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PO都做完了怎么办?by J2

楼主: robert416 (萝卜)   2018-09-28 17:54:02
常常被同学问这个问题,之前实力养成FAQ没有收录,特别以此文章回答一
下!
实力养成FAQ没看过请看这里:
实力养成FAQ上:https://goo.gl/7A4rKJ
实力养成FAQ下:https://goo.gl/46hefi
实力养成FAQ完:https://goo.gl/6FD7kb
其实TPO真的是同学准备考试最好教材,第一次就当模拟考作,做完后里面
不会的单字就是你最好单字书,甚至,多作几次还能学到更多不一样的东
西。
所以其实TPO都做过的话,我建议同学,是可以再多做几次的,甚至我鼓励
同学即使TPO还有很多回可以作,还是可以在考前抓3-5回重作几遍。但是在
做的时候,可以专注在以下几件事情:
1. 抓文章、听力架构:第一次作答主要可能都是在时限内赶快从文章找答
案,但其实托福的文章架构、听力结构都是很固定的,作地二次的时后请仔
细的抓一下这个架构。
文章架构又可以分两部分来看:
1) 整篇文章的架构:以TPO21第二篇文章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为
例,全文六段架构是(同学可以试着做看看再比较):
第一段提出问题:How did it come about that farming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in a number of world centers at more or less the
same time?
第二段回答问题提出第一个理论:population crisis
第三段因为第一个理论有问题,提出第二个理论:climate changes
第四段质疑第二个climate changes的理论
第五段因为第二个有缺陷,提出第三理论:Steven Mithen's thesis
第六段说除了以上三个理论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
同学在第一次答完题后,可以试着更仔细的去抓上述的架构,这篇算是满典
型、架构也很清晰的文章,特以此篇当例子。架构若抓习惯了,其实有两个
好处。第一:可以提升阅读速度。因为有了架构,700字文章像是小说一
样,是有章节的,是一块一块的:问题、理论一 、理论二、理论二的缺
陷、理论三、总结需考虑其他因素。没有文章架构的概念,会觉得700字
文章就是一大块,读起来非常辛苦。第二,也能增加Q14 Prose summary的
答题率,一举两得。
2) 段落里的架构:
段落理的架构,简单来说指的是主题句跟剩下的句子关联性。同样以上一篇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为例,第二段主题句:Traditionally,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transition to agriculture was the result of
a worldwide population crisis. 如果会抓段落的架构,可以马上知道接
下文章的走向应该要解释何谓population crisis? 跟农业的产生的关联是
什么?也应该可以知道既然有traditionally这个字,最后应该会推翻这个
理论或是提出新的理论。
3) 听力的架构:
听力部分抓架构方法也很类似,过一阵子重做的时候,仔细的抓教授“换话
题”的地方,怎么换的?为什么换话题了?或是在同样主题下,分成了哪几
个“小主题”来讨论?甚至也会建议同学直接拿出“逐字稿”,自己去把逐
字稿“分段”。那如果再次答题还有印象怎么办呢?没关系,看完题目不要
看选项,试着自己写看看答案,再对照一下自己答案跟官方选项的差别。建
议同学至少抓三回TPO作“自己写答案选项”的练习,会对听力的题型非常
非常的熟悉!
2. TPO做完,作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时,可以当成学科科普加强背景知识。
同样在以上面的文章为例,如果再多看其他文章,会发现不论是农业起源、
冰河期大型动物灭绝、某文明搬家、崩溃,climate change是很常提到的概
念,这样就能培养“预期心理”,在看新的文章或是听新的听力段子的时
候,提到上述事件马上能预想是否会讲到气候变迁这可能性。当然也还可以
依照考满分或是托福小站的“依学科”练习,找到自己陌生的学科,把概念
加强,如果因为学科不熟影响答题,其实很可惜。
所以同学不用害怕自己TPO作完了没东西作,其实依照上述方法再好好的利
用TPO, 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作,希望上述方法能帮到同学!
Cheers,
J2
作者: sonne1419 (Sonne)   2018-09-29 11:55:00
推!
作者: HHDelphine   2018-10-07 12:45:00
谢谢!非常详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