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C大分享新闻。
不过看过之后,我对其中一些报导感到疑问
: 1938年,台湾咖啡栽培面积与收成已达高峰
: 第二次大战结束,台湾咖啡的盛世渐衰。
: 战后山林管理所接管后,咖啡园变成林木地,或改种其他作物。
: 直到2003年,云林古坑举办首次台湾咖啡节...
: 台湾咖啡拉开新序幕。
所以查了一下维基百科...
啊,打错,是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
发现这个主题十年前有人研究过:
李宛凌
2008硕士论文 台湾咖啡产业的历史考察
(薛化元老师指导)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社会科教育学系硕士班
以下是我个人重点摘要:
1. 新闻的这一句很可能不对
: 1938年,台湾咖啡栽培面积与收成已达高峰
若李同学的硕士论文无误
则台湾咖啡的栽培面积最大是在1942年。
1938年的栽培面积其实连1942年的一半都不到。
而台湾光复后,栽培面积的确远不如日治,
但可能是种植技术的进步吧,收成的话,倒是光复后比较多。
日治时期只有1940年这一年破十万公斤
光复后则有1959, 1961, 1962,三年破十万公斤 (1960是八万公斤)
可见1938年的收成也没有达到高峰。
2. 新闻所说
: 第二次大战结束,台湾咖啡的盛世渐衰。
: 战后山林管理所接管后,咖啡园变成林木地,或改种其他作物。
: 直到2003年,云林古坑举办首次台湾咖啡节...
: 台湾咖啡拉开新序幕。
这几句从李同学的论文来看,也颇有疑问。
比较详细的论文叙述我摘要于下,供版友们参考,以补新闻之不足。
当时台湾的咖啡园,由于战时疏于管理,多半已经荒芜,仅有斗六农场勉强维持。
在农林处林务局接收管理后,于1950年改组为云林县经济农场,
1954年农复会邀请夏威夷国际中心副主任来台考察,研究台湾咖啡生产的可能性,
其后农复会依专家建议,制订咖啡增产计画。
1956年时,经济农场已整理恢复旧有咖啡园约35公顷的面积,更施用化学肥料,咖
啡产量可望达到高峰,并可防止锈病的发生。
当时认为若欲发展咖啡产业... 为此,农复会拨款购置咖啡烘焙及研磨机,将咖啡
加工以供台湾国内消费所需。
更将南投、云林、嘉义及高雄等各地所生产的咖啡送往美国品评,证实台湾咖啡的
品质已达到中美洲咖啡的水准,未来在美国市场应甚有销路。咖啡产业外销潜力也
受到重视。
台湾咖啡本应有不错的前景,但其后因国际咖啡生产过剩,咖啡市场价格大乱,台
湾咖啡价格无法与其他剩产国家竞争,外销困难。
随着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初期,台湾产业发生转变,使农村剩余劳力逐渐减少
,民间亦无企业愿意投资发展,必须仰赖大量劳力与经费配合的咖啡产业面临经营
不善的情况。
1962年以后,农复会不再推广咖啡产业。缺乏政府的推动、补助,且因台湾人饮用
咖啡的风气未开,市场前景不佳,致使许多农民纷纷将咖啡园改建成为竹笋、果树
、茶叶等作物的种植地,台湾咖啡面临经费与人力来源皆困难的局面,使咖啡产业
进入低潮。
随着社会变迁与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农村人口老化、田园废耕。为解决农村发展窘
况,民间开始出现一股改善台湾农业现况的力量。
1984年起,云林古坑一带开始有人再次展开咖啡种植事业,此时人们种植咖啡的目
的已与过去不同,无关乎增产外销或内销以减少国际消费,而是走向与历史文化、
观光休闲结合,成为具有地理依存性、地域特殊性的“地方文化产业”。
配合行政院文建会于 1995 年起所提出的“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与运动,藉著社会
力量与政府资源相互整合的过程,调整过去传统文化政策由上而下的思考模式,结
合各地民间自发性力量,因应时代冲击与挑战,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
精神,使原本没落的咖啡产业得以顺利发展,进而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