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后电视时代”来临!日韩港台专家谈电视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10-18 15:07:31
公共电视
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3601
“后电视时代”来临! 日、韩、港、台专家谈电视收视现况与未来
【台北讯】新媒体时代下,多装置、多萤幕的生活习惯,正在挪移我们眼球的焦点与收视
版图。公视特于今(10/14)于集思北科大会议中心举办“多萤时代收视调查国际研讨会
”,邀来日、韩、港、台湾等重要研究机构专家,带来国际一手的收视调查机制与节目个
案分享给国人。
 与会几位专家咸认“时间跟空间被网络打破,电视收视生态正在剧变”,日本NHK的中
野佐知子说“跟十年前相比,20岁男性族群,电视平均收视率下降10%”。韩国KBS的吴炯
一博士与会表示,观察韩国年度夯剧,2002年“大长今”收视率平均53.9%,到2016“太
阳的后裔”只有30.1%,整整下降20%以上。电视台、媒体业者无不思索“到底发生什么事
情?”。
 凯络媒体台湾董事总经理朱诣璋也形容“目前是后电视机时代”,但他说“我们不悲观
,多萤的发展,不见得是‘瓜分收视’这样必然的结果;从今年金钟奖颁奖典礼收视突破
五年新高这现象来思索,多萤的辅助反而吸引观众住眼球”,朱诣璋觉得“应该有些方法
,让多萤消费型态帮助电视收视率”。
 公视董事长陈郁秀、总经理丘岳也参与会议。陈郁秀表示,网络影音平台的便利性与丰
富度让观众收视载体改变,收视调查机制可能无法呈现观众收视行为;也因此特别举办研
讨会,希望提供国人与研究机构最新资讯。
 服务日本NHK超过20年,目前担任放送文化研究所舆论调査部副部长的中野佐知子介绍
目前日本主要电视收视调查有商业的“Video Research”与NHK的公共调查,当中各有优
劣势。她带来近两年来的调查研究,观众观看电视收视下降1%,至92.2,而网络收看则成
长0.7%,至15%,当中透过网络社群服务收看成长最多,达6.8%。
 韩国公视KBS传播本部编排推广局收视率专家吴炯一博士提到,韩国通讯委员会(KCC)
自2013年起投入超过台币1.2亿元的预算,从两个方向开展计画。一方面透过产、官、学
等传媒、广告业者推派代表组成委员会商讨未来的研究方式,但他也坦言“因各自有不同
利害关系与立场,很难协商”。另一方面也藉“N-screen”作统合调查,从2013年起针对
电视、电脑、手机等装置展开全国与都会区的研究,但吴炯一也说“结果无法发表,因为
研究显示行动装置比例竟不到1%,显然与预期差太多”。
 吴炯一也表示,KBS后续研究,从家户统计增加个体调查,另外也调查VOD收视、每分钟
收视者,整合下来“太阳的后裔”末集最高收视总人口几达1300万人。他表示目前韩国公
视也积极透过KBS PIE(Programming Index for Evaluation)调查,将电视与非电视收
看调查方式切割,企图能更更契合目前的观众型态。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博士则表示,香港除收视率调查,各电视台从1998年
便达成共识,展开“欣赏指数”的收视质调查,已经是香港观众熟悉指标,“观众喜欢这
节目?看过吗?看多久?”都在传统收视率之外带来另个面相的呈现。而香港大学最近也
结合电视台推展“优众指数”(QMI Score)设计概念,包含节目素质和观众人数两个概
念,当中包含“收看数值”(VR Score)与“欣赏指数”(AI Score);可延续过往欣赏
指数的分析。
 台湾公视企划部经理徐秋华会中报告表示,国内50岁拥有手机快速窜升,线上影音已成
为电视替代品,5年来倍数成长达22%,而国内15至24岁观众电视开机率也明显下降。目前
公视从2015年起,也调整节目指标管理,从节目触达(包含官网、收视率、网络收视数)
、收视质(含网络声量与推荐度)、节目行销与得奖成绩等影响力作为评估依据。
 钟庭耀会中说“我想反问:收看人数多就是好的?有意义的?叫好与叫座两种不同分析
,已经刻不容缓,希望‘优众指数’会是一条出路”。台湾凯络董事总经理朱诣璋也表示
“在网络时代里,收视量与收视质应该同等被重视”。
 中野佐知子则表示“收视行为的多样化十分显著,‘看电视’的界定变得困难;整合调
查环境与对象,还有全国性、科学性的调查都是必须考量的”,也说“获得适切的数据与
指标才能带来真正的意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节目的收视好坏无法从“收视率”作为单一的标准,手机、电脑的多
萤使用、多萤收视已成为趋势,但各种调查如何计算权重,花为单一指标,成为评量节目
的标准,甚至成为广告投注的评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整合研究与思考。
“多萤时代收视调查国际研讨会”各项研究资料可于公视研讨会网站:
http://www.pts.org.tw/2016multiscreen/index.html 获取相关简报资讯。
(↑议程表中的PPT可以点开来看喔)
作者: tinmar (tinmar)   2016-10-18 15:22:00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 收视议题与公视最无关 除非公视要商业化至于收视议题 很基本的两个点1.不同平台有不同数据的观看量2.厂商最看重的是人数 不是质量以第1点而言 下广告时 不同平台的数据无法互相参考不可能因网络点击率高 厂商就会在电视上多买广告反之 电视收视率高 厂商也不可能因此在网络多买广告以美国而言 尼尔森公司也在计算调查戏剧的推特数量可发现有的戏推特量很多 但收视率不到1厂商不会因推特量而在电视上多买广告 因平台不同第2点 厂商会希望广告越多人看越好 自然数量重于质量当然 厂商也会看市场区隔数据 例如年纪与收入及性别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10-18 15:34:00
收视率一直以来都都是公视评估的指标之一,只是他们不用广告不用接受CPRP的绑架,但不代表收视率与公视无关。
作者: tinmar (tinmar)   2016-10-18 15:35:00
厂商可能也会看重质量 但产品曝光率还是最重要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10-18 15:36:00
2016上半年,台湾数位广告预算已经超越电视广告了(无线+有线)
作者: tinmar (tinmar)   2016-10-18 15:41:00
网络太多网站 等于瓜分广告量 广告价格很低 低到不行相反 电视虽有100家 但还远少于网站 故广告价格很高戏剧不可能靠网络广告养活网络要采会员费 戏剧才有生存空间美国的nexflix就是会员制 会员超多 故能大量自制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10-18 15:48:00
现在就是国内连电视都快无法靠广告存活了,才有这个讨论,不然三立今年在唉什么?广告预算就是一块饼,投入数位广告的预算多、电视的预算就一定少,目前占比已经达到五五波,如果系统商独大的制度再不改革,电视分级制推动下去,紧接着就是电视台倒闭潮了(其实现在离倒闭潮也不远就是了)而影音平台部份,目前的确是百花争鸣的状况,不少人预估,明年、迟至明年底,影音平台会有一波整合,钱烧光的、该收的、该并的,应该会整合出前几强,就看到时状况了
作者: ianqoo2000 (相宇玄)   2016-10-18 15:54:00
一定要有痛一场的打算,要不然很现实的就是僧多粥少,政府既然无法去执行整并或者关台,那就只好交给市场机制解决,乱象太多了,不过如果能的话应该想办法先把代理商制度拿掉反正不管怎样都还是有人努力撑著制作好节目好戏剧等至于OTT方面(或者所谓付费收看)这方面,应该还是这几年下来的主流趋势,在OTT或者付费电视所产制出的品质会高一些然后公视也还是要看收视率的,如果不用看收视,隔壁日本NHK就不用为了大河剧前几年收视低而苦恼(虽然一部份是政治操作自找的)
作者: mike158 (米奇)   2016-10-18 16:17:00
可悲的事会讨论这种议题的 就只能是公视 偏偏台湾的公视是一个超级弱势频道媒体
作者: ianqoo2000 (相宇玄)   2016-10-18 16:20:00
其实三立也开过很多座谈会...实际上嘛...XD
作者: vare (好运持续不断)   2016-10-18 16:42:00
推 一周年快乐推错 sorry...
作者: tinmar (tinmar)   2016-10-19 00:07:00
讨论也没太大用处因为收视目前还是最重要参考值然后数位广告量被繁如恒河之沙的网站瓜分后网络上的戏剧平台 自然拿不到像电视那样多广告与高价码所以点击率对电视台而言 重要性目前自然不太重要电视台倒闭后 转往网络 靠点击率也难生存这就是电视台现在困境守成 但守不了多久 因电视迟早淘汰开始经营网络 但获利困难 很难在电视倒闭后无缝接轨其实报纸已开始陷入这种困境纸媒快没人看没广告 但网媒获利又难维持报纸曾有的规模例如苹果日报现在若收掉 它的网站获利目前还没报纸多自然只能还死撑著纸媒的经营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10-19 00:34:00
报纸怎么会才开始陷入困境...XD 早就坟墓踏进一脚了好吗数位广告的购买虽然中人都还在摸索,但也不是天女撒花的乱撒钱的...在日韩都长期且大量的投入研究的状况下,不觉得这研讨会没有用。适当地的参考指标,对于制作端很有意义,也可以避免内容端/制作端跟观众的恶性循环
作者: ashin1069 (新希望)   2016-10-19 09:23:00
连壹传媒都是大困境了 其他报纸说是苟延残喘也不为过
作者: aptiva   2016-10-19 22:15:00
现在根本不会乖乖坐在电视前看不看电视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还在用传统思维经营 只能自求多福不过高层都lkk这点 僵固思维应该改不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