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avern (zzzzzzz)
2017-10-26 02:40:34如题,最近突然想到似乎跟汽车,或是说跟机械有关的词都是跟日语(或是说英语?)有关
,像是后照镜、引擎、方向盘等等,是因为刚好在那个时期那些东西才被台湾人接触到吗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26 05:45:00殖民文化效应.
作者:
Kerdison (阿拉蕾和小金鱼)
2017-10-26 17:17:00因为那时候是日本的殖民地啊
作者: mash4077 2017-10-27 10:57:00
应该是日文以片假名书写的外来语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27 16:46:00说是"日语",大半都不是.是"日汉字词",日本发音与台湾人不同以闽南语去读日汉词也是另一种表达.如飞行机,机关车,经济....等这层面里汉字取得有利地位,回到汉文化的语音里.韩国也是类似作法.
回s大,那也还是日语词汇啊,只不过是由汉源词派生的说不是日语也怪怪的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27 19:57:00古日语结构里有汉字借词,取了日语发音.说是日语也通.但台湾人说"飞行机"时,它已经是台语了.因为日本人也听不懂台湾话"飞行机".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7-10-28 02:00:00这种时候就算是是 台语的外来语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29 01:44:00有些名词一直保持被使用状态,与消费者密切互动有关.修车的人被店里师傅所教育,他又把这词带到他的人际里.但很多生活中的用具少被提及,被纯汉词替代如针车.マグネット( magunetto) 是电磁接触器的简称.中英文普及以来逐渐失传了.其他如ヒューズ(hyūzu)被"保险丝"取代.
作者:
yukiss (被缝108针的小球~~~)
2017-10-29 23:44:00像ミシン 很少听到了丶大都被裁缝车取代囉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30 01:23:00楼上内行.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05 01:46:00日本人对外来语相当热衷.这对国家现代化有极大帮助.跟韩国一样,以音译为主,简化字词,全民可以容易接受.譬如ミシン是machine前一字sewing(纫)省略了.台湾制衣业员工知道这词.但不是大众广知的.当中文广用后, 一般人只知道针车/缝纫机/缝衣机....发球权又回到中文这边来.说到机车这边.如电池,化油器,皮带,刹车皮,后照镜,前后轮...这些词,使用量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