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起一连三天受到华南滞留锋面影响的天气即将结束,接下来数天太平洋高压逐渐增
强,同时该关注的焦点就要放在中南半岛到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的发展状况了。
南亚高压:
目前在中南半岛200hpa的高空中有些大大小小的高空反气旋在发展,但是这个胚胎还是
不太稳定,北边的西风喷流仍强大,依然时不时的南压抑制高空反气旋的发展。目前还
需要一些时间观察,看时序进入5月之后能否顺利稳定的存在。
西南季风:
未来夏季西南季风的发展模式预测开始有些重大突破,目前显示MJO出现在印度洋,南
半球有马斯克林高压吹进低纬的东南风辐合,北半球则有西北太平洋高压吹进低纬的偏
东风辐合,分别在苏门答腊岛西方的南北印度洋发展出一对热带扰动对。
其中北半球的热带扰动是观察的重点,模式预测,一周后期4月底位于孟加拉湾的太平
洋高压势力东退,使得北半球的扰动以偏北或偏西北的路径进入孟加拉湾。EC和GFS虽
然对于路径看法不同,但不约而同的认为扰动南侧将引进西南季风进入孟加拉湾。因此
目前预测在4月底5月初的时候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将有望爆发,夏季季风即将重返北
半球。
对于台湾而言,南海的西南季风的爆发通常要等到孟加拉湾爆发的两周后,其中最主要
的原因是要看太平洋高压的脸色是否东退引进西南季风。统计显示南海夏季季风肇始日
,也就是正统典型的梅雨锋面,通常要等到5月中旬后才会正式展开,在此之前,台湾
天气通常受到太平洋高压笼罩的伪夏季因素影响,晴朗炎热,偶有残存的东北风南下意
思意思降降温,未来模式预测的天气也是如此:
4/23~4/25:
由于目前的MJO在印度洋,因此整个南海到太平洋地区就形成MJO沉降干区,太平洋高压
偏强西伸,全台都是晴朗炎热的天气。
4/26~4/27:
北边开始有西风槽东移南下,逼退太平洋高压,槽后有微弱的东北风南下降温,北部地
区高温将下滑转凉,迎风面偏湿。但也由于冬季系统偏弱,因此这一波滞留锋面压不到
台湾上空,顶多有锋前不稳定带接近导致迎风面北部除外的地区偶有骤雨。
4/28~4/30:
东北风离开后,模式预估MJO将进入海洋大陆,如此一来太平洋高压的势力难以西伸,
高压脊线北侧持续有暖湿的西南风吹进台湾地区,全台仍是晴时多云偶有骤雨的天气。
5/1之后:
目前模式预测较大的天气转变预估出现在5月初之后,华北地区有一波较深的槽线东移
,配合MJO辐合区在海洋大陆导致太平洋高压较偏弱,梅雨季的第一道滞留锋面将南下
影响全台,目前预估水气偏多,全台都是容易下雨的天气。但是这波严格来看还不算
是典型的梅雨锋面,除了南亚高压还在发展之外,槽后有较偏强的冷空气南下。850hpa
温度场显示16度线抵北台,部分模式显示12度线甚至逼近台湾,配合水气较多湿度较
高的情形下,北部空旷地区有机会出现低于20度的低温,因此在条件不成熟之下正统
梅雨季还是要再等等囉。
长期模式监测:
CWB三月的监测报告指出整个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温仍然持续偏暖,值得留意的是
未来热带海洋的暖海水区域有略往东太平洋移动的趋势,海气耦合的状况和过往的圣婴
模式不太相似,未来中东太平洋区的海温仍是持续偏暖,澳洲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认为
异常弱圣婴现象将持续到今年夏季,这对于梅雨季后大气配置和台风季的发展,是否会
和去年类似,后续值得观察。
(以上说明仅供参考,请持续留意模式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