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豪雨标准弹性化 中央救灾改由政委负责

楼主: tytony (混沌的大气)   2015-05-13 04:10:00
※ 引述《bugmaker (I have a dream)》之铭言:
: 不知道这个改变是已经确定了,还是只是风向球?
就我所知,这个议题几个月前就已经提出来
且气象局已经会过像是水利、交通、灾防中心等防灾第一线的单位
应该等交通部通过公告就会正式启用了
: 二、
: 时雨量的大雨标准,跟三小时雨量的豪雨标准。
: 我认为很值得商榷的是时雨量40mm的大雨标准。
: 对北高二市以外的地方来讲,雨水下水道的设计标准很多只有3-5年的重现期,
: 也就是时雨量40-50mm之间。
: 结果新订出来的标准,大雨特报就已经是你雨水下水道极限。
: 那对防灾救灾的帮助到底在哪里?
防灾单位多半没有针对现行大雨特报这么低的雨量有相关应变作为
就可能表示这个标准对目前的防灾能力来说已经太低
新分级主要是为了贴近现阶段防救灾的各个启动时机,并减少特报发布的频率
40mm/hr其实是一些政府防灾单位升级应变的第一个标准
就举水利署的淹水警戒来说
40mm/hr是乡镇区二级淹水警戒的低标,二级警戒本身是淹水"预警"值
定义是其辖内易淹水村里有70%机率三小时内开始积淹水
而上述区域的一级警戒值多在50mm/hr,表示辖内易淹水村里有70%机率已开始积淹水
也就是说当气象局未来以40mm/hr标准发布大雨特报时
就代表发布区域可能就有乡镇区会达到二级警戒
豪雨标准的100mm/3hr也同样是多数乡镇的的二级淹水警戒值
特报发布一旦发出,不单单只是媒体、网络发发讯息给民众知道而已
对应的政府机关都会收到传真通报,各机关内部又有自己的通报流程
这些行政流程都是会耗费人力成本,如果适度减少对防灾影响较小的特报数量
其实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