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天气小观:2018年终大气系统回顾

楼主: daron (一)   2018-12-31 07:46:49
天气小观:2018年终大气系统回顾
又到了一年的年终了,回顾今年的大气系统:
台风:今年的西太平洋共有29个台风形成,是近十年以来生成数量第二多的一年,
   仅次于2013年31个,其中更有高达6个成功达到五级台风强度的:
   玛丽亚(2018.7.6->C5,气象局平均风速每秒55公尺/瞬间每秒68公尺/美军140kt)
   燕子(2018.8.31->C5,气象局平均风速每秒55公尺/瞬间每秒68公尺/美军150kt)、
   山竹(2018.9.11->C5,气象局平均风速每秒60公尺/瞬间每秒75公尺/美军155kt)、
   潭美(2018.9.25->C5,气象局平均风速每秒53公尺/瞬间每秒65公尺/美军140kt)、
   康芮(2018.10.2->C5,气象局平均风速每秒55公尺/瞬间每秒65公尺/美军140kt)、
   玉兔(2018.10.24->C5,气象局平均风速每秒60公尺/瞬间每秒75公尺/美军155kt)
   今年可说是追风的收获年。今年台风多当然与今年季风槽活跃有关了。
副热带高压:今年起冬~春季因反圣婴现象,副高冬~春偏弱,春~夏偏强,夏以后又偏弱
      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春雨和梅雨,导致春天南部的旱季。
      今年终冬开始又因为圣婴现象,
      副高前冬时期(跨2019年前之冬)也偏强,冬雨增加。
      展望跨2019年后之后冬时期,副高还会强势一阵,
      一般认为后冬时期的降雨也不少。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后期增暖,副高在台湾南方,
      对应西侧南支槽的大环境不变,
      除南支槽的槽前水汽,
      再加上南海南部的新扰动97w和35w结合后的水汽北上,
      水汽移往台湾后,就容易出现一些降雨,由于后期副高偏强水汽偏北,
      因此降雨主要显现在北部、东北部、东部;这当然是因为东北季风的关系,
      东北季风海汽耦合带来的水汽,
      再加上北部海面东移的水汽一部分又被东北季风推回,
      东北部是超级苦主,北部也变苦主,东部好些,但也有点苦。
北极涡旋:今年1~2月的超级北极涡旋影响北美加拿大大半个月,
     中心一度增强到百帕高度场14700米(想像870百帕的超级气旋),
     台湾也连续四天寒流冷的罕见大气环境。
     进入夏季,北极涡旋未死,
     入秋后的坐镇北极,整个秋季大致处于正北极震荡,
     令北极海冰迅速增加,又适时地偏向加拿大哈德逊湾提早大结冰。
     整体来看今年秋季以前的北极涡旋可以说优秀的领导冷冻军团。
     不过晚秋~年终跨年前之冬的时期,北极涡旋做了一些蠢事,
     第一个就是偏向亚洲远东支援极地冷冻气团冲刺日本海。
     第二个就是囤积在亚洲远东太久,
     导致北大西洋以北的巴伦支海海冰状况惨烈不增加。
     模式预报,
     目前北极海冰正在弥补领导冷冻气团分布到巴伦支海北部和喀拉海,
     巴伦支海北部海冰正在增加中,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援非常强大,
     目前冷冻气团在这片海域频频吃萝卜,但必须要加速了,
     否则就要重演今年初的海冰还没稳固,就大幅度的负北极震荡,
     导致海冰面积创新低惨况。
东亚大槽:年初的连续四天寒流就是东亚大槽的杰作,
     稳固强健的发展搭配负北极震荡;            
     入秋后的东亚大槽复活,带来凉爽的10月,
     但晚秋~跨2019年前之冬的时期,
     受圣婴现象发展,东亚大槽转弱,台湾南北温差拉大,
     展望1月,副高持续偏强,东亚大槽就不是很妙了。
南亚高压:南亚高压除了提供南亚西南季风爆发后的高空辐散之外,
     对东亚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带出东亚梅雨锋面。
     不过今年南亚高压不知道在干嘛了,东亚梅雨季显然没有滞留锋降水的样子,
     到底还是靠南海西南季风北上降雨救了梅雨锋面。
     这当然就是南亚高压的东西摆荡不活跃,难以持续的稳定住东亚梅雨锋面。
     不过盛夏后的南亚高压就正常了,看今年西太平洋季风槽可以往日本南方延伸
     显然很满意南亚高压的配置。
     
以上四大主要系统和一个特别系统(台风),若以情况来总结今年,
1.台风:活跃的夏秋季表现也太活跃了。
2.副热带高压:活跃的暖季主要发展较好于晚春~夏,另外圣婴现象也活跃在"年末冬"。
3.北极涡旋:活跃的"年初冬"很活跃,但"年末冬"表现平平。
4.东亚大槽:年初冬很活跃,入秋也活跃,但晚秋~冬就黯淡了。
5.南亚高压:盛夏(7月中以后)活跃,晚春~夏不知道在干嘛。
备注:如果说要年度票选
[最佳创新] 玛利亚台风(2018.7.9) :是头野兽(报导)
[最佳奇景] 大陆冷气团(2018.12.7):天空之岛(南投)
[最佳剧情] 梅雨锋面(2018.6) :不是西南气流,是梅雨
[最佳动作] 太平洋高压(2018.7.25):北纬50度
[最佳摄影] 山竹台风 :七级暴风圈半径300公里
[最佳纪录] 东北亚冷涡(2018.1.28):连续四天寒流
[最佳配角] 热带性低气压35W :台北12.7度(2018.12.29)
[最佳主角] 山竹台风 :七级暴风圈半径300公里 的 风王
[最佳导演] 北美大槽(2018.11) :北美寒潮大爆发,哈德逊湾提早结冰
[最佳大气] 梅雨锋面(2018.6) :及时雨
[终身成就] 太平洋高压 :舍我其谁
(以上心得囉)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7-01-01 12:32:00
台湾夏凉 是被虐习惯了才会有这种误解错觉吗?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7-01-01 20:32:00
台湾夏凉 是被虐习惯了才会有这种误解错觉吗?
作者: lina7inverse (杉森‧费西佛)   2017-01-06 05:05:00
绝对不只是个推
作者: lina7inverse (杉森‧费西佛)   2017-01-05 21:05:00
绝对不只是个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