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最强永夜效应开始

楼主: daron (一)   2019-11-23 17:19:40
天气小观:最强永夜效应开始
2019年11月23日, 太阳直射点正式向南突破南纬20度,
每年的 1123 到 123 ( 当年11月23日 到 翌年1月23日 )
约略这段期间,就是永夜效应最强开始了。
一度=60分, 一分=60秒
南北回归线约落于23度26分 (也就是23.5度左右)
太阳直射点来到 南纬20度以南,就表示 北极至少有20度的范围进入永夜。
从北极点起算90度,北极圈位于北纬66度33分
而如今,北纬70度以北都落入永夜,换句或说,最强永夜开始了。
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率并非均匀变化,
每年春分/秋分前后是变化率最大的时节,
每年夏至/冬至前后是变化率最小的时节。(出现最强 永昼效应 和 永夜效应)
最强永夜效应开始,文学之秋也将结束了,科技的季节-冬季就要开始了。
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秋天掰囉
最后再谈谈 秋台共伴 最容易和 季风辐合 混淆
秋台共伴的条件是很严苛的,
高空场需要的是西风槽和太平洋高压,同时也要求位置,
地面场需要的是地面冷高压和台风,同时也要求位置。
季风辐合是四季都有的,夏天有西南季风辐合,冬天有东北季风辐合,
尽管如此,
从地面场的季风辐合来看,秋天是最精彩的,其中最主要因素就是上演秋台共伴。
但大气环境改变后,
北方西风带南移,地面场变高压控制,高空场西风槽变成西风气流,
南方台风的水汽北上后立即被强劲的高空西风气流往东吹长一条,
虽然看起来很像是共伴雨带,但这不是秋台共伴的降雨带。
秋台共伴的云雨带是一种冷暖对峙的滞留降水,有滞留锋特性,
因为结合了 南台风 东太平洋高压 北西风槽 三者对立。
不过,就算不是秋台共伴的云雨带,也完全不能轻忽。
因为随着南方台风的水汽北上,高空西风气流把水汽往东带,
如果找到辐散的出口喷流,地面就会有明显的气旋辐合,出现强降雨。
凤凰台风前两天在日本南方的强降雨就是如此。
由于太平洋高压从凤凰台风南边西伸,
把凤凰台风外围环流的水汽也一并往东北带,
由于大量水汽进入西风带,潜热释放造成西风带波动,
最后在日本东南方出现辐散喷泄,
因此,辐合处的日本南方海域就出现明显降雨云带,
而,
这种强雨带其实就隐约可以看出冬季最强降雨了。
秋季最多的是气旋雨(季风辐合)带出的秋台共伴;
冬季最多的是地形雨 => 照理说应该没什么强降雨机制,
但对住在东北部的人,可能没什么说服力。
因为翻开历史,当地冬季异常降水事件还真不少。
冬季的地形雨如果只是单纯地形雨,那真的就会很少强降雨。
然而,
冬季西风带南移,就算南方没台风带来太平洋水汽,也有西风南支槽带来印度洋水汽
因此,不管什么系统,
高空环境一旦潮湿,地面触发降雨就容易多了,
因为,地面上升的水汽到高空,多出来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之后,形成云带。
于是又是一条常常得西风云带,
这条西风云带之所以没有明显降雨是因为被上升气流托著,
但偏偏遇上了
东北季风的海汽耦合+地形爬升,于是 水+水 很多水,
小水滴吸水长胖终于托不住,开始落雨,
由于东北季风的强烈(冷)又强劲(飙),又经过海洋,
海汽耦合冬季最为强烈,
因此,这种降雨就显得特别持久,若是高空再来个喷流出口,往往演变成冬季异常降水。
只是,
东北部的民众可能不觉得异常了,尤其东北角/苏花,出现的频率还很高。
因此,
台湾四季的最强降雨(春梅雨,夏台风西南气流,秋台共伴,冬地形耦合雨)各有特色,
都不能轻忽。
春的异常降雨下到像古今,
夏的异常降雨下到像生死,
秋的异常降雨下到像鬼神,
冬的异常降雨下到像永恒。
当然,大气不是只看雨,冬夏大气系统争夺的也不是雨,而是温度。
最新模式预报,冬季系统主导取得东亚的强势地位,
连台湾都不排除12月初有"接近冷气团"或"冷气团"的冷空气南下。
由于最强永夜开始了,当然先从北极气团看起。
北极海冰的第二阶段战略仍严重受挫,
主要是11月10日起,北大西洋暖流攻入巴伦支海,
再加上原先北极气团进攻的哈德逊湾成效不彰,原因不外乎纬度太偏南,支援不够。
最终,北极海冰只有在楚科奇海有一些进展,
因此,导致目前北极海冰面积情况转差。
北极气团第一阶段战略成功,北极海冰累积快速上升
北极气团第二阶段攻势受挫,北极海冰累积速度变慢,情况转差。
未来,北极气团调整第三阶段攻势:攻守一体
由于北极涡旋强度今起已经开始爆发,
100百帕高度场达到15300米的强烈涡旋,一周尾声增强到15000米"差不多"超级涡旋等级
一个星期,一口气连跳三级,实在是不常见。
于是北极气团得到来自北极涡旋的帮助后,成立了 零下30度 剽悍军团。
第一锁定新海域:鄂霍次克海,首战就是零下30度正规军侵袭。 => 鄂霍次克海冰可期。
第二回防旧滩头:巴伦支海,剽悍军团正规军再度从斯瓦巴岛南下巴伦支海,
另一分支军从格陵兰海南下包抄北大西洋暖流。
尽管现在看来,北极气团这两战略目标的确努力进行,
但其实都不容易做好成绩,
首先鄂霍次克海是新海域,南方有黑潮经过,因此暖气团势力不知有多强,
其次北大西洋暖流更不是省油的灯,集中冻力对抗 和 分裂冻力 何者成效较好?
显然北极气团采用后者的包围战略。
最后,也是比较麻烦的是,
北极气团这两项战略目标可能也会拖累高空北极涡旋给予的支援,
不排除暖气团从另一端波弗特海北上。
当然,若鄂霍次克海明显结冰,而巴伦支海的海冰也有进展,
那么 北极气团就有更多余力,规划第4阶段战略。
再来就是东亚大槽活跃了,模式显示未来一周两道西风大槽转直,
而且第二道接在第一道后面,这就要留意冷空气了。
虽然今天太平洋高压略为伸到台湾,
但明晚起东北季风就增强了,第一波冷空气南下,
预报850帕9度线到达北台湾,北台湾降温到17~18
接着48小时内,第二波冷空气接着南下,温度会再降一些。
因此,星期二起就是天气转冷了。
而且,两波都是"北北东风"的东北季风,又冷又湿,北部/东北部苦主。
中南部还是日夜温差了。
一波冷空气接着一波冷空气,温度不易回升,
看来,下次天气小观,就是 入冬 了。
(以上供参囉)
作者: railwaytaiwa (铁道员)   2019-11-23 18:43:00
冬天到了!
作者: jackwula9211 (Carbon.)   2019-11-24 00:32:00
海冰加油啊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9-11-24 16:03:00
有可能全台都湿冷吗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9-11-25 15:02:00
12月初那波会持续三天的样子,不知板上先进能否推测是否湿冷跟低温呢
作者: edwinfan1974 (中坡跑步)   2019-11-26 10: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