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爆卦] 各县市平均薪资排名

楼主: HotAirFlow (热流)   2017-05-08 23:41:57
前面有人转的那份资料是劳退新制平均提拨工资
和大家常在新闻上看到的“平均薪资”差很多!
其实薪资统计有很多种
有分资方交出的资料(场所面),还有家访资料(家户面)和报税资料
台中市在工商普查的平均薪资(场所面),不只是六都之末,还是九市之末
原因可能有年轻人多,打工的人很多,外劳多,兼职多,外县市来工作的人很多…
如果以户籍地来看,台中市市民的平均薪资(家户面),会好一点
如果范围扩大到所有就业者,在台中市工作的台中市民,平均基本所得甚至是全台第四高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P48XtL- ]
作者: HotAirFlow (热流)
标题: Re: [爆卦] 各县市平均薪资排名
时间: Mon May 8 23:02:11 2017
※ 引述《aotfs2013 (超星的小只释迦)》之铭言:
: 标题: [爆卦] 各县市平均薪资排名
: 时间: Mon May 8 11:41:01 2017
: 劳动部 劳工退休金新制提缴概况
: 大家的薪资是高于还是低于平均值呢?
: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4214864.A.C2D.html
帮大家提一下薪资统计的背景概念
台湾的“地区别”薪资数据有4种
1) 工商普查 受雇人员平均薪资 场所单位地点 -> 场所面资料 每5年调查 最新100年
(户籍在高雄但在台北工作,算台北市)
2) 家庭收支调查 受雇人员薪资 户籍地点 -> 家户面资料 每年调查 最新104年
3) 综所税统计 薪资所得 户籍地点 -> 家户面资料 最新103年
4) 劳动部 劳退新制平均提缴工资 *包含自营作业者->非薪资所得*
*事业单位系依登记地址资料统计;自营作业者系依户籍地址资料统计*
由此可知为场所面及家户面的混合资料 最新105年
以下帮大家整理最新的统计资料
2016年 2015年 2015年 2014年 2011年
劳退新制 家庭收支调查 家庭收支调查 综所税统计 工商普查
平均提缴工资 平均基本所得 平均薪资所得 平均薪资所得 平均薪资
(平均每月;元) (平均每月;元) (平均每月;元) (当年;元) (平均每月;元)
A B C D E
==============================================================================
新 竹 市53,141 台 北 市64,700 台 北 市70,500 新 竹 市447699 新 竹 市62,167
新 竹 县47,940 新 竹 市56,000 新 竹 市59,200 台 北 市413741 台 北 市53,722
台 北 市42,830 高 雄 市48,200 新 竹 县56,600 新 竹 县413657 新 竹 县50,864
桃 园 市37,278 台 中 市47,600 新 北 市49,300 桃 园 市352603 桃 园 市44,219
全 台 湾36,833 桃 园 市47,500 桃 园 市49,200 新 北 市348684 全 台 湾43,891
苗 栗 县35,766 新 竹 县47,300 全 台 湾49,000 全 国 344744 苗 栗 县42,642
新 北 市34,739 全 台 湾46,100 基 隆 市49,000 高 雄 市332356 云 林 县41,943
云 林 县34,217 基 隆 市44,900 高 雄 市48,300 基 隆 市329942 基 隆 市41,911
基 隆 市34,178 新 北 市44,600 苗 栗 县47,000 嘉 义 市324022 高 雄 市41,472
高 雄 市32,210 嘉 义 市44,500 台 中 市45,000 台 南 市323268 新 北 市39,206
台 南 市31,669 宜 兰 县43,300 嘉 义 市45,000 台 中 市315646 台 南 市39,135
台 中 市30,771 花 莲 县42,000 宜 兰 县44,400 苗 栗 县314847 嘉 义 县38,940
花 莲 县30,439 澎 湖 县40,700 花 莲 县43,900 云 林 县313302 嘉 义 市38,845
南 投 县30,146 苗 栗 县40,600 台 南 市42,900 澎 湖 县310326 花 莲 县38,778
宜 兰 县30,077 台 东 县38,900 澎 湖 县42,800 嘉 义 县305113 台 东 县38,725
嘉 义 县29,619 台 南 市38,500 嘉 义 县38,700 屏 东 县299137 台 中 市38,020
嘉 义 市29,396 屏 东 县35,500 台 东 县37,300 彰 化 县293036 南 投 县37,621
澎 湖 县28,644 彰 化 县35,300 屏 东 县36,700 南 投 县292309 屏 东 县36,344
台 东 县28,566 云 林 县34,200 南 投 县34,900 宜 兰 县286354 宜 兰 县35,597
彰 化 县28,411 南 投 县33,400 云 林 县34,400 台 东 县276646 澎 湖 县34,457
屏 东 县28,074 嘉 义 县33,300 彰 化 县34,100 花 莲 县276416 彰 化 县33,556
*全国包含金马地区*
A 提拨工资:对象含受雇人员与自营作业者
B 就业者基本所得:Σ就业者基本所得除以Σ就业人数,只计“在县市内”就业的就业者
C 个人总薪资:包含本业与兼业薪资,包含经常性与非经常性
D 报税的薪资所得:Σ薪资所得除以Σ件数
E 场所面薪资
*BC的样本数只有六都超过1000,其他县市的排名仅供参考*
A 劳动部 劳动统计查询网 劳工退休金新制提缴概况-按地区分
B 见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4069765.A.B73.html
C 见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4492595.A.A59.html
D 见 https://www.ptt.cc/bbs/Miaoli/M.1468077157.A.EFE.html
心得:
不同性质的数据,县市排名的差异不小喔
家户面的数据会高于场所面的数据,理由如下
场所面资料,如AE(A的绝大部分),本业和兼业当然是分开看的,而且包含外劳的薪资
家户面资料,如BC(A只有一小部分),本业和兼业是合再一起的,不含外劳的薪资
报税资料是总金额除以总件数
台北都会非核心地区(基隆/新北/桃园),家户面的数据会比场所面高出较多
台南和云林的家户面排名较差,因为当地高薪工作很多是外地人赚走
: → ZaneTrout: 现在的旧台中市乐胜旧高雄市 05/08 11:59
: 嘘 AZBTPATONY: 台中被县区拉低 市区根本海放高雄市区 05/08 12:41
: 嘘 AZBTPATONY: 台中县区都工业农业 当然低 高雄县区还有鸟松豪宅区 05/08 12:42
见报税资料
103年平均每纳税单位薪资所得
旧台中市68.9万 旧高雄市68.8万 哪来乐胜?
如果再加计执行业务所得,两市平手,都是70.5万
2010年的家庭收支调查可看县市合并前和合并后的资料
同样依资料C的方式计算
合并后:高雄市 46,900 > 台中市 41,000 > 台南市 38,200
合并前:旧高雄市51,600 > 旧台中市46,600 > 旧台南市39,900
县区 :旧高雄县40,500 > 旧台南县36,800 > 旧台中县36,200
*当年高雄旧市区排全台第五*
前四名:台北市66,300 > 新竹市56,500 > 澎湖县53,600 > 新竹县53,100
当然县区的样本数不太够…
2015年,全台平均薪资(年薪资除以12)约49K,大家有超过吗?
平均值大约是中年后期的薪资水准,大约落在全年龄的第65~75百分位数
同一年,台北市市民的平均薪资超过70K,住在台北市的乡民有达到这数字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