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茉莉的最后一天】─透过死亡,重新理解“林茉莉”
排版有图网志版
https://goo.gl/tLGRj5
剧情的一开始,茉莉就选择跳楼身亡了。母亲不理解那么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为了找寻茉莉自杀的答案,她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用科技探究往生茉莉的记忆。
这趟旅程,不仅是要厘清茉莉的死因,更是母亲要清楚,为什么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会
出现这样的结果。而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妈妈愈发现自己愈来愈不认识这个小孩。他不
断找寻害死茉莉的凶手,是文学同好声耀?是各式文学作品?最后,他发现了原来,是自
己。
其实,母亲的反应中,不难得知,他从未真正放手,让茉莉长大。监视器是为了照看年纪
小的孩子,但茉莉和可莉都已是青少年,妈妈仍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他发现茉莉生
前的借阅记录,有那么多她无法接受的议题:自杀、自虐、同性恋。她哭诉著说:“他还
那么小,他没办法判断是非的。”。当妈妈去找寻心理医师,医师问着他:“为什么他不
愿意告诉你?”“因为他做坏事不想被我发现”。
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妈妈对于孩子有着全面性的掌控,特别是成绩。剧中一直不断强调,
妈妈是留美的硕士,为了孩子放弃成为教授的资格。所以妈妈把孩子的成就,视为自己的
成就。虽然妈妈对外总是一笑置之,但对茉莉与可莉的学业成就,更视为是不可丢失的面
子。
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剧情设定了茉莉和可莉截然不同的性格:茉莉顺从内敛、可莉率性自
然。在面对课业压力时,茉莉选择自己承受,但可莉却是直接反抗。可莉的不受教,也让
母亲更加不舍茉莉的离开。
但愈是追寻茉莉生前的生活,母亲就感觉到自己和孩子是多么的陌生,这个孩子的思绪早
已比她想像复杂。母亲去找寻茉莉脑中“妈妈”的记忆,净是要求、斥责的点点滴滴。那
样的印象深根孩子心中。茉莉喜爱文学,热爱创作。但念中文系的欲望被母亲视为没有出
息的行为,台大医科才是茉莉的唯一目标。妈妈甚至也为他规画好美国的硕士之路。
探究起茉莉的记忆:当她递给妈妈手工的花束,妈妈质疑着她为何做这个;递给妈妈成绩
单,才是妈妈真正关心的部分。她很清楚,唯有完成母亲的期待,才能让妈妈真正的开心
,但成长的压力与喜好无处宣泄,写作成了他的出口。“我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创作,但是
我所受的教育却逼迫我开始创作。”她企图借由小说疗伤,写下〈当我们坐在一起吃顿饭
〉。
全家人明明每天都坐在一起吃饭,但是话题总是不脱功课成绩,茉莉期待的晚餐气氛何在
?也许尽在不言之中。
全篇中,最令人揪心的,是茉莉的懂事与早慧。所以他不让任何人担心,即便是他最亲爱
的家人,特别是妈妈。即便是自己最喜爱的作者签书会,在收到妈妈的讯息后,仍然默默
抱着自己的作品离开场景。剧中用茉莉一个人独坐在会场及落泪回家的场景,放大了茉莉
的孤独。没有人可以理解茉莉的抑郁,他甚至于用偷窃自残的方式,来排解这样的矛盾
。
其实并没有决定性的关键点让茉莉走上绝路,而是那种看不见未来的绝望。她知道自己的
人生脱离不了母亲的安排。她的性格不行,也不能。而她热爱文学,甚至得到创作奖的那
份才华,不能够被家人欣赏,特别是妈妈。深沉的孤单,如同片中没有穷尽的回旋楼梯,
让他决心踏出循环,一跃而下,因为自己是“可悲又没人爱的林茉莉”。
剧末,是最令人动容的部分。新生儿的诞生画面,和茉莉人生的最后一天交错出现。当年
的茉莉,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出生,却也在种种压抑中选择结束生命。借由生与死的对比,
也许也提醒著为人父母,孩子的生命,该如何被经营?
茉莉最后的现身,对母亲道谢,也对母亲道歉。道谢,因为在母亲探索他的记忆过程中,
终于理解了茉莉的想法与感触;道歉,是因为茉莉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个被母亲期
待而细心照料的生命。她再也回不到母亲的怀抱,即便母亲多想用双手温暖著茉莉,告诉
她“妈妈爱你”,但一切都已枉然。
随着茉莉的逝去,妈妈才正视著自己的过往。那样全面而窒息的爱,包含着自己人生的延
续与期待。妈妈终于了解茉莉的想法,也终于认知到,他不再需要靠着监视器来看管他的
孩子,不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仅存的可莉。如同阅读茉莉作品时,背后射出的光芒。让
观众在茉莉逝世低压中,得到些许的安慰与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