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爆卦] 台中绿川整治拔光一堆树!

楼主: tiandou (苍龙)   2018-08-10 13:10:04
原推文恕删喔
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影片
https://goo.gl/G7iJmQ
虽然不是在绿川
但一样因为这种三面光的水泥河川
弄死一堆原本栖息在那的生物
真的觉得整治不是不好
整治很重要 超重要 但为何不能用生态工法?
还是因为水泥比较快?或是水泥比较好赚?
现在真的比较像庭园造景
很人工

台中的绿川自从整治后
前后也不知去过几次
版上或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写过评论
大部分都是赞叹好棒棒
但我真的觉得现在讲都还太早
有些问题在施工时就有人质疑可能会有问题
而且现在就是一堆外劳在那边外拍
前阵子去吃宫原眼科 没位置坐只好去蹲河边
结果发现水也不是真的那么干净 很多蚊虫飞来飞去
除了让观光客好拍以外 真的觉得不如把这笔钱先拿去做污水处理
或是先把上游弄好
先弄火车站短短几公里的中段根本就只是为了选举好先拿出来炫耀
记得之前一开始是先规划成“绿川三部曲”
(有兴趣的自己去水利局网站查:新盛绿川水岸廊道计画-绿川三部曲)
后来又变五大计画
其实市区的污水下水道设置还比较快,但是台中接管进展非常缓慢
所以污水处理率很低
不先处理这个源头问题,反而花好几亿元整治一条几公里的河川中段
搞到现在绿川的水是假的,大半还远从旱溪送过来
等到冬季旱溪没水时,到时只能由现地处理场供应
不过砾间处理效果有限,跟污水处厂还是差很多
到时水质劣化难以避免,更不用说现地处理场也是要花钱营运
搞不懂这种脱裤放屁的秀意义在哪
再来绿川河床进行美化营造亲水景观后
听起来很好,但是未来维护可能很有问题
因为雨天时绿川还是排水道
近年来绿川西街旁绿川水满一半很常见的
尤其每年台风来的大水冲击,以后维修大概是
每年的一大钱坑
https://i.imgur.com/4rjzSSF.png
↑这是当时施工时的情况,有没有看到混凝土护岸?加上下方的箱涵,
也是三面光,在三面光上堆土种树?
https://i.imgur.com/8num9BF.png
↑堆石头筑堤是有方法的,
但现在水利局只会混凝土万岁。
https://i.imgur.com/tcGvFcM.png
最精彩的大概是在桥下
https://i.imgur.com/wsw3DiD.png
台中市民看到这个
90%都高潮了!!!!!!!!!!!!!!!!
但是转头一看
很怀疑对岸的木纹贴皮能撑多久
https://i.imgur.com/dT5AyD0.png
↑樱桥还在,这大概是新盛绿川计画少数做对的事
https://i.imgur.com/zmfy7Rl.png
↑橡胶树原先要被移走,最后逃过一劫
https://i.imgur.com/sK3b5aW.jpg
↑茄苳老树还活着
不懂当年主管机关为什么要申请取消受保护树木列管?
这两棵树到底危害到什么?
https://i.imgur.com/FENgfm0.png
最后只受到这些损伤
只能说庆幸?
https://i.imgur.com/0i515Kz.png
这是箱涵与景观河道汇流的地点
由双十路到中山路
景观河道并无分担上游排洪的设计
上游的水都进入箱涵
这个箱涵比原本绿川露天河道要来的小
大概是新盛绿川计画最大的问题
露天河道在大水时会溢堤
地下箱涵在水太多时会............
台风来前封闭是很简单,但是上游一场午后雷阵雨就可以淹没河底的景观设施
以目前市政管理能力,绿川可能还是个未爆弹
https://i.imgur.com/c2Y0fVV.png
这是警卫室
每年维护与请保全大概又是钱坑ㄏㄏ
至于亮点
又是最国际那家
https://i.imgur.com/sgSoAcq.png
这是警卫室上的告示
“禁止席地坐卧”的法源在那?
警卫室贴有“台中市景观水岸管理要点”
并无“禁止席地坐卧”这一项
大概跟台中公园禁酒一样
大概又是某种懒得管所以干脆禁止的概念
至于当初提的培力学堂、愿景工作坊、论坛等
这种方式是胡没有的
应该是0+ln团队的新战法
先花几百万请公关公司办活动
将当地团体、民众集合起来游说
并提供舞台让他们发挥,最后洒钱让一些在地团体可以承揽相关活动
但事实上,工程早已定案,后面都只是宣传的噱头 拿来炒炒新闻
而且其实当初“新盛绿川水岸廊道计画”有第六项计画
这项市府不跟你讲的第六项计画,可以在政府电子采购网中找到一项:
1.台中市绿川(双十路至民权路段)乔木移植工程开口契约
-决标日期105/07/12
-决标金额3,600,000元
双十路至民权路
短短一段绿川也没多少树
当初竟然要花三百六十万来移树平均每棵树
要编列1~4万元移植费
想当初说明会时还说只会移植少数树木
之前绿川东街与西街还有不少洋紫荆
这些多在1970~1973年之间同心花园绿美化运动时种的
当时活动发起人余如季特别喜欢这种树
所以种了不少但因为那时还没到受保护树木的年限门槛
也通通没救
反正sop一定是先喊只移一点树
接下来就会宣称很多树状况不佳
再请专家作证有褐根病、有危险性要移除
最后可能说这是关系未来城市的发展
然后说要给辛苦的公务员掌声,再发动网军力挺
现在绿川是还没出问题
但只要之后来一个大一点的台风或豪大雨
撑不撑得住很难说.......
※ 编辑: tiandou (117.19.17.231), 08/10/2018 13:16:55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8-08-10 13:21:00
开头就在谈生态工法,结尾也在问这样的混凝土是否撑得过豪大雨?基本上,这两个论调是相反的生态工法的使用必须因地制宜,豪大雨所引发的流量基本上还是要靠扩大断面来降低流速,用混凝土可以抵抗较强流速,需用地较少,用生态工法抵抗较低流速,需用地较多,那来谈一个问题,绿川两边的居民要不要提供用地做生态工法?网络上这种似是而非的文章一堆,很多时候是专家根本不想搭理这种文章。写文章前最好先去把水文跟流体力学稍微研读一下,至少Q=VA稍微了解一下,拜托我们讲白的,时常看到许多人在谈生态工法,个人认为台湾人并不一定真正能接受生态工法。就以这条绿川来谈,如果两旁居民愿意提供用地,让河川变得更宽流速更低,使用更多种类的生态工法后,是否有一天这些河岸都会绿意昂然,花花草草的都很漂亮,请问民众会不会想要“我想要亲水,我想要靠近他”??好,为了要让民众能够靠近他,自然就得在安全跟生态之间取得平衡点,安全是什么?在这么市区的地方,安全是什么?抱歉,就是混凝土抱歉,台湾民众还没有到“我们不要去干扰水岸栖地环境,我们远远得看就好”这样的心态,尤其这条河川是贯穿市中心的河川,要如何能取得生态跟安全平衡点?有河川贯穿市中心的都市不少,就举一个京都为例用google maps去看京都市区河川,的确花花草草,但这些花花草草是否都在河川内,两岸其实也都是混凝土https://goo.gl/1yc4Sj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