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BRT这样可能是最好的情况了((远望

楼主: jamupme (james)   2015-03-23 20:32:35
※ 引述《m0712 (妞照泡舞照跳)》之铭言:
: http://ppt.cc/7uZO
: 这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了(?)
我觉得要彻底有感的方式 就是把台湾大道改成台北交通要道 忠孝东西路的模式
快慢车道分隔岛取消 brt车道取消 全线路边禁止停车 
这样原本brt车道+分隔岛+路边停车空间=全线增加6线道 车流速度将会非常有感
公共汽车将行驶在最外围
原本公共汽车开在慢车道的问题就是慢车道才两个车宽 遇到路边停车只剩一个车宽
公共汽车平常一定靠左开 要靠站又会马上右切 常常还看到公共汽车打横的停..整个堵住
一台公共汽车就像一个行动路障 卡者慢车道的车流
: 没有绝对优先号志的BRT很难达到民众心中的达标
: 虽然我并不觉得任何方式的改进也很难让台湾大道不塞车...
有趣了~反BRT的人说brt车道让交通更塞 因为占用一个车道
现在车道依然占用 慢车道公共汽车再回复 那会?
原本开车的说BRT让他不敢切慢车道 那现在公共汽车道行驶的将是更多辆的公共汽车
那切车道的难易度会?
请告诉我 新方案到底比原本的BRT好在哪??
: 在没有BRT前的中港路也是塞到爆
: 与其平行的 西屯路 青海路 市政路 也是塞
: 也难怪往龙井大甲梧栖的民众会怨声载道
: 我是机车族 对于有驶于台湾大道的慢车道可以减少死亡公共汽车我感到很开心
: 但如果是开车族
: 面对在前一个路口就必须提早换到慢车道转弯的开车族...
: 想到就很崩溃
: 之前只是要等一台BRT 现在要等一堆公共汽车
: 如果以目前在台湾大道上有路线的公共汽车
: 据我所知有86 83 73 150 75 蓝10 57 88 巨业...等
: 全部塞进专用公共汽车道....
: 感觉好像有点可怕
: 而且在站体方面尖峰时期的大站会有民众无法入站的问题
: 那是不是BRT也要比照一般公共汽车用上车靠卡的方式
: 的确BRT真的是一台比较长公共汽车
: 当初胡市长把它用成类捷运的方式给予民众太多的想像空间
: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造他妈一条超长高架像环中路那样
: 直接从火车站直达梧栖
: 上下都可以开 开爽爽
: 但是天方夜谭
: 光是那座超短的光明陆桥就是一个笑话了
: 完全没有疏散交通的功能....
: 只希望台中可以更好
: 少点口水跟伪台中人....
: 林市长希望我有一天可以看到台湾大道没这么塞((远望~
市长一方面说已经花的钱不要浪费 又一直打着几成民调反BRT的论调说BRT不能留
但..我相信民众是说现在这种半成体的BRT没用
如果落实站外收费 优先号志 班次增加 动线改善 BRT就会大幅改善了啊
难道一般公共汽车会有上述的优点吗?
最后不免俗的再来一段
如果前朝好好做 现在不就不会这样了吗?(都是they的错 我尽力了 做不好不能怪我)
我真的很想问 市政研究10年 应该也有想过一些点子吧?
如今都当选了 为什么不做呢?
我的感想是 选票考量
BRT不能继续 因为BRT的问题在 不是完全体 如果让他照计画走完 根本就是戴了胡的
绿帽 帮胡养大他的儿子 我的功劳何在?
BRT也不能废 因为台中不少理性的人反对拆 因为觉得浪费钱
两边讨好的状况下 学台北弄个专用道(但专用道外仍有公共汽车..)撑著 号称会改善
如果当初做BRT前说 台湾大道的解药就是"公共汽车专用道"+慢车道还是有公共汽车
我看胡9年就下台了 也不会有13年遗毒(?) 皆大欢喜
无论如何 政策方向已定 也只能接受了
作者: ganninian (喔喔)   2015-03-23 20:34:00
先帮补血 龙迷会来嘘
作者: skizard ( )   2015-03-23 20:35:00
反正现在颜色不对都不适合说话拉 半年后见真章
作者: orangetv (勇敢的黑鲔鱼)   2015-03-23 20:36:00
我只是想嘘一楼,其实这篇蛮有内容的,可惜你眼里只有颜色
作者: clootie0429 (慢慢等)   2015-03-23 20:38:00
现在路边部都红线吗?还不是一堆汽车照停
作者: railway21   2015-03-23 20:38:00
推这篇
作者: Adven (电风扇)   2015-03-23 20:46:00
+龙选前说想做LRT啊 但是可行度、盖不盖还在未定之天
作者: gino6178 (gino6178)   2015-03-23 20:46:00
同意+1 不过颜色不对你会被嘘
作者: otolith (咪姆)   2015-03-23 20:50:00
新手只在乎一时有感,天长地久太远啦~
作者: starsses (千)   2015-03-23 20:52:00
嘘一楼,什么事就要搞到颜色
作者: hahaluck (小呆狼)   2015-03-23 20:56:00
写的有内容 可惜很多立场颜色先入为主的 听不进去
作者: jackyher (jackyher)   2015-03-23 21:01:00
现在拆帐算老胡的,以后拆帐算小林的。最后还是要拆。
作者: agene (完成自行车环岛~~~)   2015-03-23 21:05:00
其实BRT对于我们住梧栖的相对方便很多,我们只要骑机车到静宜大学,后面到市区只需要转乘!而且一家大小很方便我妈还要我投书给林佳龙,现在看来可能不用了!
作者: pigss00 (长毛猪)   2015-03-23 21:09:00
虽然拆掉分隔岛可能是个方法,但是东海桥那边就没分隔岛会常常看到一些车一切就是三四个车道,老实说也蛮危险的
作者: kgii (好尴尬啊...)   2015-03-23 21:12:00
很多人说台北公共汽车专用道就不会塞 但他们都忘了一件事 台北是盖在路中间 但台中是在快慢车道中间 因此台北公共汽车并不会影响车辆行进 但台中我看以后会很多车塞在专用道左右两侧等著切换快慢车道
作者: skizard ( )   2015-03-23 21:23:00
楼上 林市长一定有做过评估的 放更多公共汽车到专用道就不会影响一般车辆切到快/慢车道了 这叫逻辑 懂吗agene 本来旧的BRT是要延伸到梧栖阿 反正之后海线公共汽车会恢复 专用道有林市长打包票 不会塞拉
作者: agene (完成自行车环岛~~~)   2015-03-23 21:31:00
skizard很欣赏你的回复!以前我常常目送巨业公共汽车,然后在等一个小时!没办法,我们只能相信林市长三年!话说我家后面的BRT停车场,看来只能变成古蹟了!
作者: skizard ( )   2015-03-23 21:35:00
我早上刚好跟外县市交通局同学谈到以前一小时一班的巨业还跟对方说 最古早之前 曾经因错过加满载等过两小时巨业
作者: seou (~课长~)   2015-03-23 21:36:00
网络口水战无意义 等8月之后再看看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5-03-23 21:43:00
光优先号志就很难落实了 那个行控是真的没救了吗?就算没brt 台中那么大 要弄好路网也要一个行控吧?在想brt有什么机器能再利用的?不然钱都丢下去了现在的行控都靠警察站路口....说好的电子化时代呢。orz
作者: cloudstr (ハートレス)   2015-03-23 22:01:00
什么时候才可以把震怒的秃头送进监狱
作者: CUTTLEH (小黑琵)   2015-03-23 22:11:00
认同+1不觉得这样改有好在哪里??
作者: pigss00 (长毛猪)   2015-03-23 22:20:00
问题是钱花下去了,那行控中心跟大楼管理室好不到哪去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5-03-23 22:58:00
查新闻说 开专用道的公共汽车外观都会改成蓝色?忠孝那样距离比较好 中港在路中间等车 感觉挺可怕的
作者: ganninian (喔喔)   2015-03-23 23:01:00
嘘三楼 那些三不五时扯胡粉 9.2的 怎么没见你说话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5-03-23 23:05:00
栏杆到底要整个拆 还是像中客总站那样留通道比较好?
作者: a5648183 (KL YEH)   2015-03-23 23:58:00
忠孝东西路哪来的公共汽车专用道?信义敦化南京才有吧
作者: noobismeok (冰火)   2015-03-24 00:57:00
一楼逻辑怪怪的,人家说A事却拿B事扯
作者: blackdevil (过了︿︿)   2015-03-24 01:44:00
放更多公共汽车到专用道就不会影响一般车辆切换快慢车道?
作者: g84h21e4 (没有绰号)   2015-03-24 01:50:00
中肯
作者: iwcuforever (大路寻骑)   2015-03-24 02:02:00
台中这个架构永远变不了完全体,有点研究的都知道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5-03-24 04:08:00
推 中肯
作者: med5566 (很有美德的5566)   2015-03-24 09:28:00
这篇看法正确,别让龙迷不开心。这样四年后大家就会忘了山手线有没有盖
作者: Clarkliu (noname)   2015-03-24 12:18:00
山手线不会盖的 ......
作者: FinnF (Finn FUCKSON)   2015-03-24 12:18:00
我也支持你第一段的解法,不过一定很多人反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