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L30 四战106 感谢SK2的十堂冲刺班

楼主: lvesally (M.X)   2019-12-10 17:30:11
[求学背景] 东海大学 资工系 2019/06毕业
[应考日期&成绩] 2019/10/19 第 4 次 106 分 R28 L30 S23 W25
2019/09/21 第 3 次 95 分 R30 L26 S18 W21
2019/06/29 第 2 次 95 分 R28 L26 S21 W20
2018/08/04 第 1 次 90 分 R24 L26 S18 W22
[各科分数] R28 L30 S23 W25
[英文能力叙述] 学测12级、GRE V159 Q167
[考试身分] 全职考生
[考场地点] 桃园地球村
[准备时间] 2018年上半年有补菁英,但后来荒废了。补SK2后从2019年08月准备至2019年
10月,共2个月
[准备教材] 考满分、60-sec Science、TED-ed、SK2冲刺班讲义
[前言]
会知道 SK2 TOEFL 是因为7月的时候补Mason GRE,在讲义后面看到,然后就上网查了一
下觉得口碑还蛮好的,而且上课的时间压缩在一个月,很适合像我一样赶着申请学校的人
,就决定尝试一下。
[阅读]
阅读的部分Rosa教的是skim和scan,用这两种方法来快速扫过文章并抓取重点,这样就可
以不用读完文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后用来做题。不过我个人有不读完整篇文章就会很
难受的病,所以我还是习惯会看完文章,我具体的做题流程是跟着题目阅读其相关的段落
。我个人的阅读速度算应该还好,考试的时候做完阅读大约还有5分钟,我通常会去上洗
手间或是坐着休息一下等听力。另外关于句子插入题,Rosa教的方法很有用。先找插入句
的关键字和SVO,然后比较选项的上下文看看合不合理,这样的方法比单纯代入选项然后
选通顺的正确率高,因为如果直接带入的话,其实很容易发现很多都很通顺,然后只好猜
C。
[听力]
上课的时候Rosa教的是抓听力八大点还有做笔记的技巧,八大点简单来说的话一些关键字
和转折等等的重要提示,通常八大点出现的时候会伴随着重点或是会在题目中出现的问题
,所以熟悉这些的话可以比较容易知道听力哪个部分是重点,不然如果lecture的内容是
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的话,很容易会神游,然后漏掉重要的地方。做笔记的部分,Rosa教我
们如何简化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像是箭头或是X来代替文字,还有如何分段,对于
速记非常有帮助。不过我还是没有办法达到那么厉害的境界,这里有一个Rosa给的小建议
,分享给和我一样最后还是会抄很多笔记的同学。就是以听懂为主,做笔记为辅,因为如
果有一部分听力听不懂的话,通常做出来的笔记在写题目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然后只
好猜C。还有可能会因为急着做笔记而漏听到后面其实听得懂的东西,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在听不懂的时候,我比较偏好专心听,然后能写一些单字就写,没有的话也没关系,这
样至少不会漏掉后面的部分,写题目的时候在这部分印象也会比较深一点,结合题目的描
述,说不定突然就开悟了。
[口说]
口说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罩门,在补SK2之前,我一直觉得口说题目在开始答题之前只给准
备那一点时间根本是在强人所难(虽然现在也这么觉得),不过在第一堂课David教Word
bank的时候我仿佛遇到了救星,Word bank简单来说是平时先对可能出现的角色立场做假
设,针对可能出现的角色想出好几个动机跟理由并练习如何讲,当遇到题目的时候就可以
很快地决定要如何说,然后把重点放在发音跟语调。至于后面的整合题的话,Li-yi顾问
教的做笔记的方法跟模板还蛮好用的,这边做笔记的方法跟听力的不太一样,为了说的时
候可以讲顺一点而不能够太简化,最好主词跟动词都要抄下来,这样讲的时候可以不太需
要动脑思考要怎么说,也可以帮助想出替换的同义字。因为时间掌控没有练得很好的关系
,考试的时候整合题后半段说得很赶,所以漏了一些点,所以分数不太高。
[写作]
很惭愧的,写作在第三次考试以前都没有认真的练习,在考完第三次后发现这样下去不行
,所以就乖乖的做了Rosa给的练习Part1-4,练完之后真的有考比较高分了,很感动。回
到正题,独立写作的部分其实跟口说有点像,也是思考角色立场,然后想角色可能会关注
的三个点以及理由,最后再发展出支持Main idea的正反例子。练习Part1-4其实也是在熟
悉这个过程,当熟练了以后,比较容易可以写出逻辑通顺、流畅的文章。至于整合写作,
我觉得做法其实还蛮固定的,先阅读并找出各段的主旨,然后在听力的时候写下讲者的对
于阅读各段的想法,写作的时候再把阅读跟听力相对应的点统整再一起。有趣的是,在第
四次考试的时候还遇到跟第一次一模一样的整合写作题目,其实还蛮幸运的(虽然几乎都
忘光了)。
[结尾]
课后的顾问时间跟助教咨询也很棒,对于应试技巧有疑问或是想要跟其他同学一起练习的
时候都可以参加,也可以找出自己单独练习的时候没发现的盲点。最后感谢顾问们、助教
们还有支持我的家人,也祝福正在努力考试还有申请中的同学能够顺利。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