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太平洋高压东退慢,抢先观察热带气旋生成。
最新模式预报来看,又有了一些更动,
由于太平洋高压分裂单体持续占据了中南半岛,比预期消退慢,
因此跨赤道西风气流北上后,遇上太平洋高压偏东风,
现在变成了抢先观察热带气旋是否生成。
目前,
北印度洋赤道附近的跨赤道西风气流吹到孟加拉湾东南部,形成一个气旋扰动;
另外,
菲律宾东南方由澳大利亚/西南太平洋的跨赤道西风气流,已形成热带扰动95W。
模式对这两个热带气旋扰动的发展看法分歧,
这是由于未来一周的西风带大波动形势,
1. 首先是明起东北亚高空冷涡旋延伸西风大槽转直,
锋面通过台湾与主要凉空气到达台湾北部。
2. 东北亚高空冷涡旋的波动来自北极涡旋的延伸槽,
而且,北极涡旋延伸槽不只从亚洲远东,也从欧洲东部往中亚,
导致高空副热带西风喷流的大波动,其中东移的西风槽从南亚加深,
极地大气高层系统变动,连带大气中低层的西风带也出现变动,
大气中低层也有对应的西风槽、西风南支槽东移,
只是,春季高空系统变动快速,加上中低层的增温明显,
因此大气中低层以短波槽出现,不像大气高层的长波槽。
由上,明起的东亚西风大槽由大气中层的东北亚高空冷涡旋延伸,
势力虽强,但也拉不到95W,因此95W未来有一段持续发展的空间,
模式都认为路径上趋向菲律宾中部群岛,
但分歧一周后期的路径:是否进入南海?
美军模式认为,后期从南亚东移的西风槽因东亚环境再加深,
令太平洋高压主体让位给95W沿菲律宾北上。
而欧洲模式则认为,95W进入南海机率高。
因此,目前先观察95W发展状况,再来看路径了。
只是,因为95W的关系,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变量更多了,
95W的东北风环流容易把东亚凉空气,以及东亚沿海"凉海水"带入南海,
因为,南海目前高海温区集中东南侧,
而且春末时节的表层高海温仍然禁不起热带气旋翻涌,
因此,
若95W进入南海,更可能因为停留南海时间过长,令海温更低,
如此近海面大气层会出现浅薄高压区,更不利南海西南季风爆发了。
较有利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大气形势为,
95W北上到东亚沿海,转为中纬度温带低压系统,
如此一来,较有利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太平洋高压无法西伸)
但目前看来,95W北上进入东亚沿海的机率不高,
反而是日本南方海面东移,太平洋高压西伸填补机率较高。
因此,
目前结论短时间内看不到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影子,
除非,就看95W路径了。
相较于95W,孟加拉湾的气旋扰动受南雅西风槽影响似乎较大,
模式预报看法分歧:
A.
美军模式认为气旋扰动受南亚西风槽北上,受垂直风切影响减弱,
但留下的一丝气旋余烬尽力促使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
因此,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延后一周从南部开始往北展开。
如此看来,5月下旬渴望全面爆发。
(南海西南季风:那何时轮到我?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问你旁边的太平洋高压
南海西南季风:你帮我跟他说,请他东退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我尽量 )
B.
不同于美军模式,欧洲模式认为气旋扰动受西风槽北上牵引小,
因此,留在孟加拉湾慢慢发展成热带气旋,
整个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都要等这颗气旋扰动/热带气旋玩够,
由于印度半岛热低压浅薄,高空又没有副高导引,
孟加拉湾的气旋扰动若没有北上,慢慢逛大街的话,
会先面临海温降低,好加在南亚不受东亚大槽影响,北方没有凉空气,
再加上南印度洋跨赤道气流源源不绝北上,带起厚暖水较有实力让气旋消耗,
因此孟加拉湾恢复高海温的实力比南海强。
只是,
若照此欧洲模式,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可能要5月最末周了。
那么,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就更要等等了。
不过就算南海西南季风大迟到,目前模式看来,
受中纬度系统影响,南海大气地面层已转偏南风,带上热湿的赤道气团北上东亚,
东亚的中纬度低压系统活跃不断降雨,台湾山区午后热雷雨机率也高,
届时可以再观察新的梅雨锋面。
总结:台风/热带气旋的出现都为大气环境带来变量,对水情是好是坏很难说,
但要调节暖化,恢复大气平衡的最快方法就是透过台风了。
至于台湾天气,由于锋面明起南下,东亚西风大槽转直,
锋面南下台湾与凉空气抵达台湾北部,
而,今晚甚至下午起锋前不稳定,就有机会午后热雷雨了,
明起锋面缓慢通过,全台不稳定,周二锋面移动台湾东南方,东部甚至东南部仍有雨,
由于锋面缓慢的特性,加上冷暖气团相会,已经有梅雨锋面的特性,
尤其周二以后停在台湾东南方,
因此明起南下锋面可视为今年的第一道正统梅雨锋面无误,
不过这道梅雨锋面寿命并不长,一周后期受95W影响结构逐渐消散,
因此,后期就是观察95W的发展是否影响台湾天气了。
(以上供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