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台南 运河博物馆&赤崁棺材板

楼主: paulyear (阿一)   2013-04-05 21:47:22
完整图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paulyearkimo/1188750
景点名称:运河博物馆
地址:台南市安平区安平路97之15号
离开充满魔幻气氛的安平树屋,
还有个比较少人知道的景点等着我们,
它是长年静静待在安亿桥下,
近几年才定为古蹟整修完成,
提供游客免费参观的~运河博物馆
运河博物馆原名台南运河安平海关,
建于日据时代1865年,
为过去商船进出安平港的必经关卡,
当时所有商船的进口货物,
皆必须在此处停泊缴交关税。
内部仍保留原有的日式建筑格局,有介绍运河的影片和运河的老照片。
当时商船必经的海关黑白照片
运河博物馆的缩小模型,木造建筑的它采用“编竹夹泥墙”,
即先用竹条编织成网状的壁体,之后抹上参杂稻草、稻壳的泥土,
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筑墙方法,在阿一一国小厕所也曾看过这种墙面。
曾在旧安平港口活动的各种渔船模型
老式的简单竹筏 外型鲜艳的渔船
透过博物馆的窗户向外看,可以想像过去热闹的景象,
一艘艘商船载着满满货物,正排队停靠准备缴交关税。
古老的红砖防空洞
为了增加博物馆的丰富度,户外规划出一栋透明咖啡屋,
供应简单的饮料和餐点,假日还有歌手现场Live演唱。
可以轻松坐在外面吹着凉风,欣赏绿意盎然的安平运河。
咦?一旁的地下道要通往哪里呢?
这也是运河博物馆的最大卖点,特别设计的河底景观步道,
一面介绍台南的相关古蹟景点。
一面借由厚厚的透明玻璃,让你深入运河的水下世界。
随着浮游生物长年附着,
有几面窗户已形成自然的抽象画,
需要靠专业潜水师慢慢刮除,
但仍能观察到河水中的悠游小鱼,
让不算长的步道充满特色。
经过一个上午充实的古蹟行程,
又来到祭五脏庙的午餐时间,
在快接近离开府城的时刻,
阿一一穿梭于康乐市场小巷中,
来到一直很想吃看看的~赤崁棺材板
走简单没特意装潢的传统小吃店路线
店员繁忙穿梭的料理区上方印著名人合照
身为著名的府城小吃之一,
当然要设个墙面介绍一下由来,
1940年代内脏如鸡肝属上等食材,
创始人许六一用鸡肝为主要内馅,
最初将之命名为鸡肝板,
有一天现在国立成功大学的前身,
成大附属工业学校教授来食用鸡肝板后,
觉得其外形很像一个棺材,
于是老板就将其命名为“棺材板”
(以上故事渊源节录自维基百科)。
店内卖的东西还多样的,
棺材板外,豆腐羹、生炒鳝鱼、
咖哩饭、海鲜粥这里都吃得到,
几乎把所有台南小吃一次包。
朋友点的生炒鳝鱼意面(70元),
有写勾芡其实看起来还好,
鳝鱼肉片给得满多的。
意面有入味,
但调味就是府城的甜甜风,
不爱甜的朋友觉得普普。
期待已久的正老牌棺材板(60元),
以它不算大的份量价格偏贵,
不过都难得来仍要品尝看看。
因为老板曾做过西餐,
所以棺材板融入其概念,
需要用刀叉来享用,
当时想必掀起一阵热潮。
最初棺材板以鸡肝等内脏做馅料,
为了符合现代人喜好已改为鸡肉,
再加入火腿、花枝、三色蔬菜等,
整个调味跟玉米浓汤非常类似,
但偏清淡,吃起来只能说还好。
对正牌不是很满意,来换个咖哩棺材板(60元)。
使用配料相同,酱汁改为浓浓咖哩酱,
吃起来够味许多,但土司炸过仍偏腻,
阿一一还是比较爱花莲的法式棺材板,
多了生菜丰富口感也有减油腻的功能。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3-04-05 21:54:00
说真的,棺材版在台南已经是当地人都很少吃的名产我甚至不觉得棺材版可以称为“台南名产”@_@""
作者: boling45 (万太郎)   2013-04-05 21:55:00
运河博物馆后面还有地下道 可以看河底 但水太脏了....
作者: push1997 (using namespace stl;)   2013-04-05 22:02:00
小时住海安路.去赤崁很少很少吃棺材板..吃LUNCH 日式定食
楼主: paulyear (阿一)   2013-04-06 08:53:00
谢谢你的推荐,有机会去吃看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