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暖流反击
目前模式预报修正了首波东亚寒潮爆发,
做了两项修正,
1. 原先周四的东亚首波寒潮爆发调弱。
2. 周日再预报一波略强些的寒潮爆发。
原因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暖流反击可知。
看来,北极气团第二阶段战略目前看来在暖气团强势反击下,阻碍多了。
首先,
北太平洋暖流在亚洲远东北侧(东西伯利亚海)出现阻塞高压,
并入境北极区,由于北太平洋阻塞高压的出现,
原先位于西伯利亚的冷冻气团一部分回流北极,
减少支援南下令东亚寒潮爆发的冷气团,因此,首波寒潮爆发变得不明显,
再加上西伯利亚西风带转平直,寒流主要往东北亚-日韩一带居多。
最后结论:
周四的东亚首波寒潮爆发不明显。
然而,
北太平洋暖流也大举向反击北极,
挪威暖流目前重新进入巴伦支海,与北极气团第一阶段战略所持有的流冰相交。
"海洋流"战况激烈,洋流是风带来的,"大气流"当然就战况更激烈了。
模式预报,后期北大西洋暖脊强势挺进北极,让北极涡旋偏向北亚,
同时北大西洋暖脊从巴伦支海与中亚脊结合,
后期再带出一波"真正像样的"首波东亚寒潮爆发,寒流侵袭至长江流域中下游。
由于首波寒潮爆发还不够深厚,加上西风槽移动速度快,
因此,冷气团往华南地区后,受南岭等地形阻挡。
特别的是台湾,
因为冷空气是从东亚沿海而下,没有地形阻碍,
然而到底现在还是秋季,菲律宾吕宋岛届时可能有热低或台风往西移。
南北气流的气团往台湾而来,倒底会冷会暖则要再观察。
因此,周日的"真正像样"首波东亚寒潮爆发,台湾大气情况很有趣。
但其实这几天的辐射冷却,已经有秋末甚至初冬的体感,
辐射冷却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干 + 晴
干就是 大气湿度低 , 晴就是 天空云量少
要明显辐射冷却,两者条件缺一不可,
这也是为何春夏的多湿季节,辐射冷却效应弱。
前两天台湾西半部的辐射冷却,
干 当然就是 高空西北气流, => 高空干燥,比热小,散热快。
晴 当然就是 地面冷高压 。 => 抑制对流,风速小,天气晴。
不过,菲律宾东方近海的91W,正往吕宋岛移动,
加强东北季风的风速,同时东北部地形雨出现,
但由于周四地面冷高压南下东亚,与91W辐合的辐合降雨不落在台湾,
但模式显示,下周在91W进入南海后,
91W发展右侧东南风与太平洋高压东南风,开始将水汽往台湾推,
同时东亚寒潮爆发的另一波冷高压的东北季风开始和91W辐合,
因此,届时台湾大环境开始转湿了。
(简单说说,以上供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