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1~4集

楼主: sandra80032 (頻語兒)   2018-07-18 18:53:59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光看剧名就让人有很大的期望。
但看完〈妈妈的遥控器〉这一单元,有一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感觉
倒是〈猫的孩子〉,我觉得非常好看。
本剧接下来还有三个单元,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
(全剧10集,每2集一个单元,每次播2集)
不好意思,先说以下我会有点挑剔,毕竟这部戏应该也是冲著金钟奖的,
所以比较的基准点会是像《恋爱沙尘暴》、《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这样的金钟剧。
先聊聊这个剧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取自于纪伯伦的诗,
我原本就非常喜欢这首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这首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是弓,儿女是箭”的比喻,
弓箭比喻亲子关系/责任/义务...非常贴切。
至于“弓箭手”是类似“神、上帝、老天爷”的角色。
上天用力弯曲父母这把弓,为的就是让子女飞的又快又远。
这也用来解释
“为什么养育子女会如此辛劳,但即使再辛劳,你也不可以阻止子女飞走”
这首诗另一个令我震撼的是
“父母可以拼尽全力像子女,但不可以使子女像父母,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这首诗是基于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思想,所以和华人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在圣经中也有“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的概念。
也就是说,在这个宗教思想下,每个人都是属于上帝的,父母只是暂时替上帝看管而已。
你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等于是在窃据上帝的产业。
先说我本身并不是天主教/基督教徒,
但我对于东西方亲子文化差异很感兴趣所以才会去看这首诗 XD
西方当然也有所谓的控制狂父母,但他们的文化是告诉他们控制子女是不对的。
至于东方的孝道文化,对于父母的控制行为是采鼓励态度的,
认为这是父母爱子女的“正常表现”,儿女应该要顺从才符合孝的道德标准。
好的介绍到这边,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本剧如此期待,
我很想知道这部台剧要如何阐述这个议题。
第一单元〈妈妈的遥控器〉看完之后觉得失望。
我后来想了一下,归纳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节奏不好”,没有帮忙cover演员演技。
这出戏好几次让我有这个感觉,
印象最深的是
“我是纪培玮啊,为什么没人记得我了?我是纪培玮啊,为什么没人记得我了?
我是纪培玮啊,为什么没人记得我了?我是纪培玮啊,为什么没人记得我了?”
我看到这段真的觉得蛮想快转的...心想重复太多遍了吧。
当然这跟演员功力有关,好的演员,每重复讲一次,会演出不同层次的感觉。
使观众不会感到疲乏。
但这位小演员并没有这个功力,幕后人员也没帮忙剪掉,就变成这样了...
反而凸显他的演技很不足。
(他其他部分是演得很好的,就是这一段我觉得很可惜)
又比如说一个哭的镜头,或是一个情绪的镜头,可能2~3秒画面带过就够了,
硬是要让演员多演几秒,反而让人看了有点尴尬。
第二个原因是“故事收尾太差”
收尾太差这个很多人说了,说“车祸太烂了”
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这部戏“没有演出观众最期待的部分”
这是一个讲“变态妈妈拿遥控器控制儿子”的故事,那观众会期待最后要看到什么?
就是想看到“儿子如何抢回控制权”,这会是整部戏里最大的爆点。
这出戏前面铺陈了那么久,妈妈如何走火入魔、儿子如何被搞得半死不活...
总算到了要“引爆”的时候了。
儿子设计了一个局去偷回遥控器,妈妈因为忘记带护照而刚好撞见儿子...
一直到这边都还很好,编剧让这两人碰头,总算要爆发母子冲突了对吧? 超期待!
母子正面对决要说些什么呢?
结果,儿子只说了:“这不是你的遥控器,这是我的~~~~(怒吼)”
妈妈答:“你以为遥控器只有一个吗?纪培玮~~~ (怒吼)”
然后,儿子莫名走向妈妈,就被车撞了。
不管他到底是被车撞死了,还是用遥控器回到了过去...
那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母子正面对决”做为全剧最大爆点,却没有该有的对白水准。
才会导致前面铺陈很多,最后却没有搔到痒处,期望很大却落空的感觉。
==================================
第二单元〈猫的孩子〉
我觉得这个单元非常的棒,结构严谨,故事完整,节奏也掌握得很好。
例如:
故事一开头钟妈妈有点看不起做工的人,说书不读好就去学做工。
但结局小孩果然跟着师傅学做工,但此时心境已经完全不同了。是很好的首尾呼应。
还有贯穿全剧的“天花板漏水”用来隐喻这个家有裂缝,但爸爸都说是妈妈的责任。
这个单元收纳的议题也比〈妈妈的遥控器〉多,
例如有带到“爸爸外遇,妈妈却希望只要儿子成绩好,丈夫就会回心转意”
丈夫也顺理成章“都是儿子成绩太差,这个家我待不下去,拿出好成绩再说”
夫妻感情不睦,却拿孩子当成工具。
可怜的是,很多小孩信以为真,他们真的会以为“父母离婚都是我害的”
演“钟国衍”的演员我觉得超会演,他让我想到“危险心灵”的黄河。
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完全融入角色,不觉得是在演戏。
我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帮猫接生的那一整段了,
“妈我受伤了”
“你可不可以抱抱我”
“你为什么不抱我”
这一段其实很不容易演,不能太用力演,又要满满情绪,
一不小心气氛就会变很怪。但他真的有撑住场面。
=========================================
其实上一次看台剧已经是植剧场系列了。
希望《你的孩子》后面的几个单元也能带给我们精彩的体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