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恋爱沙尘暴

楼主: frilub (ddd)   2017-10-14 16:38:29
网志易读版 http://cht.tw/x/zgvek
这是出不在观戏名单之内的剧码。
不过,在好友推荐及金钟奖加持之下决定点开来观赏。
一直以来我很少看喜剧,因为那夸张的布局及肢体动作,我向来是无法接受。
好友在推荐之初,就已告知这出戏也不符合她观戏的惯性(她也是被友人硬推才看的)。
但却又再三强调这是出看完之后有点收获的戏,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得以撑过最难熬的前二集。
故事的主轴采多线同时进行,包括父母各自的婚姻习题,以及三个孩子不同的青春难事。
既然是喜剧,所以过程中的荒唐可笑片段绝对是屡屡出现,而这也一再挑战我的观戏经验
。这几条故事线中,最讨喜的该算是老二林亦珊(陈妤饰)这条线,男人婆与花美男的故事
,有着反差萌的趣味。最受不了的是前期老三林亦谦 (邓育凯饰)和后期老大林亦得(吴慷
仁饰) 这两条线。尤其,在前二集,不断地出现老三青春少男的遐想画面,他虽还没喷鼻
血,但我早已经看得快麻木了,至于老大和娇娇女的肢体互动更是彻底摧毁我的理性脑,
再加上三不五时出现的夫妻对骂场面,所以,我破天荒地“听完”第二集,连画面都不想
看。但也正是因为用听的,才发现演员的口条还算不错,不管是新人或是资深演员,对话
至少都讲得还算清楚。
开始让我觉得这出戏有趣的转捩点是第二集里孩子们的对话。
最近爸妈是在更年期吗?
为什么一碰面就吵
什么都可以吵
而且还每天都吵个不停?
那是因为爸思想保守又大男人
要是我也受不了
真不懂以前妈怎会看上爸!
他们相处的问题只有他们了解
我们不应该批评
看他们这样我都不敢结婚了
我只是好奇他们真的相爱过吗?
恋爱只是大脑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祟
恋爱是一时的精神疾病
林亦谦,你去研究你的外星人
不要不懂装懂
难得我觉得林亦谦说得有道理
结论是会想谈恋爱的人都有病
这段内容,相信对每个家庭来说都不陌生。
当子女已近成年,意味着父母结婚也近20年。
这么长久的时间相处下来,的确是很容易把彼此的情份消磨。
吵架无可厚非,但是,若吵到了剧中的那种地步,真的会让子女对于婚姻蒙上一层阴影。
孩子见到的是许多不理性的争执场面,见不到父母婚前相爱的画面。
看着他们因大量多巴胺作祟而结合,却因为责任与伦理而羁绊。
有些人可能因此就裹足不前。
喜剧的设定,让我忽略剧情的众多不合理处,也预告著最终将有温馨大和解的结局。
老大的感情线虽然划下句点,但是相信让所有人都喘了一口气。
老二因闺蜜的谅解而确立展开新恋情(虽然我觉得闺蜜的转变实在是有点突兀)。
相较之下,原本有点离经叛道的小太妹,居然被老三引领回正途,算是比较偏传统的安排
。至于夫妻俩的各自情事,采用的是两阶段的描述。
一开始,林源明(樊光耀饰)和外佣的误会到后来的奈奈酱不断地测试底线;
陈佩玲(柯淑勤饰)则是由韩语欧巴老师到后来的洗衣店老板唤醒自我存在的价值;
两人分别有两个对象去协助自己洗涤、沉淀彼此对这段婚姻的情感。
这段过程,正是多年婚姻常会面对的考验,也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一段。
“世界上没有真爱这种东西,就看你愿不愿意跟身边的人经营关系;
如果愿意的话,每段婚姻都有机会走到金婚”
藉老三的口讲出这段理论,其实还真有点道理。
传统的华人家庭中,家人之间的互动常存在着情绪勒索,
在剧中,不管是夫妻、亲子或是情人之间,都可以看到明显的痕迹。
其中,又以老大和娇娇女的互动模式最为明显。
恐怖情人的养成不会是一朝一夕,从平日便可窥知一二,只是我们常欠缺觉察的能力,
或是因害怕失去爱与肯定而深陷其中痛苦不已。
有人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凡事都要讲道理、辩个输赢就毁了,
然而以老大和娇娇女的互动方式,问题根本未曾解决啊!
只是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话真的难以开口,
等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却往往已经没有缓冲的机会,于是又造成一波冲突。
想沟通,但因为怕会引起另一波冲突,基于此,长久以来习于隐忍。
就算表面上没有争吵,其实,不代表你懂了我,我懂了你。
长期累积下来,心里有根刺似的,渐渐冷淡以对。
婚前的优点,婚后却成了缺点。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角度有了不同的解读,
看着剧中人,提醒著自己,正视自己的情绪。
其实,有时候我们不是拒绝沟通,
而是更担心、害怕剥开真心后,被视若无睹吧?
仔细想想,此剧最后结局呈现的不就是爱情的过程与样貌?
老三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老二的恋情“初始甜蜜”,
老大的磨合之后“和平分手”。
若有幸走入婚姻,则会遭遇到父母所面临的年华老去、自我价值迷失。
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难题,需要的是更多的智慧与勇气来面对。
整体来说,虽然这是出喜剧,但却是部有着丰富内涵,值得省思的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