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 留白的推想-2:再婚兄弟的家庭内部

楼主: mysteryAB (mysteryAB)   2019-05-08 15:43:43
部落格版:https://reurl.cc/2NRbX
关于文武家庭的线索,比夏邱的亲子关系更少,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寻。
文武原本都来自单亲家庭,振文和爸爸、振武和妈妈生活。我认为,振文爸爸和振武妈妈
,都很关心孩子,但是一个人承担养家育儿重担,蜡烛好几头烧,难免像宇豪的妈妈那样
,忙于工作,挤不出多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这养成文武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
振武的妈妈,应该是个严以律己、外柔内刚的女性,把振武培养得从小就习惯照顾好自己
、不给别人添麻烦,也许放学就去安亲班,或买晚餐回家做功课,等加班累得要命的母亲
回家,两人再聊聊天,母亲再检查他有没有做好功课和家务。于是他早熟起来,仿佛半个
大人,母子关系也较为对等。所以,振武明明只比振文大一岁,却十足像个照顾者。
振文的爸爸,恐怕不太擅长育儿,拚命工作想给孩子好的环境,受好的教育,以及丰裕的
物质享受,以填补相聚时间和亲密度都不足的父子关系。振文大概是在一个接一个褓母的
照顾下度过童年,虽不至疏于管教,但因为物质来得容易,一个人玩耍久了也感到生活无
新鲜事,因此养成调皮、惹事、百无聊赖的屁孩态度。
剧中没有交代振文爸爸和振武妈妈结婚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根据文武的台词推算:振武
说,弟弟以前明明很黏他,后来却嫌他烦;振文说,国三时发现自己喜欢振武、国一时住
在一起感情不错。
所以我猜测,两人的爸妈,是在文武念小学高年级时结婚的,两个孩子对对方家庭的认识
,最早不会早于文武念小学中年级,这样兄弟才有足够时间培养感情,又对彼此的爸妈不
怎么熟悉。
文武对新家庭感受如何?
都是独生子,童年都寂寞,所以成了兄弟后感情很好,振文很黏哥哥。
对爸妈则是另一回事。
两人也都早已习惯单亲生活,面对突然加入的另一个直系亲属,接受并尊重,但没办法视
为亲人。台词可见端倪:家均问振武为何改名时,振武说“我妈再婚”;振文向子轩宇豪
说出喜欢振武的祕密时,说的是“我爸跟他妈结婚”。那是他们的家庭没错,但爸妈分别
是“我妈/我爸再婚的对象”,“他的”、“我的”界线分明,不是“我们的爸妈”。
原本这个家庭的起步就已经艰难,接下来发生的绑架案,直接就把这个尚未完成法律过度
向亲情的家庭,给拆得七零八落。
如果针对此事问问文武的想法,振文大概会说:哪有拆,本来就那样好吗。振武则会保持
沉默,不想让外人觉得,他对家庭有不够美满的意见,但也说不出违心的话语。
绑架案发生在文武吵架、振武丢下振文去排球队那天,在振文额头上留下永久疤痕。振武
自认理亏,再也不打排球,分秒跟在振文身后,怕他不见,怕他受伤,怕他惹事。
振文爸爸绝对非常伤心,只是长年以来不习惯表现真实情绪,加上觉得有失父职,强烈愧
疚,连见到振文都偷偷惭愧。只好更加埋首于工作,对振文生活上物质上的要求更加百依
百顺,振文想玩耍就让他玩,想转学就让他转。
振武妈妈对振文或许没有像对振武那么深厚的爱,但是相处几年了也培养了亲情。然而她
的关心对振文来说,终究隔了一层,比较像是,“爸爸再婚对象对我付出善意,基于家庭
和谐和尊重长辈,我好像应该要接受”。
两个不知所措的大人,私下很可能讨论过无数次,这次你、下次我、复又两人一起,举步
维艰的、笨嘴拙舌的,想要融化阻隔在亲子之间的墙,但是自责于当初在绑架案的无能为
力,更羞于启齿:身为如此无能的父母,却如此想要孩子的信任和爱。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反而让孩子更加感到疏离、不耐,觉得爸妈这种黏腻扭捏的表达,不如不要。
于是,所有需要与不需要的亲情关心,都由振武发起。振文爸爸和振武妈妈纵然有心,却
无力帮助孩子疗愈创伤,只能躲在振武背后,内心无比的感激振武——
还好,还好振文很黏振武,还好振武很乐于照顾振文,两个孩子虽然和我们不亲,至少彼
此感情很好,让人放心。振文若真有什么心里过不去的,一定会告诉振武吧,我们只要不
断向振武确认他没事、振文也没事,就又度过了平安无事的一天。
这就是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情况:振武对振文,与其说是哥哥对弟弟,不如说是小大人对大
孩子。父母对文武,不干涉,不出现,不存在。
超不自然的一大片空白。而这种不自然的空白所反应出的,正是这个家的实况:从一开始
就没真正组建稳当,又因为绑架事件分崩离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