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太平洋高压往西推,低层喷流宜兰留意

楼主: daron (一)   2019-09-26 23:34:40
天气小观:太平洋高压往西推,出现"低层喷流"了,宜兰留意强降雨
模式预报,太平洋高压往西推,因此东亚沿海出现低层喷流,
低层喷流的上游区存在着气流的辐散,下游则对应气流的辐合,
因此,台湾东半部,尤其东北部要留意这种偏东风和东北风的辐合降雨。
尽管只是普通的辐合降雨秀,但首先要提的是下周就是10月,
10月份是秋季降雨高峰期,而秋季的强降雨是最难以捉摸的,
当然是因为共伴效应是强降雨事件中最很奇特的,
春季多锋面雨,春季最强降雨:梅雨锋面,加入西南气流降雨更剧烈
夏季多对流雨,夏季最强降雨:西南气流,加入台风系统降雨更剧烈
秋季多气旋雨,秋季最强降雨:秋台共伴 = 台风 + 东北季风 + 锋面
冬季多地形雨,冬季最强降雨:东北季风,加入锋面系统降雨更剧烈
由以上可知,
秋台共伴本身就是强降雨事件中最复杂的由各剧烈天气系统所组成,
台风、冷高压(东北季风)、锋面都加入了,
就只差秋台共伴不允许"西南气流"加入而已。(东北季风:我说不准!)
秋台共伴效应之所以令人畏惧是因为,
1. 加强了东北季风,仿照冬季的强降雨=>东北季风+地形
当秋台在台湾东南方海面时,迎风面的地形雨就出现强降雨。
2. 加强了锋面,仿照春季的强降雨=>滞留锋
当秋台在台湾西南方海面时,暖空气与冷空气交会形成锋面,
北方由于秋季关系,冷空气源源不绝,
南方由于秋台关系,暖空气源源不绝,
最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变成滞留锋。
3. 秋台增强,
在许多共伴事件中,由于高空环境的加持,
秋台往往都会有一段先增强的过程,
这个增强的过程除了自身降水增强外,还给予上面1、2事件的正向加持。
话虽如此,但看似惊人的秋台共伴,其实本身就是矛盾的形势,
冷暖属性的气团本身就不搭,
再加上往往缺一条件不到位而降水强度大大缓和,
因此,发生率比其他"强降水事件"来的少。
事实上,
谈到强降水,就不得不提"低层喷流",两者有八成以上的正相关,
而不论南北半球,"低层喷流"的形成都是夏季多于冬季,
因此,夏季强降水事件多于冬季。
低层喷流在古今中外的气象领域中,早已投入大量研究并有丰硕的成果,
根据研究,低层喷流的风速因为高度、范围、风速和垂直风切都有差异,
因此尚未明确可定义,
但一般,低层喷流的最强风速轴可分为:
1.大气中低层:850~600百帕
2.大气地面层(850百帕以下)
此外,
比较常见的有Bonner(1968)和Stull(1988)对"低层喷流"的观测标准为:
1.最大风速层的风速必须超过12m/s(23~24kts)。
2.具有明显的垂直风切变。(定义条件:略)
结论,
常见的低层喷流定义:600百帕以下大气某一层等压面上风速达到12m/s以上
也由于低层喷流具有明显的垂直风切变,
因此可为极端降水过程提供有利的背景场及充足的水汽。
低层喷流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连南极洲都可以出现,
但是主要以"大地形东侧"和"具有海陆对比的区域"为主,
以北美大陆的洛矶山脉东侧的大平原地区,
以南美大陆的安地斯山脉以东,
以亚洲大陆的青藏高原以东,
以非洲大陆东部...等都有广泛出现。
(台湾:我在大地形东侧?我在海陆对比? ^^||| )
研究指出,低层喷流的五大类形成机制
1. 惯性震荡
大气边界层,也就是大气层与地表相接邻的这一层"大气地面层",
这一层同时受到地表地形与太阳辐射影响很大,
边界层有明显的湍流活动,且湍流活动与边界层厚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日落以后,垂直湍流混和过程减弱,地表形成浅薄的逆温层,
逆温层以上的风场不再和地表耦合(不再受地表摩擦力作用),
因此,原本因为摩擦力小于地转风的风场(次地转风),
开始向"地转风"平衡的趋势,
在科氏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变成了"惯性震荡",
惯性震荡导致了"次地转风(<地转风)" 变成了 "超地转风(>地转风)" ,
(想像 圣婴 -> 正常 -> 反圣婴 的震荡)
因此惯性震荡也是导致低层喷流的出现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意味着:低层喷流与日夜变化有关(清晨最大)有关。
港都夜雨落抹离
2. 地形的热力及动力强迫作用
昼夜辐射导致山脉与山谷空气的日变化,
引起的上山与下山气流也是诱发低层喷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午后的辐射加热作用显著,
由山脉往山谷形成负温度梯度,山谷变成高气压,山脉变成低气压,
太阳位于西边,因此山脉东侧的山谷诱发出强劲的上山气流:谷风。
低压
_
山脉 /\
\
\
谷风上山
高压
山谷
谷风往山上吹,
在柯氏力和惯性震荡作用下开始出现由南往北的分量,然后在数小时的夜间后变为南风,
刚好加强原有的西南风,导致低层喷流的形成。
夜间情况刚好相反,
下山气流的"山风"开始出现由北往南的分量,在数小时的白天变为北风,
北风削弱了西南季风,导致低层喷流的消散。
在 美国洛矶山脉东侧的大平原和青藏高原东侧有时出现的低层喷流即为此类
而,
海陆之间热力差异的作用也和山脉-平原间热力对比机制相似。
例如,秋季南海北部容易出现的的低层喷流,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让东亚陆地迅速,形成高压区,负涡度增加,
相对南海正涡度,使南海北部出现东风的低层喷流。
(以下比较好理解,所以快速说明)
3. 高层喷流 与 低层喷流 的耦合
由于高层喷流的辐合、辐散特征,低层喷流就容易在 高层喷流的 右侧出口区强烈发展。
最明显就是锋前出现的低层喷流。
4. 大气天气系统的强迫
太平洋高压往西伸,对上东亚的低压系统,
因此高、低压系统的之间的过渡带有很大的气压梯度,形成了低空喷流。
这种大气天气系统的高度通常比较高,因此低层喷流形成的高度也比较高。
5. 非绝热大气系统正回馈
亚洲西南季风爆发后,水汽向东亚输送,
降水释放潜热后诱发新的大气环流,重新加强了低层喷流,
加强后的低层喷流又促进水汽的输送,
如此正回馈的循环。
最显著的例子当然就是东亚梅雨锋面的低层喷流。
再回到模式预报,
尽管夏季"低层喷流"形成多于冬季,
但四不管是春季梅雨,夏季西南气流,秋季共伴,冬季东北季风所出现的极端降水,
都不可忽略的伴随"低层喷流"的形成。
这次单纯太平洋高压往西伸,与东亚槽的推挤,
=> 因大气天气系统的强迫,在东亚沿海出现的"低层喷流"
虽然这种机制在四季都可出现,但形势和变化有很大不同,
春季,
太平洋高压纬度偏低,西北侧和西风槽推挤形成的锋面
容易有 高层喷流 与 低层喷流 的耦合 ,
锋前形成"西南风急流"的低层喷流。
夏季
太平洋高压纬度偏高,西南侧和季风槽的推挤
=> 形成季风低压/台风
秋季
太平洋高压和东亚西风槽的推挤,形成"低空喷流"
=> 大气天气系统的强迫 形成"低层喷流"
=> 偏东风 和 东北风 的辐合 (地面大气秀)
冬季
副热带高压纬度最低,也最弱,想推挤形成"低层喷流"的机会最少,
但若北侧/西北侧和西风南支槽的推挤,也会形成低层喷流,
此时的锋面有时伴随少见的冬雷。
但地面的强降水发生处仍以东北季风本身降水的地形因素为主。
也由于秋季是四季最强的地面辐合秀,配合"低层喷流",
因此东北部降水就很明显。
目前宜兰已经出现剧烈降雨了,
模式显示,低层喷流今晚到明天白天最明显,
"低层喷流"尾端的东北风和偏东风辐合就刚好对中宜兰,
再搭配合宜兰地形在宜兰的南部发展强降雨云,
当地要留意小尺度的大豪雨,甚至超大豪雨了。
北部山区虽然没被对中(没有东北季风打进来),
但也要留意可能有局部较大雨势就是了。
(以上供参囉)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9-09-27 06:15:00
GFS米塔饼的强度一反常态地弱 估得比白鹿还弱
作者: OhmoriHarumi (黑魔导)   2019-09-27 11:29:00
如果愈来愈西修台湾就不是强运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