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在我心中是神剧。
至于它跟《与恶》谁比较好?
两部我都很喜欢,《与恶》的调性比较符合电视剧,
而《被害者》的叙事风格比较像电影。
如果今天是要推荐朋友入坑,《与恶》可以在开场十分钟就牢牢抓住观众目光,
让人欲罢不能地追下去。
但《被害者》很沉重,若推荐朋友看,不是每个朋友都吃得下去。
前三集我自己一天也只能看一集,每看一集就觉得好累想休息,后面剧情比较明朗时,
我才有办法一口气看完。
(以下有雷)
如果你曾经也想过要自杀,你一定也曾经觉得那些劝你不要自杀的理由十分可笑。
像是:
1. 自杀只是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 OK,我就是逃避,我也不打算解决问题。
2. 自杀是懦夫的行为。 → OK,反正我都要死了,谁在乎。
3. 你都有勇气寻死了,为什么不活下去? → OK,我就是有勇气死,不想活了。
...
那些常见的劝人不要自杀的语录,不但不能够真的说服想死的人,
有时那些话语甚至让人更想死。
“你们懂什么,你们自己活得那么爽当然不懂我为什么想死。”
而“劝人”的那一方,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面对死意坚决的亲友,似乎说什么都没用。
我很喜欢方毅任双手被铐住、想要挽留女儿生命那一幕,完美演示家属的“束手无策”。
徐海茵则是这个生死议题中关键的沟通桥粱,
她是差点“被自杀”的受害者,也是自杀者的家属,也是曾经想要自杀的当事人,
在生死议题上,她拥有多重身份,所以她能够理解每个角色的心境。
而她现在的角色定位是“生命的辩护者”
当方毅任冷漠地说:“自杀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徐海茵说:“如果今天是晓孟要自杀,你还会这样说吗?”
方毅任处理过多起自杀案件,他公事公办,对于每件个案的自杀动机并不想多理解
(毕竟这样才有办法工作嘛)
但是当他察觉到晓孟也可能会自杀时,他被迫走上这条理解之路,
体验这段他女儿为他精心设计的冒险旅程。
在这段旅程当中,观众也逐渐了解到,
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他们其实很渴望谁能来给他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即使他们想试着相信“活着很好”,
但现实是他们活得像垃圾,遭人嫌弃,
种种残酷事件一再召唤出死神在他们耳边低语着:
“你死了其实更有价值”
“你死了,愿望就能实现了”
李雅钧这个角色是象征性的,
现实生活里像李雅钧这样的死神是住在濒临自杀者的脑海中,
或是藏身于人群之中、众多网络言论中。
死神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劝他们死一死比较好,
即使逮捕了一个李雅钧,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李雅钧。
徐海茵最后和李雅钧有一场辩论战,
李雅钧认为,与其像垃圾般茍活着,不如像烟火般灿烂死去,
她只是在帮助这些人死得更灿烂。
徐海茵则认为如果再给生命多一点时间,有机会看到新的风景,
李雅钧不该剥夺他人活下去看到新风景的机会。
“活着才有力量,如果周洋还活着,你今天就不会在这里”
这是徐海茵对于生命最有力的辩词。
如果周洋活着,两人会忙着创造新的回忆,看见新的风景。
但李雅钧杀了周洋,两人永远丧失这个机会了。
李雅钧到此才终于发现自己杀了周洋是铸下大错,无言以对,气得挂掉电话。
这出戏还有一个很棒的地方,就是剧情本身并不对自杀者做出评判,
它不评价自杀是对或错,只是温柔地去理解和劝慰。
它只谴责“加工自杀/教唆自杀”的人不对。 (所以李雅钧和江晓孟都被关了)
自杀是个人的选择,OK,它尊重这个说法,也不去辩论这个议题。
但它仍然尝试着尽一切努力要去拉人一把,因为它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被拉一把。
好,就算你不想拉人一把,至少也别像李雅钧一样推人下去。
另外这出戏也很小心地处理放弃急救的议题,
如果编导认为“要尽一切努力去拉人一把”,按这逻辑,
没救的病人是否也应尽一切努力去救?
剧情并没有直接评价"放弃急救"的对错,它带出的主题是“愿望”。
剧情安排让病人(晓孟的妈妈)说很想在死前再去看一次怀念的风景,
但这个愿望最后没有实现。
愿望应该要在人活着的时候实现,而不是死后才帮他实现。
江晓孟其实很自责没有在母亲活着时完成母亲的愿望,
所以她开始合理化“愿望就是要死了才会实现”这件事情,
母亲之死让江晓孟开始认为人死之后愿望才会实现,成为死神共犯。
当一个人相信“只有我死之后,愿望才能实现”时,他会是自杀的高危险群,
当社会氛围喜欢去追逐死者的新闻,就会更加强化这种“死了更好”的信仰。
所以徐海茵说这是会渲染的,她不愿意报导。
也许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多想一下,(特别是对环境有影响力的人)
自己是不是正在强化“死了更好”的社会气氛,不知不觉成为另一个李雅钧。
最后谈谈演员的表现,
这出戏我最喜欢的是李沐的演出,电影等级的表现,
跟角色融成一体,完全看不出来在演...
她去警察局找方毅任时,表情的转换,
从不安、期待、盼望,转换成失望、不甘、坚强...
让我印象深刻。
再来是黄河,黄河也是演得太好了...我根本没认出他是谁,女装也太正了吧 XDDD
谢谢剧组挑战这个非常艰困的题材,尺度极大,让台剧更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