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29日电)每年农历7月9日,台南安平运河旁都会有座孤棚架设“
魂路”、引导水中孤魂上岸的仪式,通称为“孤棚祭”,这个祭典和中元普渡完全无关,
却已传承百余年,相当罕见。
台南市安平区灵济殿的“孤棚祭”,即使是台南中老年一辈,也鲜少知悉,这个祭典只流
传在安平村落庙宇间,典故缘由几乎无人知晓;花了6年时间研究的地方文史工作者蔡义
明,终把“孤棚祭”送进台南市政府,被登录为市定民俗,市长赖清德将于明晚“孤棚祭
”时授证。
“孤棚祭”思其名,就是一座孤棚的祭典,这座孤棚是由一根船只主桅及4根木柱架成的
,长度都不同,约6公尺至7公尺,棚高约4.72公尺,棚上有“篙饯(台语)”(竹篙)及
祭品,再由棚台架设白布延伸到水中,称为“魂路”,以引导水中孤魂上岸。
依蔡义明考证,“孤棚祭”可溯源至清咸丰二年(1852年),相传当时有个码头工人陈柱
,与人发生冲突,失手将对方打死,被捕入狱,数月后,陈柱意外获释,当地居民认为是
神明和“老大公”的关系,决定于每年农历7月9日敬神及祭拜。
蔡义明今天进一步解释说,“孤棚祭”祭拜的“老大公”,意思是领航者、掌舵的人,位
阶较高,可从水中经由“魂路”登台,但“老大公”随从不能登台,庙方也会在孤棚下方
准备“便菜饭(台语)”招待。
孤棚上方竖立“篙饯”也很有意思。“篙饯”数量可反应出当年的经济状况,若是当年景
气不错,酬神还愿的人多,“篙饯”就会插满孤棚;若是景气差,信徒赚不到钱,“篙饯
”就少。
蔡义明说,他曾经有一年看到棚台上有支“篙饯”是用洋菸绑成的,打听后才知道这名信
徒买卖香菸赚了不少钱,才用这种方式还愿。
“孤棚祭”通常于晚上7时开始,直到午夜子时(晚上11时),庙方才会掷筊确认圆满,
完成整个仪式,但也有过掷筊未成,直到隔天凌晨1时许。
“孤棚祭”虽在农历7月,但和中元普渡无关,蔡义明表示,“孤棚祭”是个祭典,但灵
济殿也办普渡,日子在同一天,两者不能搞混。
https://goo.gl/eqnZ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