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前打字时,突然想到很久以前闪过的疑问:
以前台湾言情小说曾经也流行过一阵子穿越题材,不过都会从台湾突然穿越到对岸
那片土地上某个朝代,我曾经很疑惑为什么是跨海穿越,不过后来想一想都穿越时空了,
隔片海算什么,就没特别再追根究柢。
现在想一想,之所以会这样,也是一种历史观的形塑吧,
生活即政治,
我们的生活、见闻、以及对事情的观察、评价始终受当代的权力代表深刻影响。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了解中国史远远大于台湾这块土地的历史,
例如我到现在都还背得出清朝各皇帝年号、我知道中国的大江大山,
但是你要问我台湾的山河,我可能知道名称却不曾有机会在官方课本之类的地方学习细节
我知道台湾有史前文化、历史时期,知道各个年代的数字代表,看过各式文物
却没有画面,或著说无法从资料转换为故事,
感觉就像看了目录却仍然无法找到想买的东西一样。
有断裂感。
至少对我来说,仿佛到了近十年才有机会好好的回看所来处,
开始会去想,汉本位主义本身无法满足台湾多元族群的故事叙述,
开始会去了解自己的阿公阿嬷祖辈又是谁,才发现自己有平埔族血统,
开始会去思考什么叫做“你的筚路蓝缕是我的颠沛流离”,
还好一部部电影、影集、纪录片、历史科普文章以及展览逐渐冒出头,
让我们得以找回过往。
我还没有看过原著魁儡花,虽然概略知道罗妹号历史事件,却对细节不熟,
因此算是抱着“零”的心情欣赏一部作品。
我用NEFLIX电脑外接被动式音响看,当森林、鸟鸣、溪流、海洋的画面迎面而来,
仿佛电影一般,那个运镜、那个色调、那个音乐,让人惊艳。
不过这里要稍微吐槽一下,道具头、梅花鹿奔跑确实CG感很重(瑕不掩瑜)。
又随着蝶妹、水仔以及众多人物的出现,确实一时间不太知道谁是谁,
有一度我就这样放空让画面带着我走,
结果下个瞬间,台湾府的空拍视角出现,我整个鸡皮疙瘩,脑子里真的是“哇”
这里真的大力感谢整个影视团队的细致呈现,你们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画面,
是整个我们应该要珍惜,却失落的年代。
希望潜水在台剧版的剧组人员可以帮我向你们大家传达敬意。
故事推进下,演员们的表演画龙点睛,让人渐渐感受到那个时代下的人们为了生存,
用尽了全力,坐在电脑前吹着冷气的配饭的我,一度也感受到那个沉重的氛围,
饱了几分钟才继续动筷。
尔虞我诈,终归是为了温饱、安全。
不是简单的描绘善恶,而是呈现了各个立场角力。
但是画面中却又不单仅让人感受到负面感受,反而透过一些人(对,就是是必麒麟XD)
让人感受到幽默有趣的一面。我好喜欢贷款那幕,还有身后的蜡烛光,超美。
看到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们,会双语只是基本,就觉得,人类的潜力果然无限。
那个时代,真的是国际化的先驱。
曾经有个游戏的外国主播玩完返校后,给予返校很高的评价,并且陈述一小段话
“History is just textbooks until you put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s”
我想,这也很适用于斯卡罗,或著是接下来诸多的台湾历史剧。
至于剧中描绘诸多的身分认同、歧视议题,我想不论是谁总是在这可以找到一些投射,
国家认同、性倾向认同、精神疾病标签、新住民、移工、贫富差距等等,
都是真真切切,我们正在经历的。
很期待接下来画面、互动会怎么去呈现那年代的自我追寻、自我解答。
看完一二集,我自己是觉得主线蛮清楚的,不难理解,目前最想知道的是,
蝶妹对自己后续身分认同的转折、水仔能不能与社寮好好生存下去、
李仙得法裔美国人是否会有描绘其心理的机会、二头目到底会不会叛变(?)
另外也很期待总兵大人的出场,另外也觉得大头目的女儿英气勃发,又帅又美
然后特别要说一下,我很喜欢各种建筑物内的小摆饰,府城内的清朝饰品、
洋行内的陶瓷杯、西装跟刀叉、社寮水仔家的竹藤椅、部落内的篝火
让人有一种真实感。
总之,这篇算是想到什么打什么的文章
有机会看到台剧一步步精致化,也知道什么叫做本土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觉得很开心,不愧是公视出品,希望品质继续维持!!
P.S.希望有穿越罗曼史的作者可以写写穿回台湾古代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