行业的生态,然后要完全的历史建议看纪录片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21-10-29 11:16:00而且 现再不就很多子公司孙公司了
作者:
jf313200 (桃乐丝气嘟嘟)
2021-10-29 11:29:00我是也觉得一些关键点更动让我觉得很问号名字不用一样没关系但这部定位到底是什么要叙述那个年代就不该让人wiki之后发现根本不对阿这样到底要怎么代入
作者:
za9865 (☺ ☺ ☺)
2021-10-29 11:43:00原po比较适合去看台湾演义或台湾启示录
作者:
tinmar (tinmar)
2021-10-29 11:56:00问题不在真假名或不同人物事件混合谁说政治剧必须全虚构或全真实?你自己的品味 不代表就一定必须如此才是对不过 集数篇幅短情况下 只挑重大事件聚焦描绘 会更有效
作者: NICKSHOW (肉松掉了) 2021-10-29 12:07:00
点出重点 我觉得这篇说的很好 现在就是一昧的补助但整个产业还是如一滩死水 偶尔一点小涟漪 就没了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21-10-29 13:04:00啥叫作一昧的补助 更多人没拿到辅助也在拍阿
作者: jump9128 (罗胖胖) 2021-10-29 13:28:00
如果以我看第一部的感觉来看我是比较希望用真名,但第二部没看我就不评价了。
认同原PO, 就好比一个厨师很努力花了一下午的时间, 将原本广告主打的炒饭做成烩饭, 味道还不怎样. 一定会有人觉得厨师这样努力应该要消费支持, 也一定会有部分人觉得味道还不错而愿意花钱, 但如果对多数人而言味道不好 就算行销厉害,这个厨师又能在市场上撑多久? 是要消费支持直到这个厨师有能力改良味道符合大众口味? 我想不少人应该都是这家不好吃就换别家吧.
作者: funnykapa 2021-10-29 14:34:00
票房不好的课重税是什么鬼,一看就是异想天开的政策大师“公司为了加速提升淘汰绩效不好的员工,绩效不好的员工要倒赔薪水”听起来可不可笑
作者:
kt12 (kt)
2021-10-29 15:12:00我觉得扯远了,访谈桥牌社有说他们的目标就是不靠补助喔,至少这次没平台他们也真的自己来,再说原原po分享的影剧人文章也不是在谈补助阿
作者:
lmf626 (熊椰子)
2021-10-29 15:24:00真的,留言看到后来看不懂跟这篇回的原文有什么关系
作者:
bgopt54 (阿卡)
2021-10-30 01:59:00制作人就是本剧纯属虚构阿,干嘛这么纠结呢*就说
作者:
joe3044m (挖靠薛翻了)
2021-10-30 02:25:00同意
作者:
TT (< 无敌破格郎 >)
2021-10-30 08:30:00原po分享的影剧人文章,其实内容就有点扯远仔细读完那作者全文,根本就是把李永得乱说话 = 公视立场后续又拉出《斯卡罗》来说《国际桥牌社》要一样的待遇而已?问题是:斯卡罗是公视预算,国际桥牌社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关系
作者:
MyDice (我爱林贞烈)
2021-10-30 12:20:00所以你就看了第一集?
不认为国际桥牌社是台湾历史剧 要看历史真的看台湾启示录就好了 人家都说纯属虚构就是一种创作而已 像那些宫斗剧不也是创作 要看的是戏剧效果不是学历史
作者:
tinmar (tinmar)
2021-10-30 16:05:00前阵子重看梁朝伟的鹿鼎记由于以前没什么历史感 倒感受不出多么扭曲虚构历史现在重看 很能知觉金庸如何把历史重制而且历史人物都用真名 更能察觉出那种反差但这就是自由创作若要真计较历史重大事件的真实性金庸就不可能写出这样天马行空但绝妙无伦的历史小说
作者:
MyDice (我爱林贞烈)
2021-10-31 03:14:00我觉得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期待这部跟王冠一样 你等于事先给这部片扣上帽子说一定要依照史实 不用想也知道台湾这30年来政党大乱斗 怎么会把新闻一字不差的搬上电视剧
作者: Bcod (试用) 2021-11-03 06:13:00
原PO以后可以只看纪录片就好了,看个剧气成这样真的不值得啊
作者: SHMPJ 2021-11-03 17:36:00
我倒是很期待台湾可以拍一部用真名的戏不是说细节都要一样(不可能),但大事件或是人物经历尽量符合事实(安插虚构角也没差像王冠或是真实罪案翻拍那样没人会说看这些戏,不如看纪录片吧
作者:
PPwind (心痛比快乐更真实)
2021-11-03 20:42:00身为屏东人,我不觉得改编历史是一个问题,确实是会需要规避毁谤的问题,而且他的重点应该是影射,也不是历史剧,我觉得这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戏剧性,认为改编史实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透过戏剧张力的呈现,能否传达故事的意念跟想给观众的启发,重点着墨等等。认为影剧创作的补助机制,还是得兼顾各种类别,主流与非主流的音量,这是一种循环,保持多元的题材的能见度是很重要的。无法纯以市场取向为区隔。但是提升产业的体质是真的很重要。
完全赞同原po,身为那段时间长大的台湾人(40)这部戏有些地方让人觉得荒谬跟发噱。剧组分明想拍出一部有重量的戏,但我无法入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