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我对银英威斯塔朗特事件为何由衷不认同

楼主: brandont (布兰登)   2019-07-21 02:43:04
威斯塔朗特这件事情之所以造成莱茵哈特的心魔, 跟与吉尔菲艾斯理念分歧的导火线
其实在道德上的是非很单纯, 以我来看, 这不是有轨电车难题
因为牺牲的一方是莱茵哈特阵营上战场, 有心理准备会战死或牺牲的士兵
(而且是为了自己支持的价值观或领袖战死)
另一方则是期待莱茵哈特拯救他们, 而莱茵哈特当时也有能力阻止这场憾事的平民
士兵在战场上是准备好, 有一搏的本钱可以求生
(而且莱茵哈特麾下猛将如云, 幸存机率高)
威斯塔朗特的一方, 就只是纯粹接受核攻击单方被杀戮的百姓罢了
撇开 q 大提到莱茵哈特的战略优势之外,
莱茵哈特接受奥贝斯坦提案, 利用这件事情的好处是:
1. 在宣传上否定这些叛乱贵族存在的价值, 得到己方道德上的正当性, 但一来莱茵哈特
已经有皇帝下令出兵征讨的合理性, 所以奥贝斯坦这里的正当性, 应该已经不是只考
量打赢内战了, 还包括之后莱茵哈特没收贵族财产, 推动社会改革预先立下伏笔。
2. 以战略的角度上, 原先我也很纳闷, 不是所有的贼军都被赶到秃鹰之城了吗? 其他平
民老百姓再怎么不爽贵族, 布朗胥百克也不痛不痒啊, 但仔细一想其实不见得。奥贝
斯坦宣传分化的对象, 是贵族军里面的平民士兵。殊不见秃鹰之城最具威胁的是主砲
秃鹰之钩吗? 要攻陷一个要塞得解决这个问题, 奥贝斯坦之后也是靠这件事情跟埋伏
在要塞里的间谍心战喊话一下 "你没看到威斯塔朗特贵族是怎么对待平民的吗?" 搞
定让主砲室里面的平民下级士官投降, 所以这件事情本质上是有策略效果的。
(当然贵族也是太白痴没有封锁这方面对内的消息)
我同意后来田中透过希尔达说的, 否定如果说增加几滴血可以换来和平就可以的论调
因为这是独裁者的想法
一般人重点都不在用什么换什么
而是谁是被用来换的几滴血, 不是吗?
这个论点如果成立的话, 今天是威斯塔朗特, 明天会是谁?
如果不是靠一个高于法律跟道德的价值观来施政, 而是靠宣传哄骗, 这是不长久的
(想到这我不禁叹息..)
这些论点希尔达深刻理解, 吉尔菲艾斯当面挑战莱茵哈特
而莱茵哈特本人更是知道的最清楚
所以才不敢正面回答吉尔菲艾斯, 恼羞成怒找个借口不让他配枪, 跟其他人平级
吉尔菲艾斯因此领便当
他也因此把好友的错怪罪到自己身上, 让这件事情成为心中随时轻轻一碰就喷血的伤疤
所以当那个威斯塔朗特的幸存者当面谴责莱茵哈特后
一瞬间他的内心被重击, 他的第一时间反应是惊讶, 是羞愧, 是闪躲, 是弥补
因为虽然是弑君重罪, 但道德上幸存者并没有错, 他全家都死在那个星球上了
你让他讲话后是死是活都不重要, 意义跟打击都达到了。
所以当希尔达提起, 并给莱茵哈特 "你虽然犯错了, 但你也付出很大的代价" 加以安抚后
他跟小朋友渴望姐姐般支持的感觉而选择让希尔达留下
(当然童男 + 处女一晚就得子也是神了)
这些都是他自己知道这件事在道德上自己的决定站不住脚的原因
但在田中的剧情桥段上, 如果吉尔菲艾斯不是因为跟莱茵哈特的价值冲突
最后引发意外死去的话, 还真不知道在哪边让他阵亡跟后续的剧情怎么接
秃鹰之城他笃定不答应为了试验瓦普技术出兵
皇帝被诱拐他也不会支持这样的阴谋, 还赔上一个忠诚的老将
攻占同盟后笃定分身就是同盟的参事官, 甚至之后的新帝国领总督
那全给帝国玩就好了, 同盟玩个屁啊..
杨有通天本领也打不赢这两只联手啊..
※ 引述《qlz (())》之铭言:
: 这个话题实在是老到不行的过气,所以仅仅是个人抒发多年的沉闷罢了。
: 威斯塔朗特事件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类似有轨电车难题(注一)的情节。说到底,我个人对于
: 这种“两难”的判断,向来的认知大多是“会选择拯救多数那一方;可不论别人最后如何
: 选择,都不会有所责难”。毕竟,这个选择本身就没有绝对正解——除非你是无所不能的
: 超人,能够同时拯救全体。
: 可唯独威斯塔朗特事件,从第一次接触到现在为止,我都不认同奥贝斯坦劝说莱因哈特“
: 不去阻止”的建议——是因为反正看不见“阻止威斯塔朗特事件”的话,会因此延长帝国
: 内战,而多死伤的几百万、几千万人?感觉又不是……
: 直到最近,我才终于明白我不认同的地方在哪里——因为在我看来,我完全感受不到莱因
: 哈特军面对的“战略劣势”在哪里。如果今天是‘贵族联合军已经和自由行星同盟联合,
: 如果莱因哈特军不快点获胜,就会面对前后夹击’这样的局面,我大概就能理解莱因哈特
: 的内心挣扎处了。但银英在描写这一段的时候,我读起来却是‘贵族联合军已经被莱因哈
: 特军打到简直可以把秃鹰之城关厕所,莱因哈特仅靠本部军力就能完全压制贵族联合军。
: 杨虽然赢得同盟内战,但他还需要去平定三场地方叛乱。胜利后,别说同盟政府是否会派
: 他再远征帝国(同盟军前一年亚姆力扎会战的惨败,造成同盟国民普遍进入反战情绪,同
: 盟政府也没有和贵族联合军结盟的计画);就算真的出征,莱因哈特也可以派吉尔菲艾斯
: 等边境军去拦下来’的感受。换言之,就是不论威斯塔朗特事件是否发生,莱因哈特的优
: 势都感觉不出有所动摇(更不用说,原著中威斯塔朗特事件还是发生了,贵族联合军也没
: 有因此直接投降,在胜负确定前依然战到最后,哪来的少死几百万人?)。这样,就变成
: 只是要不要眼睁睁看着两百万人送死的事……
: 所以简单一句,这边是田中描写得太差了(灭),使我完全无法感同身受莱因哈特那份苦恼
: ,完毕。
: (注一)有轨电车难题:https://tinyurl.com/y6nsnrkq
: 简单来说,就是强迫人在某种危急关头做出抉择。但正常的选择都不免要牺牲掉一部分,
: 而选择者本身又几乎不可能做到不牺牲的决策,逼迫选择者对于“牺牲哪部分”做出取舍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