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战107 感谢SK2

楼主: denny950701 (阿昌)   2016-02-05 15:44:05
代PO
[应考时间及分数]
8/22 R:30, L:26, S:18(FLL), W:24(GF), Total:98
10/25 R:27, L:25, S:18(LFF), W:27(GG), Total:97
11/8 R:29, L:25, S:18(LFF), W:26(GG), Total:98
1/9 R:30, L:26, S:23(FFF), W:28(GG), Total:107
准备托福的时间其实拉得有点长,考到后来其实有点没力了。
第一次有点匆忙就上阵了,连课都还没上完。
后来几次考试中间又常被各种杂事弄得焦头烂额,都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准备。
总是想就差个几分就破百了,但口说的成绩一直上不去,
反而最后一次放轻松考,意料之外的高分。
觉得SK2的上法让我很快速的抓住考试的方向和考法,
让我在一战除了口说外的各科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口说一直是我的罩门之一,中间虽然一直都有在练习,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只有18分,可能是练习方法不对或是练习的时间不够。
第三次考完后自己多做了很多生活化的练习,
最后一次考试放轻松讲,反而意外的进步蛮多
[准备资源] TPO, SK2讲义
[阅读]
阅读是我练得相对较少的一科,大概是考过GRE的关系,觉得相对起来没有那么难。
准备的方式就是练TPO,一次练一到两篇或一回。
但我托福的阅读策略和GRE不同,
GRE的话会用skim的方式快速扫完整篇文章,再开始做题。
上过Rosa 的阅读课及做过几回TPO后,决定改变策略。
改成先读每一段的topic sentence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则是再读最后一句,确保没有到最后语气转折),然后直接做题,
利用题目的问题,在过程中读完整篇文章。
因为托福的考法基本上是找段落顺序考的,这样的方式基本上在做到summary题之前,
可以大概了解文章的脉络。
用了这个方法后,本来summary题是我最容易错的题型,
而且每次做到这题就会得一直回去看文章,确认每个选项是不是对的。
但觉得Rosa上课讲了一句话很有道理,摘要题的设计就是要你看完一篇文章后做摘要,
所以不应该需要一直回去看。
而是你去想如果你要摘要这篇文章的重点,你会选那些句子描述它,
以前摘要题我都不读题干的,后来反而碰到摘要题,我会先读完题干,
然后自己想如果是我要解释给别人听这篇文章在说什么,
我会挑什么点来讲,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选到一些是对的但属于太细节的选项。
自己是觉得抓到”架构”和”语气”真的很重要,还有要知道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我也是都想像自己如果现在要跟别人分享这篇文章,我会怎么描述,
试着不要把它当成考试。
也呼应了Rosa说的主动式阅读,就是看到题目要自己先有一个答案,
再去看答案选项,这种方式真的很可以避免被答案选项误导!!
其实因为时间太赶的关系,我没有上阅读班就去考第一次考试了。
在第一次考试和第二次考试中间才上了阅读班
但可能因为考过GRE的关系加上本身阅读英文速度算快,语感也不错,
第一次竟然被我蒙到个阅读满分。
但那次可以说是完全没练什么特殊技巧,从第一次到第二次中间准备时间比较长,
才慢慢体会到一些英文阅读的技巧、文章逻辑这些细微的东西
(学会这些对写作也很有帮助!!)。
虽然其实后来二三次的考试,阅读反而没有第一次的高,
但就像SK2老师们常说的,老师们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逻辑,
是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每个人适合的方法可能不同,所以很重要的是要有实验精神,
去试试看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在过程中反复去思考为什么以及怎么修正。
[听力]
听力在第一次到第二次考试中间练得比较多,主要是听TPO然后做题。
一天一回或半回这样。
SK2所教的技巧:主动式听力很重要,
直接看答案选项真的很容易被听到的一些字混淆。所以听完一篇,
第一个我会想哪些是可能的考点,在笔记上圈出来这样,
做题时,看着笔记,想着那个段落的意思,先把它当成开放式问题,
自己给一个答案,再去看选项哪个最接近。
语气也蛮重要的,试着把自己融入那个情境,
然后从讲者的语气有时可以大致猜出文章的走向。
有听出语气至少在真的没听到的时候,在猜的时候有的时候可以用语气的正负去删选项。
做完一篇后就想哪一些是有考出来但没有猜到的,再听一次是不是漏掉了哪些讯号字。
反复做几次其实就会发现考点没有哪么难猜,听的时候就会有感觉哪里比较重要。
然后我会把一些练过的TPO用1.5倍速在听。
像最后一次考试前,其实没有再练新题,就是一直听练过的TPO,
但用1.5倍速,一方面是熟习题型,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抓到架构。
[写作]
整合写作
首要一定要熟悉出题的架构,我基本上是背模板和一些替换字。
然后在第一次读先写下三个点的关键字。
然后听力很重要,尽量抄,抄越多越好,抄关键字。
写作的时候再努力把它写进去就好。
虽然上面是说模板,但其实就是文章发展顺序的架构。
独立写作
基本上我觉得Topic sentence + 理由+说明理由的实例够强就可以拿到高分
因为托福只要选边站就好,不需要考虑到反方。
在想理由的方面,觉得David和Rosa教的word bank十分有用
不管是在口说和写作
所以我写作的方式:看到题目后,选边站、从word bank中找特质、想有说服力的理由。
老实说我并没有练非常多篇,大概每次考试前一到两篇。
主要是抓写作的时间掌握和练习打字。
但我倒是花了不少时间充实我的word bank,
然后练习Topic sentence和看范文,
看到范文中一些觉得不错的理由就会把它加到word bank里。
例子的方面,我觉得是GRE准备的时候为了正反例都举,花了不少功夫想例子,
所以在准备托福的时候,反而都是临场发挥。
在举例子的时候,我会把自己的立场假设在反方,然后如果我有被这个例子稍微说动,
可能必须想些理由反驳,那基本上就是还不错的例子
考了几次,也真的觉得例子的说服力真的很重要。
举个例来说
应该是第一次考试吧(时间有点久了有点忘了),
题目似乎是要写”鼓励民众节约用电”是比”提高电价”更好的能源节约方式之类的。
我当天就是想不出第三个理由,但时间不够了,所以我只好搬出那些几乎是万用的特质,
写说因为一般人会”注重安全”,而如果鼓励节约用电可以让人们生活更安全,人们就会
想要节约用电。
但又想不到什么有说服力的例子,脑袋里不断想怎样会是危险的情境,然后脑中闪过某电
影画面,是外星人开着幽浮,闪著超强的大灯降落,从光里走出来。所以我只好写如果人
们不节约用电,像是半夜停车在路边,忘记关灯就走了,其他经过的车可能会把那些光误
认为是幽浮或外星人,然后被惊吓到,这样会提高事故的发生,所以如果政府多加宣导这
样很危险,节约能源的效果会比提高电价好。
(其实我写完觉得监考老师改到应该会笑吧,根本乱掰,我自己都笑了)
除了这次外,其他的题目是觉得都有想到还不错的理由和例子。
然后Transition word很重要,因为它们组成文章的大架构。
多背一些可以替换的,可以让文章不会显得一直重复用字。
[口说]
我本身非常怕口说,这是我的罩门。
我也的确为了这个挣扎很久。
我本身讲话就比较平,加上个性比较放不开,又容易紧张。
讲英文听起来很没自信,考试时临场常表现不好。
我口说是上David的班。
觉得David把口说一二题的发展和word bank的关联讲得很好。
练过word bank后几乎都可以发展出理由,想办法讲到时间。
但反而是表达上,会不顺和想不到讲法。
这部分我觉得真的得透过多练习讲和多听多echo来改善。
多讲就容易顺,或者一些描述你讲过,再讲一次就不会需要想那么久。
但我一直没有考得很好,所以只是大概讲一下我怎么练习。
我的练习方式基本上也是练TPO,熟悉题型和笔记架构后,开始讲,
然后录起来听,同一题会讲好几次,
讲到顺及讲到让自己听起来满意为止(包括内容和语调)
然后每天听David的音档,学如何回答题目,及每天花点时间echoing。
其实我每次考试都有点状况
第一次因为时间赶,没有练很多,其实很不熟悉笔记和听力架构,
三到六题都听到蛮少的资讯,只好一直重复讲。
所以三到六题拿了两个L我觉得蛮合理的。
第二次因为练习较多了,三到六题基本上有抄到蛮多的,也觉得讲得没有很差。
本来想说应该至少有个20的,结果还是18。
这次是让我打击最大的一次,
从第一次到第二次中间花蛮多时间练习的,也花蛮多的比重在口说。
结果是完全没有进步。
(虽然我是一直安慰自己觉得自己有进步就够了)
第三次应该是因为考试时,
第三题还是第五题有一题我讲一讲竟然结巴!是完全吐不出字那种,
而且其实我知道我要说什么笔记也有抄到的(好像是乐团缺一个鼓手),
但就是一个音发不出来卡了好几秒。
这次还是18,所以本来想说复查第二次的口说就也放弃了。
虽然托福没考好,但我想以后出国总是得讲英文的。
所以还是想办法找各种机会让自己讲英文,
每周会和朋友有两次全英文讨论的读书会,也继续听David的音档和一些其他的演讲,
去学他们的用字和语调。
和别人用英文讲久了,反而好像找到之前的问题:有一点”太注重语调”,反而不自然。
我平常和人讲英文,并不会像托福答题一样,做太刻意的语调,
因为我本身讲话就比较平,加上个性比较放不开,又容易紧张。
所以会怕因为没有语调而”太”着重语调。
其实后来echo久了也有发现,觉得我的声音听起来就是不舒服。
所以最后一次考试就试着不太刻意着重语调,反而是假设情境,想像要解释给别人听,
可能是英文讲习惯了,这次讲得比较顺,echo久了,语调也不会那么怪。
这次也没有那么紧张,所以也没有结巴。
而且这次也比较有信心,我相信我是可以讲给别人听懂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次的讨论和对话也让我这个信心变强,别人是听得懂你讲话的。
然后解释时,会把感情投入,其实语调自然就出来了,虽然不是很漂亮很完美的语调。
最后成绩出来还蛮高兴的,虽然也是有点意外,
本来一直是卡在口说,希望这次至少有点进步(目标设定在20分)
刚好各科也都相对考的高,才终于破百了。
[结语]
本来没打算要考第四次的,但反正各种机缘,我就想去考吧,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考了四次,过程拖的非常久,老实讲我也没有很善用资源和认真练习,
这段期间其实过得非常混乱,又要考试又要处理其他的事,作息和饮食都不正常,
身体搞得很差,也常常会因为没时间练习而很焦虑。
口说读书会和顾问时间都只去了几次,写作的一次都没有去,也没有找人练习,
其实有点惭愧。
如果能够再来一次,我想我应该会学着看自己的时间管理能不能做得更好,将不同时间该
做的事做更好的切割。或许也不会需要考这么多次,但我想走过的都是经验,有从中学到
一些东西就好。
有人在前几个礼拜告诉我一句话: Limit your schedule by time, not by tasks.
时间到了就该停止那件事,而不是觉得自己事情好像还没做完,一直想继续做。
(我有点完美主义,所以有时很难停下某件事)
每天为自己设定一些达得到的进度,在那个时间就专心做那件事
做完后该忙其他事情就忙其他事情吧,这样心情也会比较安心
现在来看,还是觉得这段和英文挣扎的过程很值得,
在SK2补习学到最多的反而是一些学习的态度和观念
很喜欢SK2常强调的一句话,英文是用来沟通的,更重要的是考完托福后,
不要只把学习英文当成是要应付考试,将学英文养成是一种习惯。
所以即使一直口说上不去,我还是没有放弃,因为我觉得我在日常生活中沟通没有问题,
只是的确没有流畅和顺,还需要时间和下工夫。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一定所有方式都适用大家。
以上是一点自己准备托福的心路历程和经验分享。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学习英文的方式,考试顺利!
作者: catcall   2016-02-05 15:47:00
感谢sk2 我也是撞墙了很久才破100
作者: earnest (大卫)   2016-02-05 16:18:00
恭喜你!很喜欢你的分享!
作者: mirrow0311 (十元豪捧油)   2016-02-08 09:23:00
推 继续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