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中西] 五条港文化园区

楼主: OLDdog (老狗)   2017-03-24 00:13:32
网志http://olddog0321.pixnet.net/blog/post/458113511
【简介】
五条港的范围约略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是台江陆化所产生的河道
不同于赤崁文化园区是从荷兰时期以降的历史脉络
五条港的历史舞台则出现在清领时期最兴盛的雍、干、嘉时期
在海权的年代,河港之所在即为商机之所在
现今五条港几乎已成为北势街(神农街)的代名词
就是因为昔日位于南势港以北、佛头港以南,直接可至三郊的总部水仙宫而闻名。
说五条港是一页传奇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从它出现到消失约百年,经过日治时期的都市化到现今
昔日河道遗迹难见,只留下旧街与商业活动的延续。
这些商业活动包括了进出口贸易与热络的商家买卖。
即使历经日治时期的都市改正过程,但商业仍留在五条港区附近,也是现今的中正路商圈。
(引用自http://www.tnwcdo.gov.tw/culture03a.asp?ID=%7BF741D12B-55B2-44B8-BE2C-
【散步】
一般人对五条港的印象大概都是海安路与神农街
这也是假日游客最多、最热闹的的地方
但五条港其实仍有许多昔日的古蹟遗物存在
像是风神庙前的接官亭石坊,就大有来头: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2761
‘台湾与中国又有宽阔的海峡遥隔,来往交通不便。
任职官员发派台湾各地,大都由陆路先抵厦门
再转海运,经过汹涌波涛,骇浪惊滔,几番折腾后,才能到达鹿耳门。
虽然鹿耳门建有公馆可供歇息,但经片刻,又得转渡河运进入郡城。
为使长途跋涉,疲累奔波的官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或回任官员等候船班,临行依依,在渡头附近多设有迎接或送别的处所。
接官亭便是台湾纳入清国版图以后,用来迎送酬接文武官员的地方。’
(节录自http://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801/%E4%BA%94%E6%A2%9D%E6%B8%AF%E6%96%87%E5%8C%96%E5%9C%92%E5%8D%80)
去年的206大地震,震毁了风神庙的钟楼
名列府城四大石坊的接官亭石坊仍旧完好如初
但毁损的钟楼建筑还是被搁置一旁,不知何时才能修复
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接官亭能挺过这次地震,确实不容易
走进神农街,这条清代老街已经成为五条港的代名词
许多老屋藉著文创商机而获得人们的注目,也有一些餐饮店进驻
近年来又出现一些创意(噱头)十足的自动贩卖机
吸引游客们慕名前来,大排长龙的景象成为街头常态
神农街因此成为一条最具代表性的府城老街
http://olddog0321.pixnet.net/blog/post/452595230
比起这些花招百出的商业行为,我还是喜欢单纯的欣赏
钻进一条小巷,欣赏老屋之美,享受怀旧氛围
在五条港文化园区,这样的小巷弄其实很多
值得你去深入探访,细细体验这历史长河所淬炼出的绝代风华
【延伸阅读~五条港巡礼】
1.兑悦门(老古石街)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3929
2.妈祖楼天后宫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4329
3.看西街教会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4354
4.水仙宫市场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3883
5.佛头港景福祠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392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