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
看来这次马场先生演讲会大家都颇有心得呢
大部分的人都写得很好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哦
以下是学术部选出来的两篇内容较丰富、讨论面向较特别的心得
供大家参考看看:)
一、
原本以为台湾与日本方面的交流,一如想像中的来往频繁,毕竟日常生活中实在有太
多东西具日本影子;不过经过这场演讲后,我才明白实际上并非如此。演讲中问到交流会
的建立时间,才突然的提醒了我,在以前历史课上曾读到双方断交的记载,然而就如从手
中飞出的气球一样,倏地就被抛到脑后,直到今日,若不是正式的来讨论双方的交流问题
,全然不会在意到这样与想像落差极大的现实情况。
稍稍的读了一些台日关系的历史变化:在日本与我断交的隔年,双方建立了非官方的
机构,台在日为亚东关系协会东京办事处(现称台湾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日在台为财团
法人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尽管如此,双方的关系在1990之前仍处于紧张的阶段,然而李
登辉先生执政之后,对日关系直线上升,尽管同时有来自中国的压力(飞弹危机)以及本土
独立争议,不过由于地震的关系,所有的不快多半消弭,而专注在救援的焦点上;至此,
在多重因素交错影响下,台湾与日本,建立经济交流为主,民间交流为辅的模式。
现在台湾的人们对日本究竟有几分真实的了解呢?近半学期来研读日本历史,深深的
认为每个民族的背后有着极其艰难的立足过程,原以为的万世一系与经济强国的形象,其
实是经过了多少的辛苦才能到达呢;台湾的多数人们了解的,不过是皮毛,且不是真实的
一面,所有都是经过媒体所包装的内容,但有谁会真正去注意到呢…台湾方面也是一样,
今日我国的处境虽不必多说,但确实需要面对如何走出去的困境,让世界知道台湾,而台
湾可以立足于世界的问题,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得放在心上,可是单单问及“如何向外国人
介绍台湾”时,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会中有马场先生在澳洲的交流计画,不禁思及自己的
国家,是否也有人愿意这样付出这样尽心的去做呢…
要真实了解一个人,就算是朝夕相处也十分困难,更何况是认真的认识一个国家。每
个人心中都可以描绘出一个关于“日本”这个名词的图样,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就像在
台湾这块土地,每个人民对这国家也有不同的认知一样,只是差别在有没有真心的去观察
罢了。
by张凯慧
二、
没有尝试过在听完一场演讲后,认真的温习所听到的,然后把它转化成一篇正式的心
得。确实每次都是有些收获的,但纪录下来也的确是种挑战,我想,这大概是对每一位演
讲者最深切的感谢和回馈吧。
就从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讲起好了。或许对马场先生有些失礼,但是演讲结束后的那段
关于WONDERBUS JAPAN的影片竟然是我记得最清楚的部份-当然我无意冒犯,只是那段影
片太令人为之感动了。对亚洲地区来说,日本是熟悉的,因为经济优势让我们不得不认识
这个强权国家,但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日本不过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岛国,可能还是处
处充满神秘的地方。马场先生和他的同伴们,搭著巴士横越澳洲数千公里,在一个个小镇
停留,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竭尽所能的把他们认为日本文化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项目一一
介绍给当地居民。茶道、祭典舞蹈、折纸、空手道,不管哪一项对于澳洲人来说都是新鲜
的,而他们也都热情大方的回应并且参与。看着这段纪录,心里是佩服也是感动,佩服的
是WONDERBUS JAPAN整个团队的向心力和干劲,感动的是这整段旅程远比我所设想的还要
温馨。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是众所皆知的,我想,唯有真心喜爱自己的国家、真心喜爱自
己民族特色的人们,才有办法全心投入这样的工作。就这一点来看,偏向保守的所谓大和
民族的自我意识反而是相当令人敬佩的,试想:若有机会仿效WONDERBUS JAPAN举办一场
WONDERBUS TAIWAN的活动,有多少台湾的年轻人有足够的热情和能力愿意投入?我们所能
想到的、足以代表“台湾”的文化活动又有几项?
演讲的另一重点则围绕着“国际交流”打转,其实不只是台湾日本之间,对亟欲走向
世界舞台的台湾而言,国际交流能够带来的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正面助益,但是国际交流不
能只是单方面的。马场先生在演讲中提到:台湾文化的构成是极其复杂而多元的。我猜想
这与台湾人对于外来文化的高接收度有很大的关系,只是,全盘接收并且将之融入生活,
就称得上是交流了吗?把范围缩小一些来看,台湾的年轻世代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很
深,但相对的,日本的年轻人对台湾又有多少了解?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或许是交流的良
好媒介,但这些都只是、也只能是媒介,真正的文化交流,不应该是更深层、更具有意义
的吗?
在沟通管道如此多元而开放的现在,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比之前来得频繁而紧密,但诚
如马场先生所言:人和人之间面对面沟通时所传递的“温度”,是透过文字、声音甚至影
像都无法传达的。身为台湾人,我想我们的确是有必要好好认识台湾这块土地,和它所蕴
含的文化特色,并且以它为傲,不要只是一味的崇尚外来文化。在这个global village里
每个人都可以是文化大使,即使只是简单的招呼寒喧,都可能是播下一颗种子,若日后能
更进一步的互动,它必将开出繁花。
‘国际交流は 人に始まり、人に终わる’ -松本重治
by 林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