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藏了15年!热兰遮城博物馆整修 牌匾后“8个字”重见天日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7286996
2023-07-08 15:02 联合报/ 记者 吴淑玲 /台南即时报导
https://reurl.cc/118enW
台南市文化局整修热兰遮城博物馆,清理牌匾时发现“台南市安平区公所”门额,隐藏15
年后重见天日,勾起在地无限回忆。图/文化局提供
因应台南400活动将届,台南市文化局针对指标性建筑安平古堡进行展览更新,位于园区
内的热兰遮城博物馆将规画“从大员到台湾”大展;文化局从今年3月进场整修,日前在
清理热兰遮城博物馆牌衔时,赫然发现已经被牌衔遮盖15年的“台南市安平区公所”门额
,历史的痕迹极具意义,勾起不少在地回忆,文化局表示,将予以清洁保留展示,彰显时
代意义。
文化局表示,“热兰遮城博物馆”位于17世纪荷兰人来台所建热兰遮堡的现地,是清领时
期西元1882年兴建的安平税务司公馆,外观属于两层楼的殖民地阳台样式,日治时代改为
税关俱乐部,后于1933年改制为台南史料馆。1945年后,陆续作为安平区公所、永汉民艺
馆,历经多次建筑修复及再利用计画,于2009年以热兰遮城博物馆对外开放至今。
文史工作者郑道聪指出,当年热兰遮城博物馆的二楼空间为安平区公所,掌理当地民政、
建设及兵役等事项,一楼空间则作为安平区合作社,合作社除贩售柴米油盐等民生用品外
,也贩售丧葬礼仪用品。邻近的机关单位有派出所、卫生所、图书馆及台南市第三信用合
作社安平分社(德国领事公馆)等,当时公所也是公共汽车行驶停靠点(从目前热兰遮博馆旁
的大榕树前经过),便利民众到此洽公或处理日常事务,此处可谓当时的“区政中心”。
文化局长谢仕渊表示,该馆对外开放参观近15年,透过本次重新策展,更新陈设内容及展
示设备,同时整修博物馆的内部与外观,于施工期间,原预计拆除旧有热兰遮城博物馆招
牌,进行招牌更新,拆除后发现原刻于建筑物门额上的“安平区公所”文字,因此将该门
额文字保留呈现,让民众可以看见此建筑物的历史痕迹,也是安平在地民众的历史回忆。
https://reurl.cc/o7v0NM
台南市文化局整修热兰遮城博物馆,清理牌匾时发现“台南市安平区公所”门额,隐藏15
年后重见天日,勾起在地无限回忆。图/文化局提供
https://reurl.cc/b9d7Zv
台南市文化局整修热兰遮城博物馆,清理牌匾时发现“台南市安平区公所”门额,隐藏15
年后重见天日,勾起在地无限回忆。图/文化局提供
https://reurl.cc/WGbDee
台南市文化局整修热兰遮城博物馆,清理牌匾时发现“台南市安平区公所”门额,隐藏15
年后重见天日,勾起在地无限回忆。图/文化局提供
https://reurl.cc/QX2Xnp
台南市文化局整修热兰遮城博物馆,清理牌匾时发现“台南市安平区公所”门额,隐藏15
年后重见天日,勾起在地无限回忆。图/文化局提供
======================
隐藏15年后重见天日 热兰遮博物馆整修发现安平区公所门额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559453
市府新闻
发稿单位:文化局
发稿日期:112年7月8日
台南400将届,文化局针对指标性建筑安平古堡进行展览更新,位于园区内的热兰遮
博物馆也将规划“从大员到台湾”大展;文化局从今年三月进场整修,日前在清理热兰遮
博物馆牌衔时,赫然发现已经被牌衔遮盖15年的“安平区公所”门额,历史的痕迹极具意
义,勾起不少在地回忆,文化局表示,将予以清洁保留展示,彰显时代意义。
文化局表示,“热兰遮博物馆”位于17世纪荷兰人来台所建热兰遮堡之现地,是清领
时期1882年兴建的安平税务司公馆,外观属于两层楼的殖民地阳台样式,日治时代改为税
关俱乐部,后于1933年改制为台南史料馆。1945年后,陆续作为安平区公所、永汉民艺馆
,历经多次建筑修复及再利用计画,于2009年正式以热兰遮城博物馆对外开放至今。
文史工作者郑道聪指出,当年热兰遮博物馆的二楼空间为安平区公所,掌理当地民政
、建设及兵役等事项,一楼空间则作为安平区合作社,合作社除贩售柴米油盐等民生用品
外,亦有贩售丧葬礼仪用品。邻近的机关单位还包括:派出所、卫生所、图书馆及台南市
第三信用合作社安平分社(德国领事公馆)等,当时公所也是公共汽车行驶停靠点(从目前热
兰遮博馆旁的大榕树前经过),便利民众到此洽公或处理日常事务,此处可谓当时的“区
政中心”。
文化局长谢仕渊表示,该馆对外开放参观已距今近15年,透过本次重新策展,更新陈
设内容及展示设备,同时整修博物馆的内部与外观,于施工期间,原预计拆除旧有热兰遮
城博物馆招牌,进行招牌更新,拆除后发现原刻于建筑物门额上的“安平区公所”文字,
因此将该门额文字保留呈现,让民众可以看见此建筑物的历史痕迹,也是安平在地民众的
历史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