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11/17 宗教讨论会优良心得

楼主: catking326 (爱快罗密欧)   2009-12-07 22:35:54
大家好!
这次的优良心得一样有两篇
由于张凯惠同学相当用心写心得
再度蝉联!
另外国关系三年级的李佳颖写的也很棒
提供给大家参考!
◎张凯惠
有个问题,一直留在我心里-为什么人需要信仰?
  
我自己属于一贯道的原生家庭,爸妈都是一贯道的信众,自然很小便接触了这个团体
,不过直到最近由于许多因素,渐渐的,一直以为的单纯,不再是从前的模样时,我感到
十分的疑惑,所以思考这个很纯粹的问题,为什么人需要信仰?或是信仰是什么?
  
信仰可以从远古人们害怕天时异变或天灾的畏天情结而来,然经有了数百年来的科技
文明,当人们都了解天文,明白地理时,为什么仍相信有超自然的存在,是因为的确有无
法说明的现象?出乎意料的变化?还是其实是我们相信所以才有呢?我认为是因为相信所
以存在。
  人们创造的存在,恰巧都有善恶的两面,这点无论哪个国度似乎都通用,就世界四大
宗教而言,每个都有一套引领善的人们往死后理想国度的说法,从这层意义上可说宗教具
有道德教化的隐藏意义;然而,这时代同时有许多邪门歪道,而且也有人相信,且这样的
情况,多神教并立的东亚世界尤其严重,而现在东亚地区的人们,多不将宗教信仰放入平
常的话题中谈论,这点日本和台湾都一样,那这么一来,宗教究竟是好的存在还是坏的存
在?信仰有必要吗?
  我认为信仰是必要的,而宗教不一定是必然的。人无信不立,没有信心便没有支持自
己决定任何事情的动力,这个信心不见得必须来自对于恐怖经验的敬畏,我想他应该可以
是更具体可陈述的,对我来说,不可知的未来经验或是死后世界,太过玄远难以理解,与
其追求根本是望尘莫及的彼岸,能够保握现下倒是比较重要的;因而我认为可以敬天畏天
,但崇天祭天倒不是十分必然。
  撇开沉重的宗教问题,日常生活上有许多行为,实际上应该是基于一个敬未知物的情
结,不过融合在风俗中便没有那样强的意味了,像是考试拜文昌君,因为文昌君属牛,所
以不吃牛;进饭店房间要敲门、鞋子要乱放;日本三五七的祈福式、成年式、洒豆子驱鬼
;不可将筷子插在饭上,很像在祭祀插香;不用两双筷子互夹,那样是火化捡骨…等很多
行为,都展现了一个从祭祀衍生的日常举止规范,这点倒是蛮有趣也值得研究的课题。
◎李佳颖
  宗教、信仰和习俗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组成的重要元素。从小到大我们所经验的事物,
几乎无一不被包含在此:小至忌讳,大至祭祀。一般人乍听到宗教一词,脑中浮现的印象
不外乎是“虔诚的佛教徒告诫世人不要杀生”,或是“一群基督徒祷告著,高呼耶稣爱你
”等刻板印象。在我看来,并非只有“属于某一宗教教派”才可称之为“有信仰”。每一
个人一定都有信仰的。而所谓信仰,又该如何定义呢?这个范围很广,除了在讨论会上分
享的诸多关于台湾和日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祖先传承之外,我认为,光是一个人日常生活
中的行为准则,就可以称之为他的信仰。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被教育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去做的,例如在
台湾,送礼不送伞,因伞谐音散,表示两人的距离会因为这份礼物而渐行渐远,或是生日
逢“九”不庆祝等等;过新年的时候,大家总是把“岁岁(碎碎)平安”、“年年有余(
鱼)”等吉祥句挂在嘴边,欲讨个吉利。这些东西,在现今看来也许毫无科学根据,但大
多数人(尽管不相信)还是会照着做。某些价值观已经深深的刻在我们的文化里,在既有
的一套社会框架下,人们做事情都依照先人传承下来的准则,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一个民族
里大部分人的“信仰”了。
  当天的讨论会里,大家分享的部分也着重在台湾和日本人们某些特别的习惯、风俗和
忌讳,而非“宗教”的介绍和比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同学提到,在吃饭的时
候,两个人通常不会同时夹住一样菜(例如在夹菜给别人的时候,会直接夹进该人碗内,
而不会让两人的筷子在空中同时交接那样菜),因为在日本,只有在捡(死人)骨的时候
才是两双筷子同时夹东西的时候。另一方面,有些台湾同学也提到一些我从小到大从来没
有听过的忌讳。
  虽然现今有些传闻都被科学证据打破,但人们行之已久的习惯并非一时之间能舍弃。
每到重要节日,家中长辈为张罗祭祀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每逢婚丧喜庆等重要活动人们还
是会挑个好日子,为的都是祈求祖先能够保佑子孙安康。当今有些无神论者秉持科学至上
的精神,排斥一切无根据的传统,认为人定胜天。但我认为,就算在这科学技知识爆炸的
时代,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是重要且无可取代的。信仰和习俗是一个文化中的核心元素,
少了这些传统在背后的支持,一个民族能够向前迈进的空间必定是有限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