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4-24 22:43:06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504240336.aspx
人权馆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 转型正义再向前迈进
2025/4/24 19:38(4/24 21:56 更新)
https://i.imgur.com/r9Bg2xP.png
国家人权博物馆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礼24日举行,这次更新以促转会报告为基
础,结合史料比对与专家学者审议修订,增设查询系统,串接“国家人权记忆库”,深化
历史教育与社会记忆。(文化部提供) 中央社记者赵静瑜传真 114年4月24日
(中央社记者赵静瑜台北24日电)国家人权博物馆今天举行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
典礼,由文化部长李远与受难者及其家属代表等共同为纪念碑揭牌。将更新后的名字碑石
安置于纪念碑上,象征对历史的尊重与转型正义。
在基隆深美国小童声合唱团、儿童弦乐团与政治受难者高一生孙子高崇文的长号乐声中,
人权馆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礼正式举行。
纪念碑从2015年设立至今10年,名录从原有8079位政治受难者,增加至1万2060位,代表
了台湾对于过去政治受难者档案的渐次开放与调查更加落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RND3VOqCI
https://i.imgur.com/0GOEMvN.png
国家人权博物馆24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举行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礼,文
化部长李远(前右)出席,并陪同白色恐怖受难者将名字嵌入纪念碑中。中央社记者郭日
晓摄 114年4月24日
今天现场高崇文以音乐穿越时空,悼念祖父与所有受难者。他致词表示,“71年前我父亲
没有等到他父亲回家,但何其庆幸,我的孩子不再需要面对相同的悲剧,今天我们得以自
由的生活,是无数前辈菁英负重前行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
白色恐怖受难者杨田郎致词表示,他只因16岁在戏院厕所发言对社会不满就被捕,历经新
竹警局、台北警总到绿岛等地关押长达7年,“说虽然痛苦,却也因难友们都像大哥般照
顾我,我没有文凭但学习很多。”杨田郎说,出狱后与难友成立互助会携手扶持,“感谢
政府将历史刻进纪念碑,让后人不再遗忘。”
国家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人权纪念碑”这次录名更新以促转会报告为基础,结合史
料比对与专家学者审议进行修订,并增设查询系统,串接“国家人权记忆库”,提供民众
查询人物、事件与文献等资讯,深化历史教育与社会记忆。
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表示,2015年纪念碑就已经完成,但现在
名单越来越多,史料越来越开放,经过2年完整调查之后,从8079名增加为1万2060名,设
计上也把原本碑体加宽,得以容纳更多姓名。洪世芳说,现在也留一些空白,会持续调查
研究后增补。
洪世芳说,第1区是死刑且执行,遭击毙之受难者,包含宣判死刑并遭枪决,或是在228事
件当时过世的受难者;第2区则是“失踪之受难者”;第3个区域则是“无期、有期徒刑及
身体、自由、财产或名誉受侵害的受难者”。
石碑左上方刻有受难起讫年,特别是如果不幸在受难过程中离世,离世年份则以红色字体
呈现,纪念其因威权统治而失去的生命。今天现场有年事已高的受难者家属努力找著石碑
上的名字,献上百合花,口中喃喃自语:“我们找到你了啊,要在天上看顾大家啊!”场
面令人动容。(编辑:龙柏安)1140424
文化部国家人权博物馆24日举办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礼,文化部长李远(中右
)出席与会,陪同白色恐怖受难者将名字嵌入纪念碑。后右为人权馆长洪世芳。中央社记
者郭日晓摄 114年4月24日
https://i.imgur.com/tiFPe11.png
文化部国家人权博物馆24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举办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典
礼,文化部长李远(左)出席与会,在舅舅黄梅碑前献花、合掌鞠躬致意。中央社记者郭
日晓摄 114年4月24日
https://i.imgur.com/2uvRMOy.png
文化部所属国家人权博物馆24日举行人权纪念碑录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礼,名录从原本8079
人新增至1万2060人,与会者在碑前献上鲜花致意。中央社记者郭日晓摄 1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