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专访/《最佳利益》制作人X导演X编剧

楼主: sodabubble (石の上にも三年)   2019-05-07 14:22:25
专访/《最佳利益》制作人X导演X编剧:
做一出节奏更犀利、能引起台湾观众共鸣的作品
2019/05/05/娱乐重击/MAPLE/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3552
预防针:有《最佳利益》第二集(包括)之后的演员于剧中角色的特色(设定),
(例如:夏于乔是演哪一种角色)、或“本剧有取材哪些台湾的社会议题?”;
 想保持惊喜度的板友,自行斟酌阅读本文~
(正文开始)
台湾第一部律政剧《最佳利益》本周即将在华视上档,就在《与恶》掀起的人权、法治、
道德的灰色地带、未审先判的群众正义、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等等议题都还在发酵的同时
,以律师团队角度切入各种台湾司法案件的《最佳利益》不约而同地处理了包括无差别杀
人案、精神疾病判定等议题,剧情安排中也以一位非常“不传统”的资深律师女主角方筝
,以冷静客观判断证据的理性态度梳理出案件的脉络,可以说是继续带着观众往法治领域
的专业再走一步。
台湾过去的职人剧向来以考证不足为人垢病,即使我们不乏医生、律师、建筑师等角色,
但实际的职场跟现实往往有极大的落差。过去考据较扎实的可能仅有医疗职人剧,这次《
最佳利益》在“前无古人”的状态下挑战律政剧,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巧合促成了本剧?
为了做一部道地的律政剧,制作人陈慧玲、导演林立书、编剧林珮瑜和陈文梓又下足了哪
些功夫呢?
全法律系组合,在电视剧本奖《最佳利益》出现后集结
制作人陈慧玲直言:“我认识立书导演已经好几年了,他很特别,曾经当过执业律师。我
们从好几年前就开始想要做律政剧,觉得别人有为什么台湾一直没有。但试了一段时间后
觉得剧本还是不成熟,就先缓了几年。”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2019031715707679-1.jpg
林立书也笑说:“当年我真的是因为看了《洛城法网》,就决定去唸法律系,唸书的过程
都很好玩,但实际执业之后很快会发现法律的极限,后来就转行。但我当然一直都想拍律
政剧,慧玲姐也一直想做不同的题材,所以我们一直有在谈。但我对剧的定位,还是希望
能把比较硬的题材拍成偶像剧,剧要好看,角色会让人喜欢,还是会有爱情线,但更多是
人跟人之间关系的职场线。”
陈慧玲叹道:“其实我十几年前就曾经发展过律师的影视案,但一直都卡在剧本上。经过
一些经验,我自己深知编剧如果太不熟法律,因为法律的专业门槛太高,写出来的内容都
是做功课来的,会太表面,跟实务还是有落差。所以好不容易碰见立书以后,我就有一个
心愿,希望有朝一日要跟他一起把律政剧拍出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2016 年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荣获电视剧本奖的《最佳利益
》出现了。陈慧玲制作人一看到律政剧题材,编剧又是法律系毕业,她笑后:“我立刻去
报名媒合会,但《最佳利益》太夯,我完全连快速约会都抢不到时间,是靠策划中途去递
名片给编剧,结束后另外再联系上,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抢手,最后却选中我
。”编剧林珮瑜则立刻认真地回答:“第一其实是因为被《雨后骄阳》感动,非常相信慧
玲姐是认真做戏的制作人,所以很愿意跟她合作。第二也是她真的一直都在跟我们持续洽
谈,完全感受到她的诚意。”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01_45_00118.jpg
那么《最佳利益》这个特殊的律政剧剧本和法律系编剧团队又是怎么组成的呢?台大法律
系毕业的编剧陈文梓回忆道:“其实那时我跟珮瑜本来在写同一个制作公司的不同案子,
各自在忙,但刚好一起搭捷运离开的时候,我跟她聊到一位律师朋友遇到当事人败诉后竟
回头告律师事务所老板的趣味故事,本来只是当笑点讲,但聊一聊我们觉得好像可以做成
故事,而且我们都有想过要写律政剧。那时就觉得也许不会被拍出来,因为商业台要的都
是爱情偶像剧,但这样我们反而也有一个好的机会自由创作,就开始收集判决书、开始想
故事。也是因为觉得商业台应该不会要,所以才直接写完剧本就投比赛。”
林珮瑜也补充道:“对,虽然我法律系毕业,一直有想做律政剧,但有一个伙伴可以讨论
、共同前进,还是很重要的。”她也分享道:“其实我们本来不熟,只是认识,是因为做
这个案子反而变熟。”这场捷运闲聊于是转变成一个剧本开发案的契机,林珮瑜表示:“
我们一开始就想做职人剧,向美剧取经,以快节奏、强情节的方式去写。后来到制作人、
导演进来后,也给了我们不同的想法,主要都是在选题材跟案件上做更动而已。”
【最佳利益】预告- 菜鸟篇 抢先看|20190417
https://youtu.be/6Xeb59pzCVQ
有趣的是,导演和两位编剧共有三个法律人,居然都转到影视行业,他们怎么会“误入歧
途”呢?林立书笑说:“因为执业后看到法律的极限,久了就觉得无聊。我觉得拍片太好
玩了,可以一直接触到新的东西,团队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怎么样最后走在一
起,这个过程都很有意思。我记得《英雄本色》的摄影师跟我说过‘做了这个行业就回不
去了’,我想我现在也是这样。”因为觉得法律不是自己想要的职涯,后来林立书去法国
本打算唸奢侈品管理,想说之后可以进精品或时尚业,日子比较五彩缤纷,但真的去了法
国后,更觉得都破斧沉舟了,应该要追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选择了影视。
林珮瑜则表示:“其实我从高中开始就写小说,言情、奇幻、BL 等等类型都有,没有断
过。后来唸完法律系陆续在一些 NGO 等公司工作过,后来因为想写剧本,考进了编剧班
,又有贵人引入行,就成为编剧了。”她也笑着呼应导演说:“我真的也是考试前看了织
田裕二演的律政剧《正义必胜》,所以才选择去唸法律系。本来很热血,但确实会看到实
际上的公平正义很难去追寻,法律的极限很轻易就会看到,到最后真的难免有‘法律到底
可以干嘛’的想法,没有想像中那么浪漫。”
但林珮瑜也正色道:“虽然没有成为法律人,但法律还是很重要的生活工具,像这次写律
师戏是有所本,写一些细节才出得来,我也蛮常帮编剧同行看合约等等。”陈慧玲制作人
也笑说:“我这次跟他们三个人签约都特别紧张!”
陈文梓则是略带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大学唸法律系真的是不小心的,分数考到那就进去
了。但大学读书时就发现兴趣真的不在法律,觉得自己应该去玩些其他的东西,所以大学
就去玩戏曲、唱野台歌仔戏。硕士就唸了戏剧所,是写剧本毕业,但是是京剧和歌仔戏剧
本。因为觉得喜欢写剧本,毕业后就去制作公司待了几年,开始往影视走。”很特别的是
他后来还去唸了“上戏”(上海戏剧学院)唸到博士班毕业,是编剧圈少见的博士。
剧本磨合关键:陈慧玲希望节奏更犀利、有更多能引起台湾观众共鸣的题材
进入制作期后,陈慧玲制作人坦言:“前四集磨了很久,我们一直想要更好,试了不同的
方式,一直在琢磨调性和讲故事的方法。我真的非常感谢两位编剧,因为前三集几乎是打
掉重来。”她也特别称赞林珮瑜和陈文梓是决心很强,要做好戏的编剧,林珮瑜也表示:
“只要是对剧本更好的,什么意见我都会愿意接受。”
第一版剧本改了八、九稿,正因为是新题材,大家一直在想怎么样找到让节奏更好的方法
,最后大改成现在看到的第二版。林立书导演笑说:“我就是出一张嘴啦!我觉得本来的
版本不够跳,剧本的观点、角度和节奏可以更犀利,可以做得更吸引大众,真正辛苦的是
编剧。”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AAATwVy.jpeg
陈慧玲则回忆道:“最早得奖的剧本有三集剧本和 20 集分集大纲,是偏重在菜鸟律师的
部分。因为台湾的法庭戏很难写,也不能多,所以更多在讨论定调上怎么去说故事,后来
我们才决定把一些刑侦、推理悬疑的元素都加进来,那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差别。”同时
她也希望选取的案件更加接地气、是台湾关注的案件,所以包括洪仲丘虐待致死案、RCA
长年集体讼诉、无差别杀人案、小模情杀疑云等等都进入了剧本,她苦笑说:“其实案子
一换,整个故事等于都换了,但很感谢编剧相挺,很令我感动。”
提到编剧令人感动之处,林立书导演也补充道:“最让惊讶的是,有一场戏我在现场拍的
时候一直有个东西觉得过不去,我就跟珮瑜沟通,本来想说大概两、三天之后才会看到新
剧本,没想到我当天收工就收到改完的剧本,是天心跟温升豪之间的对戏。”
为了拍摄容易冗长无聊的法庭戏,林立书表示:“我和摄影决定用一个很累的方式去拍摄
,就是我们全程用 Steadicam,而且进入法庭的镜头常用一镜到底,比较可以让戏一气呵
成,用 Steadicam 因为希望是更稳定的手持,让电视观众接受度更高。”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2019031762536217.jpg
陈慧玲制作人和林立书导演都不约而同提到同一颗镜头,那场法庭戏镜头先跟着天心一个
人走进法庭,走进时镜头里只有天心跟当事人,但当他们坐定位、被当事人声音吸引回头
后,镜头一转突然带到旁听席坐满 200 个人的一镜到底镜头。林立书也补充:“这次也
很感谢钟承翰,他等于是我们的 C 机摄影师,很多时候是让钟承翰背着摄影机奔跑,用
他的主观角度去说故事。”
陈慧玲制作人表示:“我做每部戏,都是希望可以把大家的能量挖出来,把戏做到更好,
所以一直都很接受各种新的拍摄想法。这组可以相处这么融洽,共同想要把作品拍好,导
演在中间发挥了很重要的角色。”其实陈慧玲制作人也不是本科班出身,她在中文系大四
的时候进了台视,有着文学梦的她本来应征编剧,却被安排担任制作助理。她回忆道:“
当时我一个小女生当制作助理,现场其实就是小妹,我就想离职,没想到被慰留,他们问
我想做什么,我就转了剪接,然后大概一年后就开始当节目制作人。”
一直想做戏、也一直想改编小说的她笑说:“我想转做戏,但没有经验,电视台里的人不
愿意,也没有人想改编小说。后来我就想说,好吧那我就出去‘比赛’好了,我第一部戏
就是写了案子去投公视,等于是比稿,终于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戏。”她的第一部戏是公视
的人生剧展《毕业典礼》,男主角还是后来的蔡岳勋导演。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03_19_09002.jpg
她继续笑着分享道:“后来大爱台开台,我又去‘比赛’,拿到案子后就开始拍很多大爱
的戏,有别的商业台也看到我做出来的戏,觉得不错,就开始找我合作。我一直希望拍温
馨但能够带给观众省思的戏,所以后来在台视做了新版《星星知我心》、华视金钟剧,后
面也跟台视连续合作了《雨后骄阳》和《700岁旅程》。”
这次陈慧玲制作人做《最佳利益》特别辛苦,她坦言:“一开始就是打算全部自己投资,
老实说是因为没有电视台愿意投这个题材。当时一度有些有线台有意愿共同投资,但都刚
好时机错过,我们很感谢文化部,当年除了旗舰制作外,《最佳利益》拿的补助款是最高
的,只是后来变孤儿。”直到黑剑出资投资后,资金到位,《最佳利益》终于开拍。
法庭戏节奏与灰色地带的拿捏 亦是本剧特殊看点
台湾的法庭没有英美陪审团制度,许多实际做过法庭田野的编导都曾表示台湾的法庭很无
聊、很难拍,《最佳利益》在这点上又是怎么克服呢?林立书导演直言:“在节奏选取上
,拍摄的重点要不断转换。虽然就剧本案件上可能 A 句是重点,但拍出来可能不好看,
就得避开它,但不能失掉基本精神。基本上我的原则就是快、狠、准,不要让法庭戏变得
冗长。”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2019031715751622.jpg
编剧陈文梓也补充:“我们的基本共识就是法庭还是实际的法庭戏,本来现实就是大部分
的事情都发生在法庭之外,法庭就是浓缩案件。实际上的法庭不会有太多‘表演’,我们
也都是法律系,不想太悖离现实,虽然仍会有一点戏剧化,但都尽量不要太 OVER,保留
住原本的精神。”
林立书导演也表示:“相信法庭戏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方筝律师的气势,把她的俐索
、鸡歪都拍出来,就很棒。”他也特别提到以 RCA 为蓝本的集体诉讼案,他认为那是表
现出方筝律师游走在灰色地带以为当事人争取胜诉的精华所在:“就这个求偿案,律师有
不同策略可以选,方筝就是选择打悲情牌,而且技巧性地诱导当事人勇敢出来做证,让当
事人把满满的伤口露出来。虽然在法庭上这行为一定会被制止,但法官也是人,现实中看
到了这个画面还是会为之动容。方筝的作法有点在法律边缘上游走,但又不犯法,来为当
事人争取权益。”
陈慧玲制作人也补充:“除了前面说的案子,每个案子其实都是我们很想谈的、也在台湾
实际发生过的,像是外佣被性侵、以苏建和为蓝本的被栽赃杀人犯冤案等等,有好几场戏
拍完后天心都哭得唏呖哗啦。”她非常想把大家有印象、能共鸣,又能关怀社会的案件放
进来。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03_41_70236.jpg
林立书导演也提到另一个他印象深刻的法庭场景:“我们在审无差别杀人事件的时候,被
告的母亲进了法庭,这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人情跟法律的挣扎,当母子亲情进来的时候,会
有能量跟观点的转变。我会想拍得尽量好看、感人,但也尽量不要离事实的状况太远。”
这次单元剧的形式在台剧算是相对少见,每集都有不同的客串演员,导演笑说:“这次很
多客串演员都演得很爽,我也觉得得到效果非常出乎意料,尤其是演无差别杀人犯的张雁
名,他的表现真的太精彩了。”陈慧玲制作人也补充道:“这次在敲客串演员的时候我真
的本来很担心,因为每集的客串明星很多平常都是主角的,没想到大家看了剧本后都愿意
来参与,我很感恩。像夏于乔那时看了剧本立刻就答应要接,我也很感动。她很可爱,只
问了一句:‘我这么老了,还可以演网红吗?’”陈慧玲感性地说:“我真的在邀请的过
程中感受到所有演员想要演好戏的心情,我很感动,也觉得很温暖。”
律政单元剧的形式也同时考验著编剧,陈文梓分享道:“首先我们真的找了一个目前正在
执业的律师作剧本顾问,写的剧本都会让他看过,确保不会太夸张或有明显错误。我跟珮
瑜互相分享资源,下载一堆硕博士论文,所以这次写剧本经验跟以前真的很不一样,每步
都要更扎实。”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03_47_70736.jpg
过去多写爱情偶像剧的林珮瑜则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是基本功,我自己
觉得倒还好。但案件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而且每个案件可能都没有‘答案’,剧中每个角
色都是人,单元剧必须很浓缩但又要完全呈现出每个角色和跟其他的关系,我们在节奏和
舖排上会一直讨论。”
陈文梓笑说:“我本人比较直线型思考,但珮瑜会反问,现在的节奏为什么不能打掉?这
是重点吗?我们会在讨论剧本的过程中,不断去打断,不断去问这样是不是最好的方式。
”林珮瑜也表示:“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把故事顾好,节奏跟支线真的很复杂,最后哪
些能接在一起、何时不能 WORK,真的还是靠制作人和导演的经验去协助我们,因为我们
自己陷在局里,对故事太熟,他们会从他们的角度告诉我们剪接上能否顺畅,提出可以多
或删哪些东西,一起为多线叙事做取舍。”
https://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9/05/03_23_09602.jpg
《最佳利益》是电视剧资深制作人陈慧玲和电影导演林立书首次合作,陈慧玲直言:“我
做这行三十年了,跟不同的团队合作都有不同的学习,这次都挑战新题材了,当然就是想
要带来更好的作品。所以当导演提出人员和配备时,对我来说虽然有点超出电视预算规格
,但我也想去尝试,毕竟不能一直做一样的东西。”
林立书也笑说:“我觉得自己运气很好,都能遇到贵人。慧玲姐一直是很优秀而且很有良
心的制作人,二十几年来都是拍6休1、每日工时不超过12小时,而且时数休息都直接明订
在合约里。有这样的保障,我们就更可以去筛选出真正有心、优秀的工作人员,能跟她合
作我觉得很幸运。”
‘最佳利益best interest’ 前导3分钟预告
|台湾电视史上第一部烧脑律政剧 5月5日21:30华视首播
https://youtu.be/KFIRmSQ1qls
提起陈慧玲的大器,林立书导演也特别讲到律师事务所的场景。一开始就都希望做美式风
格,每个资深律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全部是大面玻璃窗。但台湾全部落地窗的办公室其
实很难找,最后在堤顶大道找到接近的一间,也很快被租走。陈慧玲制作人说:“开拍前
还找不到场景,是蛮慌张的,中间《与恶》剧组也很好心让我们去看一下他们的场景能否
使用,但因为电视台跟律师事务所需要的差异太大,所以我们最后就找了一个空的 500
坪直接搭景重盖,但盖出来就是我们要的风格。”
如同剧中的长河律师事务所办公室场景,在首开先河的台湾律政剧《最佳利益》,搭建的
难度就如同在500坪空地上搭出自己想要的梦想,很困难,但团队咬著牙把它做出来了。
陈慧玲制作人最终平静表示:“我们努力过了,也尽力把戏做好,现在就等观众的公评了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