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漫步古巷弄‧八吉境关帝厅

楼主: OLDdog (老狗)   2013-04-03 10:48:18
网志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911915
相簿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oldog&book=563
【简介】
八吉境关帝厅源自清康熙年间,建于台南府城西定坊台湾巡道署左畔(即今永福国小学校附近)
庙宇坐北向南,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经台湾巡抚道台吴昌祚修建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一七七九年),获颁“浩浩其天”匾一面,现悬挂于正殿顶上
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三年)复经台湾巡抚道台金溶及地方仕绅黄钟岳共同发起整修
迨民前十八年(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年),因甲午战争烽火波及毁损
日本领台后,被充为官员宿舍之用
民国十八年,由于市街改正,迁建于“讲古脚”即今现址
当时由管理人许廷光、黄欣、黄允见、林子章、杨考墩等五人
设法将?帝厅拆除后之材料,一半分去文昌祠,一半移来现址
后来再由陈桂林、吴应清、纪廷瑞、李用希、卓才、沈永得、许太平、朱添财、杨黄美等善信鸠资兴建
并将讲古脚观音阁观世音菩萨、八吉境东辕门土地公庙福德正神合祀于现址
即今八吉境道署?帝厅奉祀神尊之由来。
台湾光复后,因年久失修,倾圮荒废,乃由信众吴栖、杨黄美、纪廷瑞等发起
于民国三十七年(岁次戌子年)夏月里众舖户合力重修为现今之庙貌,并立碑为念。
多年后因庙地处低洼之处,一雨成泽,栋柱侵蚀倒塌堪虞
民国五十九年施工兴建,将基地增高四台尺,庙前延伸二十寸
于民国六十年孟冬竣工,并于民国六十六年(岁次丙辰年)举行庆成祈安建醮。
(引用自http://ppt.cc/sik0)
【漫游】
台南人都知道,台湾文学馆的前身是台南市政府
再往前追溯则是日治时期的台南州厅,一直是台南市的最高政府机关
那么,清代在台南设立的最高政府机关在何处呢?
清康熙年间,在府城西定坊(现址是永福国小)设立台湾巡道署
这是当时的台湾最高政府机构,因此可以说这里是台湾的政治中心所在
然而,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任何清代政府机构的建筑物了
这是因为日治时期的市街改正计画,很多古建筑都是在此一时期被拆除或搬迁
像是台湾巡道署和台湾府署这些重要的政府机构,拆得连残瓦碎砖现今都不可考
幸运一点的就像八吉境关帝厅,迁移到小巷弄里而得以幸存
八吉境关帝厅和台湾巡道署的渊源颇深,据历史考察,这是为巡道署官吏祭拜关帝而建造之庙宇
有别于一般民众所祀奉的关帝庙,深具历史意义
寺庙建物本体为“一厅一拜亭”格局,庙内有薪传奖彩绘名家潘丽水留下的门神及壁画彩绘
书法名家朱玖莹、黄国书的书法对联、清乾隆44年的“浩浩其天”古匾
原来旧庙移置的泥塑神像,具有文化资产保存价值
去年(2012)八吉境关帝厅被登录为历史建筑,以彰显其珍贵的历史文化
走进友爱街的小巷里,八吉境关帝厅仍保持古朴的面貌
庙旁的墙壁上还贴著“府城道署关帝厅”字样的海报
在这里,我们可以拼凑出八吉境关帝厅与台湾巡道署之间的前世今生
那是一段已经消失的府城历史....
【延伸阅读】
漫步古巷弄‧宫后街
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910602
府城散步~东门城历史街区
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869218
漫步古巷弄‧草仔寮街(沙淘宫)的传奇
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525278
作者: boling45 (万太郎)   2013-04-03 11:15:00
感谢您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