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潮与傻白甜的第八号当舖—彼岸之嫁观后

楼主: EHHE (可丽露.玛德莲)   2020-08-20 14:23:55
差点忘记说,这篇是很普雷。
《彼岸之嫁》是一部会让观影者的情绪和观感反复的影集。
一开始我以为是飘片或恐怖片,迟迟不敢看,特地挑了一个大白天。
看的过程之中隐约有些疑惑:“我到底看了什么?”,
以及对这部片子一直有不同的感受。
一般而言,一部作品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头尾呼应、自圆其说,
有其内在脉络的,所以如果一个作品缺乏或少了这些元素,
就会让观影者感到出戏或隐约的不自然。
如果以结果论来说,我还是会认为大家可以一看,
为了结尾的十多分钟,非常非常值得。
但是如果只看结尾,一定很普通。
所以请大家就找一个空闲的午后把这部影集看完吧,
也算支持这些优秀演员和剧组的野心。
以下大概说一些我认为违和的地方。
一 环境背景设定
原著节选本身就非常的有异国风情,
即使只是节选一小章节,
借由人物说出的寥寥数语已经生动的表现出各个人物各异的性格和背景。
更别说作者的笔触明显的交代或是口气,
显然非台湾人熟悉的说话方式等等,
都透出熟悉的华语和不太一样的他国历史和语境。
我没有特别去查过背景年代设定的麻六甲当时的人文风俗照,
但至少我看到腹黑傲娇,每一次出场都像走国际品牌大秀的林天青,
一方面不但不太令人讨厌,二方面实在一直觉得,
喂喂我是在看“现在”的秀吧?这是当时候的少爷装扮吗?
其他一些剧组试图融入的民俗、悬疑甚至鬼怪气氛,
因为剧中和这些元素沾边的角色有很大部分是广东来的,
我觉得二十几年前的香港飘片比较让我有惊悚惊吓的氛围和余韵。
现代一点的《通灵少女》还比较可以让我感受到
“异世界”或“未知文化”所带来的神祕感。
可是《彼岸之嫁》剧组没有要“搞笑”或是“致敬”的意思,
所以那就只能是没有组合铺垫好,
让观众失去了感受这些感觉的机会。
再退一万步说,布景也很可惜。
撇开异国风情的元素不谈,光秾丽鲜艳的一个布景或画面,
其实就可以让观者感受到压迫或悬疑的氛围,
像韩国导演朴赞郁的一些电影即是如此。
即使这个场景或段落没有其他支线发展,
但是每个画面都让人感到别有深意。
本剧也不是要走轻松路线,“让布景只是布景”,
而我想这一点是《彼岸之嫁》可以做到但是没有做到的地方,
很可惜。
二 人物和剧情设定
我确定看过几位演员在其他戏里的表现,都很棒。
台词更少,但是诠释得更好。
这一部戏的部分台词,
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在看现代都会爱情喜剧,
或让人觉得“这里(对剧中人)而言不是应该要超可怕才对吗?”
很多部分又让我频频回想起
几乎已经忘记情节和剧情的《第八号当舖》。
因为它们的架空、试图营造神秘的历史氛围但是又很现代、甚至是特效。
服装可以看的出来比《第八号当舖》
有更多扎实的历史文化因素,
但也有让人疑惑是在看什么森林系或
都会风格成熟男人穿搭目录
还是在看国际知名品牌秀场的片段。
光服装就让人觉得错乱。
人物设定如同第一大点所提到的,
不少其实应该要传达出的历史、神秘、悬疑感
变成了傻白甜喜剧,
(虽然结尾很明显留了个隐忧伏笔,
但是第二部还不知道有没有影,其实结束在这里也可以。)
也可以想见如果有第二部,
势必继续以后半部分男女主角斗嘴打怪的傻白甜氛围为主轴。
而且也时不时有话剧社演技的感觉(不是口音的缘故),
实在有点怀疑自己
难道是在看某一个制作精美的youtuber作品吗?
综合以上因素,在结尾的十几分钟之前,
这部影集给人的感觉就像弹珠弹画一样,
各自用各自的方式挥洒前进,随意交错碰撞。
但是一整部作品应该要是一个整体的。
要说飘也有,
但只有前几集“鬼脸”跟后面会讲干话化鬼装的地府婢女而已。
全剧看完保证不记得这些。
最后十多分钟的结局实在很精彩,
前面几位主配角也是各司其职,
帅的帅,潮的潮,美的美,
还是建议找一个有闲的下午,
支持这样有野心且在国际串流平台上映的华语作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