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重机新手,应该说是档车新手,考驾照之前完全没骑过打档车。
买车之前也是再三考量,预算、用途等等,
不外乎就是因为重机使用不是必需品(通勤有机会使用快速道路例外),
但是看看早上上班大排长龙要上快速道路匝道的车辆我也会忽略重机的
通用性,反而觉得使用白牌至少还可以钻,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离题了,买重机以来,在路上被问到的大多都是问这台多少钱,
周围绝大多数的民众,有接触机车的可能还会提一下自己以前骑什么的,
比如说,伟士牌老车之类的,这类人可能对机车就稍微有些概念。
但在路上,你说重机为什么会被放大镜检视,我觉得有一部分是新闻媒体
成功带领民众走向错误观念的风向十分明显的案例,
什么重机狂飙,尤其是当出意外的时候,下面一定会有一堆3+1好或者是
这样也想争取上高速公路的观感等等,然后再加上大有为政府对于重机
交通法规的模糊地带,停车格问题、机车停等区问题,快速道路、公路能否
同车道慢速超车(在车流静止的时候),都一直都没有良好的配套措施。
连带了你在驾训班考照的时候其实也只是学个皮毛,
举个例子来说,转弯打方向灯前要转头确认后方来车,这件事情有多少骑士
真的有做到,在封闭场地考照只是基本的确认你有办法骑上这台车,
但是会不会随机应变,在大马路上这么多不确定风险存在时知不知道该怎么做,
反而是考验骑士对于平常骑乘时的经验,现行考照似乎是二十岁可以考重机
驾照,看看驾训班粉丝专页一波波结训照片分享,当然不是说驾训班的问题,
只是对于现行的大环境交通混乱,在大马路上想合法使用道路分割,
就会被嘴什么钻车缝,而眼红的驾驶也是不少的,我没法向前移动,你也该跟我
一样乖乖排队,偏偏路上一人轿车多得很,停等车流时有的偏左有的
偏右,重机的优势就是体积相对较小,拥有机动性的优势,只是排气量大了点
的机车,但是也很难在夹缝中慢慢往前,除非是车体较小的车种。
而重机也可能因为是许多人假日出游的代步工具,偏偏假日就是最多人开车
出游的时机点,路上的车辆只会多不会少,想超个车前面的四轮驾驶慢慢开
不打紧,鲜少有驾驶会稍微靠右点让后方较快速的机车通过,这个时候重机
就十分有可能会在接近道路双黄线附近左侧超车,在法规上双黄线当然是不能
跨越的,但是明明机车所拥有的机动性只要一些空间其实就可以通过的。
种种因素也造成大众对于重机的观感不佳,明明一样都是机车,只是白牌车
数量较多,在团体观感中数量相对较少的重机就会莫名被贴标签,
当然也不乏有对重机车性不熟悉的骑士,因为机车失控而发生意外,这个时候
媒体再稍微使用主观性的关键字渲染一下,很快许多人都会认为重机危险又
快速,但是重机明明就很稳定。然后再加上一些重机车群刻意在车流众多的
地方,诸如观光区域,使用非法刻意遮牌的手段,又或者是改装较为大声的排
气管,在深夜时分经过安静路段仍然不刻意放低音量经过等等,都再再加深
民众对重机不好的观感。
写了这么多,骑重机无非只是想体验骑车的乐趣,也尽量避免影响他人,
只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纠纷,有车友的地方就会有不良的示范,
自己也只能尽量约束好自己,至于别人怎么样本身也管不著,
总不能骑个车还要背负过多的社会观感,那可能出个门讨厌重机的民众
一人一口口水就把骑士淹死了吧(误)。
※ 引述《XSR700 (39.8万不买吗?)》之铭言:
: 有些事情要承认 重机观感就是糟没错
: 其实我觉得这是浓度问题啦 还有牌色问题
: 先用牌色去区分开来了 然后红黄牌的人大多都是玩乐性质比较多 爱飙
: 今天白牌飙的多不多? 很多 但是更多是每天通勤骑乘
: 红黄牌本来就少 当中飙的又多 浓度比白牌高不少
: 今天超跑怎么没被嘴? 因为他是归类在ㄧ般客车阿
: 嘴下去搞不好打到自己 红黄牌嘴了不会痛
: 其实这在少数族群ㄧ直都是这样 习惯了
: 客家人小气 原住民爱喝酒 等等等
: 还是两个原因 ㄧ开始就被区分了 然后不利因素浓度又高
: 说到底 有差吗? 你好好骑没出事 也不会有人来嘴你
: 这位只能说RIP拉
: ※ 引述《bancouman (VAC)》之铭言:
: : 昨天在八卦板看到一篇新闻
: : 一名22岁骑士骑CB650R在阳金公路半夜不明原因自摔
: : 原因都还没搞清楚下面就一堆死好的推文
: : 虽然当初考重机驾照就知道这东西被歧视到极点
: : 看到那些推文也不会影响我去兜风的心情
: : 还是不免有点好奇
: : 是八卦板太夸张还是社会大众真的跟八卦板一样仇视重机啊
: : 我身边一些没在骑车的朋友连重机不能上国道都没搞清楚
: : 至少在我的同温层感受不太到被歧视= =
: : 顺便聊聊那个自摔的
: : 我想他大概是真的骑很快
: : 从竹子湖往金山半夜常常起大雾,路又很烂,转弯一堆人孔盖
: : 到山腰路一直雾一散视野一清楚,很容易就管不好右手
: : 这时再跑出只阿猫阿狗大概就变那则新闻了
: : 22岁车大概还是租的或贷款
: :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