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部政治原创剧”、“观众试映口碑爆棚”是〈国际桥牌社〉在推出前未演先轰动
的主要原因,行销团队在推广这出戏剧上非常成功,也让它的讨论热度迟迟居高不下,但
是看完十集之后我内心却是满满的失望,以下听我娓娓道来。
SPOILER
ALERT
微
雷
慎
入
.
.
“政治”这个议题在台湾虽然人民能无时刻、自由自在地讨论,但在戏剧及电影中却鲜少
出现,也因此〈国际桥牌社〉才会造成这么大的舆论话题,但是,我认为一出戏剧的成功
否,最重要的并不是“主题”本身的独特性或代表性,而是“故事”本身的结构完整性,
就〈国际〉来说,剧本是完完全全的不及格的。
.
在这出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团队想要影射的各种人物及史实,但要在短短十集的内容
里塞满这么多东西本身就有难度,再加上要把这些事件顺利地串联起来,〈国际〉显然是
手法过于粗糙,剧情十分破碎,也没有明显的主线与支线,让我十分困惑,也许有些经历
过那个年代的人会感受的许多共鸣,但身为20多岁的年轻人,对于剧中的事件实属陌生,
即使历史课有学过,也是皮毛而已,让我很难对于这些历史感到同理,更遑论产生共鸣了
。
.
再来谈谈剧中的人物塑造,除了经历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家属许芷伶及日本企业的主管佐藤
小姐之外,其余绝大多数的角色都十分扁平,报社的总编和记者,每次的互动模式几乎一
样,一开始会觉得有趣,但后来就显得无聊;行政院长秘书章有成每次说话看起来都像缺
乏灵魂的空壳 ;总统和行政院长的对白本应精彩地针锋相对,但对白实在缺乏气势与戏
剧张力,就政治剧来说,氛围的营造还有非常多进步的空间。
.
在写这篇剧评前,我看了许多相关的报导和专访,有一篇的标题写道“打造台版纸牌屋…
..(以下略”,我真的觉得荒谬到不行!在这里要强调,我并不是一抹灭整个制作团队努
力的成果,而是它们完全是不同Level的作品,〈纸牌屋〉的厉害之处在于明确且厚实的
角色塑造,并由主角充满野心和算计的角度,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一步跟着他往
上爬,但〈国际〉却反其道而行,把重点放在影射这些历史人物与事件,让角色们相形失
色,让我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政治并非像剧中这么简单,想办法救单一事件攻击对手,
到对方面前呛个两句沾沾自喜,然后就什么事都不做,让对方有时间反击,政治应该要是
像乡民说的“下好大一盘棋”,必须要有远见,要有周全的计谋,这样才会呈现出双方精
彩的交锋,而不是你一刀我一刀这么单纯的。
.
以政治为题材的〈国际桥牌社〉在台湾的戏剧界开了第一枪,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终究
还是勇敢地碰触了这个议题,我想有很多人都是跟我一样恨铁不成钢,明明具有潜力却成
果不佳,真的很可惜,日前也为了第二季的补助金也闹出了不少新闻,希望下一季不要再
为了影射而塞进一堆历史事件了,虽然很方便,有史实基础加以改编就好,但对于剧情却
是没有加分的功用,好好完整地说一个故事,这样就足以构成一出优质的戏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