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lctw (k.olc.tw)
2014-08-10 10:25:04※ [本文转录自 PublicIssue 看板 #1Jvaynpf ]
作者: olctw (k.olc.tw) 看板: PublicIssue
标题: [讨论] 民主小草青年参政说明会 台南场参与心得
时间: Sun Aug 10 00:41:17 2014
网页好读版: http://goo.gl/aHvHUV
民主小草是民进党希望号召青年参与村里长与乡镇市民代表选举的活动,我
当然没有想要参与村里长的选举,只是里长经常是议员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
梁,所以觉得有必要去关心与参与就去了。
一开始是主持人开场介绍民主小草活动的概念,接着就是反黑箱服贸民主阵
线秘书 严婉玲的分享,她一开始就邀请了一些有意参选的朋友发表自己的简
单介绍,当然我也厚脸皮的站起来让大家知道想要参选议员选举的我。不过
进行没多久就被中断了,因为台南市副市长兼民进党台南市党部主委颜纯左
出现,主持人就中断了严小姐的演讲将麦克风交给了颜主委,这其实是一个
不太好的示范,彰显了民进党一样是受阶级牵制的政党;颜主委在简短的分
享后又立刻匆匆离开,这也会让人质疑颜主委出现对活动是否有帮助。
颜主委是台南六甲人,一样是医师出身,过去在下营执业,陈唐山时代出任
竞选主任,苏前县长时代担任竞选总干事,后来苏前县长当选后就出任副县
长,于台南县市合并升格后出任副市长,他表示自己担任副手历史最悠久。
颜主委的分享内容呈现了传统选战样貌,谈话聚焦在个人参与选举经验、宣
扬市政成果,并且不经修饰的直接说出了本活动重点在于拉抬民进党各种选
举的选情,让活动主办单位精心包装的理想立刻被打了折扣。
颜主委要离开时我塞了一份自己的文宣给他,他一直试着要从文宣上面找出
“里长" 这个关键字,当我说是要竞选议员时他才恍然大悟;不过他语气就
立刻改变了,表示自己身为党部主委是不可能支持党以外的候选人,只是言
谈中透露了我的出现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倒是令人欣慰。其实我没想过
要有政党的支持,民主小草活动公开后经常在他们的页面针对没有议员等其
他选项提出疑问,目的只是想知道这个活动针对自己提出的 “鼓励青年人参
与政治" 的中心思想能够落实到什么程度,目前看起来这只是选举操作的一
个环节,应该没办法有太全面的期待才是。
接着因为 王秀玉 里长表示需要回去协助中元普渡相关工作,所以就先让她
分享;王里长全程台语演讲,有时候陈述的内容可能太在地性,也许手边的
纪录会有比较多的问题。王里长选区是中西区大凉里,过去从事批发中盘工
作 20 余年,陈唐山时代参与了一些民主运动而跨入了政治圈子。她表示出来
参选的契机是原有里长对于地方事务不够积极,当地是八大行业聚集的地方
,过去该里给人的感觉总是会有些暴力事件传出,一些建设经常遭到破坏,
自己也曾遭到有心人士砍伤。这个砍伤的事件去找了一下,是 2012 年 4 月里
长举发街友霸占公园引发的报复,倒不是黑道刻意干涉政治的例子。
里长最后勉励在场有心参与里长选举的朋友,里长事务费对于一般的事务其
实不太足够,希望跳出来的朋友可以真的有心为地方服务,千万不要光是为
了事务费。
再来是台南市社区大学台江分校执行长 吴茂成 针对社区营造为题进行分享
,吴大哥的谈话方式比较有张力,加上欲罢不能的内容,应该算是今天比较
有感的一个过程,虽然大部分的讨论还是有些离题 XD
吴大哥一开始就表示文史工作只要不碰到政治都好做,因为只要减少干扰去
深入自然氛围就能够有不错的效果;但环境运动必然触及政治性议题,而且
环境运动必须深入在地人的感受,因为在地人最能感受到环境改变所带来的
影响,也比较能够提供外地人所不知道的细节。
公共事务的意义不是只有政府官员做的事情,而是有民间需要参与的地方都
是公共事务,庙宇就是很典型的民间参与政治例子, 400 多年来大型庙宇进
行决策的方式都没有太多改变,这就是台湾最好的民主基础,因为一切都是
自然发生的。
庙的委员产生是以角头划分,许多人以为角头就代表黑道,但事实上角头指
的是一个村庄由地理环境自然形成的民意代表划分边界,各个角头会推派代
表参与各种地方大小议题的讨论。民主基本上就是一个共同协商的过程,只
是现在教育造成一般民众对于社会议题不闻不问,美国民主的基础就是人跟
人之间的亲密性,台湾也有类似的背景,只是受到白色恐怖等事件的影响,
摧残了相关的基础,唯一完整保留的就是庙宇文化,这也是台湾施行民主最
好的典范。
目前里邻的行政区划分并未尊重过去自然形成的角头,它是沿袭自一个以监
控地方意见为目的的保甲制度,这造成一种疏离感,而国家将里长视为一个
行政机关的延伸。这个现况应该要被翻转,社区营造这件事情并不是只靠里
长进行,更不需要侷限在既有的里邻行政区划分。
里长无法直接决定预算的运用造就了大量的地区发展协会,而这些协会因为
环绕着预算而产生,进一步的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让紧邻的村里彼此产生
斗争与嫌隙。目前社区营造大多集中在硬件设施的工程,这只是一种现有政
治的癌细胞,人们参与社区营造必须跳脱制度的思考。
吴大哥举了过去由大楼住户成为管委会委员的例子,当时社区设有大型垃圾
桶,经常是脏乱不堪,特别是逢年过节时更是惨不忍睹。他从观察垃圾集中
处开始,发现设置垃圾桶后非社区人士会将垃圾往社区内集中,而这些人并
不一定会将垃圾放好,造成垃圾桶周围很容易脏乱,于是他主张取消垃圾桶
的设置,进一步的进行资源回收工作来减少垃圾量,甚至最后带入一些生态
景观的设置,也举办社区音乐会来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与交流。
话题转向环境议题,他举嘉南大圳为例,上游有五座工业区,除了树谷工业
区外,和顺、总头寮、中仑及安定工业区都没有设污水处理厂,造成河川污
染非常严重。而市政府相关单位遇到检举就只是配合稽查与公布罚款次数,
并没有真的从根源去解决污染来源,造成污染问题即使到了今天都还是存在
。他因为这样的背景开始去跟公务机关联系,发现公务机关没有勇气去面对
问题,这应该要经过策略的拟定逐步进行,就像购买房子一样,但相关单位
一直在做些表面工夫,实际上河川的污染还是一直没有被解决。
公共机关的改革与批判应该是社区营造的第一步,但公务机关内部有着大量
的公文往返,里长在这个体系下可能会很难发挥,解决问题还是环绕在各种
预算,这是公共政策最大的问题。民选首长因为就职期间的短期,为了选举
而进行一些短期性的规划,民主小草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地方感,需要争取整
个社区的认同,然后长期的经营方向,而不是侷限在里长选举。跳脱里长行
政区的思考,应该回归到个别议题的范围,必须要有更广泛的社群连结,希
望未来里长不是争取桩脚的支持,社区营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去面对常态性
的批评,一定会有人批评,希望深植一个议题公众参与的想法。
目前大部分社区营造只是里长有感施政的代表,目的都在彰显事蹟,但其实
脱离了本质的思考,让施政理念偏离了务实的想法。执政人物应该思考的不
是表面性问题,而是针对结构做些改变,找回在地的地方感,结合非营利组
织去讨论,让社区营造有机生成。
以里长角色应该扮演一个促成者,让人们成为一个公共知识份子,以发展公
民社会为目的去思考进行的方式,要去思考各种议题适合讨论的组成规模,
许多用物质回馈吸引造成一般人民的奴化,参与人数量变成一种宣传的噱头
。一个主事者有没有办法在各种意见中产生整合才是重点,为了产出答案而
让讨论中断不一定是好事。
不要担心一次选举的失败,因为任何的贡献都会带动整个社区成长的改变,
现在人习惯非正式讨论,或是讨论方向太纷杂而没办法产生具体行动,里长
应该想办法多创造一些非正式的讨论机会,而在社区应该先谈愿景再谈技术
,因为技术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获得共识,但大方向形成共
识相对容易些。
一个里的问题也许会产生更大范围的讨论,让它自然扩大成公共议题,讨论
必须基于一个理念的认同去环绕,而不是碰到行政区边界就停下。
在经历这么多讨论后,严小姐总算有机会再次发言,她表示自己已经放弃了
原本准备的内容,改由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去看这次活动的进行。这次活动刚
好呈现了两个极端,一方是由颜主委带出环绕着选票的政治操作,另一方则
是吴大哥这样聚焦在问题的本质去跳脱行政区的思维,她也表示王里长就是
典型的传统政治基层,颜主委讲话时背挺的很直、而且表情保持微笑与认同
,谈话内容也是尽量的宣扬政绩。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因为中午没有用餐加上中间都没有安排休息时间,所以脑
子开始呈现神游状态,加上主讲人提到我们这些说要参与选举的人都不太表
示意见,所以我选择把电脑关上试着将心力聚焦在讨论的参与上。不过在还
没进入状况前,活动其实已经远超过了结束时间,主持人就先让活动结束。
这次的活动现场有三位实际要参选里长的朋友,只是有一位北区的朋友我忙
著纪录错过了认识他的机会,后来也没能够找到人,希望未来的活动有机会
接触与交流。
网页好读版: http://goo.gl/aHvH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