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shmabo (马修范恩SUCK)
2014-10-21 10:59:10※ 引述《YourMom (幼蟒)》之铭言:
: ※ 引述《mashmabo (INCEPTION)》之铭言:
: : 〔记者洪瑞琴/台南报导〕
: : 国定古蹟祀典武庙旁的惜字亭是南市仅存二座老旧惜字亭之一,多年来有庙产与相邻民?
: : 私权纠纷,今日中午民宅黄姓主人雇怪手拆老屋,连同惜字亭一并拆掉,武庙向警方报?
: : ,文化界则痛斥市府守护文化资产束手无策。文化资产管理处表示已派员了解。
: : 紧邻武庙与民宅中间的惜字亭,并未在古蹟涵盖范围内,成了一处三不管地带,长年荒?
: : 毁坏严重,让文史界忧心,多年前就呼吁重视保留维修,勿让古蹟门面蒙羞。
: : 未料,民宅屋主今日拆掉老屋,连同惜字亭一并拆掉成废砖土;黄姓屋主坚称,该处属?
: : 宅私地,惜字亭非指定古蹟,如果是庙产地,多年前庙方地籍鉴界早就属庙方,由于百?
: : 老屋残破不堪才雇工拆掉。
: : 庙方则坚称,惜字亭有上百年历史属庙产地,台南珍贵文化资产,今天早上怪手施工时?
: : 灰尘满天飞,暂把庙门关起来,怎知中午一打开,惜字亭全拆毁了,故意破坏行为,不?
: : 是庙方无法接受,“文化部恐怕也不会放过”!
: : 文化界人士重评文化公部门,惜字亭残破不堪,不能因为没有文资身分,就推诿介入修?
: : 有困难,未县市合并前,文化局说要妥善处理,升格直辖市后,依然束手无策,“文化?
: : 都”一切都是口谈。
: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36154
: 地主不修 惜字亭也快不保
: 中华日报 – 2013年7月2日
: 记者黄微芬/台南报导
: 赤崁文化园区内不只陈世兴古宅,因家族有意出售,面临保存问题,紧邻祀典武庙的惜
: 字亭也因地主不卖、不修的态度,任其毁坏,同样快要不保。
: 祀典武庙旁惜字亭毁坏已久,早已让文史界看不下去,成大历史系教授何培夫曾为此奔
: 走多年,眼见惜字亭情况愈来愈遭糕,更是深感痛心,两年多前再度大声疾呼,促政府重
: 视惜字亭的存在。已残破的惜字亭就位在赤崁楼、祀典武庙、台南大天后宫三个国家一级
: 古蹟中间,实有碍观瞻,让台南蒙羞。
: 当时何培夫这番建言,确实引起文化局长叶泽山、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长林韦旭等人
: 的高度重视,主动找地主沟通,甚至提出由市府或庙方出资,不花地主一毛钱的条件,对
: 地主动之以情,希望能保存全市除了德化堂内,仅存的一处惜字亭,可惜未被地主接受,
: 至今继续“摆烂”,文化局也莫可奈何。
: 由于陈世兴古宅已传出要出售,恐怕面临被拆命运,若惜字亭也不保,不只将使赤崁文
: 化园区内文化资产的丰富性失色,也有损台南颜面;文化局长叶泽山表示,会再积极沟通
: ,设法突破,取得地主保存的共识。
: http://ppt.cc/2sF6
: 本鲁身为键盘文史工作者,不只会在新闻里面键盘疾呼政府要有所作为
: 来分享一下我深思熟虑后想出来的方法
: 这件事突显出台南市政府的严重失职,实在让人痛心
: 解决方法其实有很多,可是市政府一直都没有尝试去做,导致惜字亭被拆除
: 赖清德可以宣告独立为台南国,颁布台南国文化资产保存法
: 不论是否为私人所拥有皆可以判定为古蹟,不得异议,这样不就解决了吗?
: 或者是订定台南市文化资产保存条例,私人就算不同意也可以判定为古蹟
: 虽然是违宪,但也要等大法官判定,趁大法官还没判定之前多制定几个古蹟不就解决了吗?
: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钱购买,以惜字亭来说,虽然只有0.4坪
: 但古蹟是无价的,台南身为文化古都,就必须不惜一切保存这些古物
: 一百万地主不卖,就开价一千万嘛~一千万地主不卖,就开价五千万嘛~
: 有钱能使鬼推磨,就算砸锅卖铁排挤其他预算,市政府也要出钱,才对得起古都之名
: 之前的陈世兴古宅,照市价来看可能要一亿多,市政府以财力不足为理由没有买下
: 照我来看根本是借口~台南市一年预算七八百亿,出一两亿很难吗?
: 治水很重要吗?我们又不是水都 路平很重要吗?我们又不是路都
: 把这些事先缓一缓,保存古蹟优先,才不会侮辱了古都之名啊!
============================
怎么不看看其他新闻怎么讲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12417.shtml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32-260106
http://ppt.cc/44RX
http://ppt.cc/x08d
反正不过是一座破烂的惜字亭,拆了有差吗,对吧?
我相信也不只你一个是这样想的
私人产物嘛,你管的著吗? 私人古蹟那么多,老建筑那么多,拆一些会怎样吗?
每当有建物被拆,你若有仔细看报导,你可以发现,文化局还是文资处的
常常都是来不及抢救
当然这些单位人员没有千里眼没有预知能力,不可能知道地主何时要拆
但事前防范总行吧,文史界工作者的批评就是在这里
而不是总是事后再来说"不属古蹟,无法可管,已经尽力,感到遗憾"
当初能再用点心,不是只是相关人员出面叫庙方跟地主两方自己去协商,然后就没事了
现在结果就不会是这样
很多人都会说,私人土地上的建物,总不能每个都叫市府买吧,没错
但至少至少,具有历史意义的,比如日治时期的建物,见证那个殖民时期的建物
应该被保存下来,日治时期料亭~友爱街80年日式房舍~新化90年日式房舍
再到百年惜字亭,你能保证以后都不会再拆了吗,文资处说:"不是市定或国定古蹟
会到现场勘查,看是否具有文化保存价值",这些难道不值得保存下来?
都拆光了,变成一栋栋水泥楼房,或是拆掉再来重盖,那还叫文化资产吗,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市府你文化局没能力保存下来,以后就请不要媒体访问时,还自称文化古都&文化首都了
喔对了,不用放大绝说这么行这么爱批判,自己出钱买阿
我要是有钱买,也不用在这边靠北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