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骗你热,下周东亚寒潮爆发(除华南台湾

楼主: daron (一)   2017-11-07 23:17:40
天气小观:骗你热,模式预报下周东亚寒潮爆发(除华南台湾)
今天的天气转热,但却是夏季系统的回光返照,
也就是太平洋高压的最后微笑,
过了今天,太平洋高压开始往南撤退,
一周后期,已经出现短暂式崩溃的征兆。
原因很简单,今年的东亚大槽有点猛。
不禁令人怀疑,今年的冬季系统攻击是否很凶悍。
因为,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尾声,东亚第一波寒潮爆发
先讲重点:华南到台湾不在范围内,主要原因是南方高压势力的阻碍,
太平洋高压往南退后=>副高,
副高开始抑制热带洋面的对流发展,
同时也将温暖海面上的暖气团,拿来对抗北方凉空气的入侵。
虽然这种温暖洋面的暖气团,没有爆发降雨(=>没有南亚高压)势力不够强,
不足以抵抗北方西风系统带来的冷空气大军,
但对于地面东北季风要冷却海面,可以拖上一段时间。
何况,
冬季系统初发威,东亚首波寒潮爆发若要涵盖台湾,
需要很强~很强~很强的大气推动力。(几乎笃定要有阻塞高压帮忙)
尽管如同以往,东亚首波寒潮以东亚北部为主,
但时间点似乎都早于晚年,
今年入秋以来,东亚大槽一直默默在发展,
从亚洲远东往东亚陆地靠近,不断导引极地冷气团南侵:
10月中旬,
关东、大阪等地飙出30度高温时,北海道已开始天寒地冻,降到冰点还下雪,
尤其10月17日,北海道许多地区的初雪比平均早了20多天。
近日11月初,
东北沈阳也开始飘雪,显示东亚大槽的威力更近一步往东亚陆地靠近,
而未来一周,更猛烈的东亚大槽威力显现,最后带出第一波东亚寒潮爆发。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冬季系统竟然发动了三波攻击,一波更甚一波,
第1波冷高压1030百帕 -> 第2波冷高压1036百帕 -> 第3波冷高压1048百帕
尤其,
一周尾声的第3波强冷高压,让北京、沈阳地面温度达零下5度,直接冰冻。
北京的冰点一般是11月底~12月初,
即便2016年北京初雪较早,也是发生在11月20日之后,
这次模式竟然跑出显示2017年11月14日,
850帕零下12度通过北京、零下15度逼近北京,可以说冷冻气团非常凶悍。
在首尔,
情况没有比较好,首尔的初雪一般落在12月,有时会提早到11月底,
这次模式显示,第3波冷高压850帕零下9度线,约地面温度0度线通过首尔。
综合以上看来,东亚大槽威力开始显现东亚北部,再来的新挑战就是全面东亚,
但对于冬季系统来说,东亚南部 不像 东亚北部,要考虑南方系统阻碍很大,
尤其要把西风北气流一口气带到华南到台湾,难度可说非常高,
除了像是霸王寒流这种破格的大气推动力,
就看东亚大槽在今冬能做到什么程度了。
而未来一周,就算寒潮与台湾无关,但西风带大气系统的迅速变换,
让冬季的大气环境完全不像夏季般的单纯。
明天起第1波冷高压2天加强东北季风,休1天
第2波冷高压再吹2天东北季风,再休1天,第3波冷高压...
对台湾来说,这已经开始进入冬季大气环境了,
只是冷热是相对的,因为西风带就是有槽有脊,槽冷脊暖相对性波动,
若是要冷久一点,或是冷热相对的基准温度降低一些,
就要看之后东亚大槽的威力了。
反之,若希望暖久一点,甚至不要又冷又热的,
那就要看之后副热带高压是否突袭了。
如果希望"突然冷"又"突然热",那就等春天吧,因为秋天环境快结束了,
这种过渡季节比较多见。
至于南方扰动,因为冷高压一直南下,两者秉性差太多,无法共伴,
南方扰动基本上无害,唯一要留意扰动若往北,高空水汽往台湾输送,
低层东北季风情况下,东部雨稍多,尤其东南部。
但冷高压杀扰动是不客气的,扰动消散,提供水汽的机制也就没了。
(简单说说,以上供参囉)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7-11-07 23:37:00
一年四季短袖路过还是要有台风来台才行,不然明年全台整体水情不敢想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