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aron (一)
2017-12-26 20:12:24灿蓝色的地球不是得自海洋,而是染自于天空
如果我们有幸坐上热气球飞往天外时,我们会看到,
远方的地平线开始弯曲,构成一道弧线,映衬著漆黑太空,
地平线上映衬出蓝色的光晕,这道光圈就是大气。
大气是地球上最宝贵的收藏,也是生命的起源,形成灿蓝色星球。
天网电离层
太阳每天外地球带来光和热,带来彩虹也同时带来致命的紫外线和X射线,
感谢天空的保护,这些的辐射并不会到达地表,
在地球表面上方80公里到数百公里,稀疏的空气分子尽责的警戒,负责拦截致命的X射线
,
过程中原子被轰击成离子,并加热到摄氏一千度,形成电离层。
在这大气中的主导力量是电,当带电粒子与电离层中的气体碰撞后,
捕捉来自太阳及宇宙的各种有害生命的γ射线、X光…等短波辐射。
蓝色的火焰向上喷发,从地上看不到这种上下颠倒的雷霆闪电,
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在这里灰飞烟灭,化为道道灿烂的流星。
奇妙臭氧层
从电离层溜出的紫外线,向下来到地球的第二层保护层臭氧层,
臭氧分子受到紫外线轰击而分裂,但又重新构组,
仿佛无限重生的力量,紫外线在这一层被完全吸收干净。
由臭氧层继续往下,温度降到异常寒冷,可达零下60~80度
这里已经接近地球最浓密的大气厚毯-对流层。
望向两极,已能看到寒冷下沉的大漩涡,正是南北极涡旋,随着季节强弱变化;
而此刻,在2017年12月26日的今天,这里的北极有全球最强的冷涡旋,北极涡旋。
超级北极涡旋准备现身
最新模式预报,北极涡旋挑战日本海后大失血,退回北极疗伤,
不可思议但不意外的是,在永夜的大本营中,北极涡旋从寒冰中大爆发
3天后北极涡旋疗伤复原,中心百帕高度场15100米(想像910百帕台风),
并持续爆发,一周过后模式已预报出现14900米的超级北极涡旋(想像890百帕超级台风)。
北极涡旋一回到北极连跳三级,只有在隆冬的永夜环境下,才有如此惊人发展。
整个北极海陷入大冰冻,不过北极海已全面结冰(不计挪威永不结冻海域),
北极熊早已很高兴。
西风脊连结副高回暖易偏热
在冬季的西风系统主宰下,西风气流会带来北方冷平流,从槽后脊前而来,
而脊后槽前的暖平流则会让回暖升温,若是连结西风脊连结副高,则回温更热,
这也是前两天台湾温度大幅度回升,
因为随着北极涡旋退回北极,东亚大槽减弱,南方副高悄悄往台湾接近,
不过,冬季的副高远不如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太平洋高压),
冬季的副高很不稳定,尤其未来一周又消退。
东亚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仍频繁
尽管少了北极涡旋加持,但模式显示中亚有暖脊发展,
虽不看好形成阻塞高压,但使东亚短波槽频频活动,
冷空气频频南下,让东亚温度降低了,不再局限于东北亚冷中心。
同时拜中亚暖脊,意图形成阻塞高压所赐,
西伯利亚发展出大范围地面冷高压,冷高压中心在西伯利亚,边缘已跨到台湾。
因此模式也显示未来一周后期的冷空气较强,
850帕3度线接近台湾,地面温度会降到14~15度。
而明天起,副高开始消退,再加上短波脊也不会结合副高,
因此未来一周台湾也受北方短波槽活动,冷空气虽然不算强但也频频南下,
冷的时候还是会接近15度,热的时候回温也不会太高。
12月的均温
回顾12月中上旬,偏冷的天数不少,
到了下旬西风脊与副高的结合出现大回暖的情况,
不过到了最后尾声,冷空气频频活动,温度还是有回拉的情况,
因此,整体来看,虽然12月没有寒流,但均温应该不至于偏高,
甚至有偏低的机会。
后冬时期
展望后冬时期,今年东亚与去年不同的是,
北极涡旋留下的战绩是另整片鄂霍次克海的西侧海域结冰,且结冰蔓延到接近一半,
换言之,鄂霍次克海将近一半都是陆地了,亚洲大陆向东延伸出新的平坦干冰陆地,
西伯利亚/蒙古不再那么稀罕地成为冷气团堆积所在地,
长期模式预报认为,后冬时期开始,亚洲远东又有强烈冷冻气团发展。
而最新的日本北海道沿岸已全面结冰,北极涡旋打下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反观往年以西伯利亚/蒙古为中心的
应该结冰的渤海还没结冰;只能说今年与去年大不同,
或许有机会出现罕见的日本海结冰也说不定了。
对台湾来说,这未必会有利寒流出现,但也不见得偏暖,后续观察了。
(以上供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