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强心丸]一起改善同志伴侣的社会处境

楼主: meng0905 (meng)   2014-04-28 13:51:59
性别强心丸:一起改善同志伴侣的社会处境
2014-04-28
http://blog.xuite.net/wagner_wang/wretch/212105191
■王晧安
2014年4月27日,好性会与国立彰化师大婚姻与家庭治疗研究所、辅咨系一起合办“同志
伴侣的社会处境:多元成家法案的冲击与反思”论坛。一天的论坛下来,让已在同志社群
打滚10多年的我,依然收获满满!
第一场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的怪兽妈妈,是我大概7、8年没见的老友,看到怪兽妈妈
真的是越来越年轻了!一晃眼,她的一双子女已经成年了!她一人独自摸索如何当个妈妈
,尝试跟子女出柜,发现子女反应也没有太大,欣然接受。曾经幻想过儿女会不会是同性
恋,如果也是同性恋就好了,但她们都没有因此成为同性恋,还夸张地说儿子不但不是同
性恋,还一天到晚说自己恐同。对怪兽妈妈来说,家的组成,不在于几个爸爸几个妈妈,
重点是有“爱”,她爱一双儿女,儿女也爱她,如果未来还有交往对象,重要的也是能爱
她及这对孩子。
第二场刘安真老师则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婚姻平权。老师从1967年第一个女性跑马拉松
,被趋逐离场;1972年第一位美国精神科医师在APA讨论精神诊断的手册是将同性恋去疾
病会的会议上出柜。30年后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我们相信20年后,我们的孩子也会很
讶异,为什么这时候我们需要开这样一场论坛在这里讨论婚姻平权。多元成家三个草案服
务的对象是不同的,婚姻平权是为了让不同性别、性倾向的人都能分享异性恋结婚的特权
,修的就是民法第972条的内容,而非修刑法让小三、通奸除罪化。伴侣制度则是为了不
满现行婚姻制度父权色彩的人所设计。多人家属制度则是让没有能力结婚、找不到另一半
或自愿单身,或选择和好朋友住在一起的人所设计。三个草案都是看到许多家庭被排除在
很多家庭福利之外,都在讨论谁是“家人”而不是“性”,但反方阵营则看到这三个法案
都是“性”,因此才会这么恐慌。
有些人可能觉得,婚姻平权议题有争议性?事实上,在各美国各专业学会的声明中可以看
出,婚姻平权是没有争议的,所有实征研究都站在支持的这一方。台湾各专业学会站在专
业的立场,该支持就要支持。
让同性可以结婚或结合为伴侣,不但可以提高同性伴侣的心理健康,也提升同志的父母、
亲戚、支持婚姻平权者的心理健康。婚姻平权不会一下子改善同志处境,不可否认的是,
这是继续往前的一大步。至少让许多议题不用再让同性伴侣个别、个人化地处理问题,得
以分享异性恋可以结婚享有的几百项婚姻特权。从北欧资料显示,同性婚姻不但不会伤害
异性婚姻,反而巩固婚姻价值,使异性恋更愿意进入婚姻。
第三场由我及喵喵一起带领在场的成员,一起以行动化的方式,呈现同志当事人在家庭、
学校、职场及自我与认同的各种内在声音,回顾反同志教育及反多元成家事件对同志的冲
击,真正扩散出去的力量,同志当事人与基督宗教信仰的朋友对话时,产生的种种伤害,
使得同志当事人心理受到创伤、感到自己的存在被否定、感到被公开地霸凌、对涉入反同
志的众多基督徒感到愤怒与害怕、造成人际关系的改变、甚至出现自杀想法等。
第四场陈金燕老师则从联合国近年来的LGBT人权报告、CEDAW一般性建议及两公约的角度
,直接同志人权、同志教育的必要性,反驳假宗教之名的迫害与歧视,提供助人工作者支
持婚姻平权的国际法律基础。
综合座谈时,赵淑珠老师期待在场的成员,都能成为强而有力的种子,把今天所学到的、
获得的这些力量继续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散播出去。
淑珠老师对我说,之后还想一起举办给中小学辅导教师的、这样主题的活动。我已经开始
期待了!
(Bravo!台湾青少年性别文教会理事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