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心理学解析《想见你》(标题节录)

楼主: kkco86 (呵呵)   2019-11-18 00:21:48
看完《想见你》第一集,被虐到好难过,而且柯佳嬿真的很厉害,每场哭戏的层次都不一样。今天看到海苔熊分享的“生日愿望”解析,完全写进心里,刚刚LIVE文也有大大提到,征求海苔熊同意后,转录到板上
先附上来源:http://bit.ly/2COBSdy
完整标题:心理学解析《想见你》:为什么生日的第三个愿望不可以说出来?
“生日快乐!赶快许愿,第三个不可以说出来喔~”从小到大过了这么多生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为什么第三个生日愿望都不可以说出来呢?是不是没有说出口的愿望比较容易实现呢?
在这个星期上映的影片《想见你》当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不说出口的愿望并不会比较容易实现,而是就算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你也不会因此感到受伤。
https://imgur.com/a/tKXr22F
可能世界:如果忘记了,他就真的走了
上面这段话其实是一种防卫机转(Defense mechanisms),我们在无意识当中遵循了这个规则,实际上是为了压抑某一种不可控所带来的焦虑,以及“可能令人失望的后果”[1]。毕竟很多时候,比起愿望没有实现本身,我们更害怕“别人得知我们的愿望没有实现”,为了避免这个令人焦虑的后果,所以我们选择不把第三个愿望给说出来。反正没有人知道,就没有人嘲笑。事实上,倘若你真的希望这个愿望被实现,那么说出来其实比较好。如果它是一个目标具体的愿望(例如月底前要减肥3公斤),其实说出来比较容易达成,在心理学上我们称做“公开宣示”(public
announcement)——因为既然说了,就怕没做到会被别人看笑话,所以会比埋藏在心里面的愿望,更努力的去实践[2]。
话虽然这么说,这部片里面“不能说出口的第三个愿望”,其实隐藏着一个比防卫更防卫的伤口……。(以下有雷)
https://imgur.com/a/tKXr22F
《想见你》这个故事描述女主角黄雨萱(柯佳嬿饰)的男友王诠胜(许光汉饰演)在空难之后下落不明,她悲伤了两年还走不出失落。诠胜每一年都会帮雨萱过生日,从19岁到25岁,然而在27岁的今天,她只能够想念著记忆当中的芋泥蛋糕,在手机通讯软件传着永远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回的讯息,等待奇蹟出现。从这个角度看来,第一集开头这段话“当‘你’离我如此的近,才知道‘你’多么遥不可及”中的两个“你”,其实代表不同的意
思,第一个“你”是雨萱记忆中的诠胜,第二个其实是现实世界中的他。
记忆中所有的失去,往往都比现实来得鲜明。每天每天,她都要活在现实与记忆的差距中,去两人一起去过的地点、开他破旧的二手车、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但还是时不时,看着过往的照片、回顾一起欢笑的影片。就跟所有失恋的人一样,当一个人已经不在身边、当那些美好的回忆都已经无法再重现,我们很容易活在记忆的裂痕里,反刍(rumination)一些与事实相反的状况,像是“如果当初我......是不是就不会变成这样......”[3]
奇怪了,既然回想过去那么痛苦,那为什么还要想呢?因为那个记忆创造了一个“可能的世界” ( Possible world ),耽溺在那个世界里面(dwelling on the past),两个人还可以甜蜜的在一起,是所谓的慢性哀悼的过程(chronic mourning)[4]。心理学家Saffrey指出,在感情里面缺乏安全感的人(例如焦虑依恋者)会在一边哀悼的过程当中,一边重复验证(self-affirmations/ varification)自己的不好,好像唯有透过不断地后悔、说自己很糟糕,才能够让这个关系继续存活下去[5](through rumination,individuals are able to keep the former
relationship alive)
然而,一旦梦醒来,现实还是如此残酷。
就像是片中雨萱的第三个愿望没有说出口,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渴望这个愿望实现,但又觉得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实现(至于是什么愿望,卖个关子,大家可以到Fox +或Line TV 看)。当某件事情实现的机率已经如此渺小而遥不可及,我们就会出现一种矛盾的感觉,一方面觉得这个愿望几乎不可能成真,一方面又偷偷地期待有那么一丝丝的机率可以被实现。因为讲出来实在是太丢脸了,会被说痴人说梦;可是那又是内心很重要的渴望,所以只好放在心里,默默的祈祷这个愿望某一天会发生。
回想一下,你过去所许的愿望(希望学长喜欢上我、希望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帮她在圣诞节前跟我告白、希望我爸妈离婚......)是不是都是这种“看起来几乎不会实现,但是很期待它有一丝机会实现”的愿望?
https://imgur.com/a/tKXr22F
什么是你去年许下的“第三个愿望”?
既然都已经引导你去想起过去自己去过的愿望,在这里我想进一步邀请大家做一个小练习:
1.轻轻闭上眼睛,在脑海里面回想一下,你今年生日的时候你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不要说出来喔!)
2.若今年的生日还没到,可以想去年生日的时候的第三个愿望。如果你连去年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都忘记了,那么可你以思考一件事情:这愿望对你来说,真的重要吗?
3.如果你想起了那第三个愿望,试着回想看看这一年,这个愿望,到目前为止实现了吗?
4.如果实现了,你是怎么让它实现的?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和机缘,使得这个愿望实现?
5.如果还没有实现,你曾经想过做什么事情“让这个愿望更容易实现”吗?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做这个练习)
发现了吗,那些你过往所许下的愿望之所以大部分到今天都还没有实现,其中一种可能是,你根本没有朝向那个目标做一些“有助于愿望实现”的事情,从现实治疗的角度来看[6],如果你真心渴望达成某一件事情,可以时时用WDEP法则检核自己下面4个问题:
“你想要什么?”(Want)
“你在干嘛?”(Doing)
“这样做好吗?”(Evaluation)
“以后,可以怎么做?”(Planing)
而上面这四个问题,其实就是先前你做的练习,学会这个方法,就算不用生日蛋糕,你也可以一砖一瓦搭建自己的梦想城堡。
p.s.第一集当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雨萱说:“如果我知道他没有那么爱我的话,我好像也不用像现在一样那么爱他”,请待下回篇文章分晓。
延伸阅读
[1]Top 7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s
[2]关于瘦身的心理学细节,可参考这篇文章“瘦身日记”(下)Gollwitzer, P. M., Sheeran, P., Michalski, V., & Seifert, A. E. (2009). When intentions go public: Does social reality widen the intention-behavior gap?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5), 612–618.
[3]Davis, D., Shaver, P. R., & Vernon, M. L. (2003). Phys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 roles of gender, age,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 871– 884.
[4]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5]Saffrey, C., & Ehrenberg, M. (2007). When thinking hurts: Attachment, rumination, and postrelationship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3), 351-368.
[6]细节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四个心理学问答让每天都是好日子,Wubbolding, Robert E. (2010). Reality therapy: Wiley Online Library.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23.194.177.39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74007710.A.289.html
※ 编辑: kkco86 (123.194.177.39 台湾), 11/18/2019 00:38:52
作者: gottabeme (尬,但不Lady)   2019-11-18 01:03:00
推~ 好多值得思考的点,希望以后每集都可以追这个XD抚平我还要等一个礼拜的焦虑
作者: theelmo5566 (那只elmo)   2019-11-18 02:26:00
推 喜欢海苔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