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科技人海外推动台湾史料数位化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7-11-27 17:56:56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1260161-1.aspx
特派专栏 科技人海外推动台湾史料数位化
发稿时间:2017/11/26 19:13最新更新:2017/11/26 20:17
https://i.imgur.com/Ubqz2C3.jpg
国家宝藏基金会创始人萧新晟(右)与志同道合搭档杨承融,到洛杉矶宣传国家宝藏的理
念。中央社记者曹宇帆摄 106年11月26日
中央社驻洛杉矶特派员曹宇帆/11月26日
在纽约的萧新晟与杨承融是资讯工程专才,却爱在泛黄文献里挖掘台湾史料,进而成立数
位化台湾历史文献的“国家宝藏基金会”,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
基金会创始人萧新晟与志同道合搭档杨承融,日前从纽约来到洛杉矶,宣传国家宝藏前进
西岸的理念。在开展数位化台湾历史文献的工程之前,这两位旅美青年是网站“台湾正名
器”的推手。
萧新晟指出,举凡留学生申请签证或学校、海外开户、找工作及填写申请各式文件,常面
临国籍找不到台湾或中华民国,被迫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台湾/中国的省份。
台湾正名器网站设立报案区,鼓励旅外台人通报遭遇的不平待遇,并透过网络平台汇整,
向台湾人公共事务会(FAPA)通报,由FAPA出面要求有关方面改正。
他们由台湾正名器所奠定的基础,延伸至数位化台湾历史文献的工程,并成立国家宝藏基
金会。萧新晟说:“因为我们在美国,我们是台湾人,只有我们才能做这些专案。”
国家宝藏基金会蒐罗的史料来源,先以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局(National Archives
)为基础,馆内目前解密档案中,开放约6000万笔的台湾史料。
萧新晟说,6000万笔这个数字是中研院学者的推估,史料记录日治时代、二战、二二八前
后等历史梗概和脉络,甚至台湾山林树种分布与温泉水质的调查都可供调阅。
文史工作者林育正与纽约州立大学学者庄士杰等人,共同架设国家宝藏网站,萧新晟研发
手机App,号召民众组成志工到档案局,翻拍历史资料透过App上传至国家宝藏数据库。
存盘于网站的台湾史料采完全开放方式经营,萧新晟介绍,在美国国家档案局获取的史料
多属于公众,也就是翻拍者就拥有史料与文献的著作权。
他说,翻拍者可运用资料出书或写文章,国家宝藏基金会则放弃著作权,任何人来此查寻
所需资料,都可用于营利或非营利途径,更欢迎大众参与翻译与更正的工作。
萧新晟展示志工团队已蒐罗的成果,在3万5000多笔文献里,有趣内容包括台湾特产分布
图、结核病传染时期宣导人们多休息的海报,及中美断交时政大师生以正楷字体撰写的抗
议信等。
展望未来,萧新晟说,虽然北加史丹佛大学的胡佛研究所也有许多关于台湾的史料存盘,
但涉及版权而难纳入国家宝藏数据库。
不过团队仍积极向外拓展,接触日本与荷兰等曾殖民台湾的国家,寻找他们在台留下的历
史纪录,丰富台湾史料。
https://i.imgur.com/slCc0th.jpg
萧新晟展示国家宝藏基金会蒐罗的成果,包括早年结核病在台流行时期,宣导民众应多休
息的海报。中央社记者曹宇帆洛杉矶摄 106年11月26日
https://i.imgur.com/8hlU4eB.jpg
萧新晟展示志工团队在美国机构蒐罗有关台湾史料的成果,在3万5000多笔文献里有早年
台湾特产分布图。中央社记者曹宇帆洛杉矶摄 106年11月26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