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弟在某间中小型产险公司的商品定价部门工作
原po的一些问题刚好有一些见解,可以参考看看
先说声抱歉,跟大家献丑了
另外先说一下,我不打算推荐任何公司
只讲原PO里面提到的几个问题,并简单解释,并提供一些参考
而保险公司的选择,请各位看完文章后自行判断
没有一间保险公司是适合所有人的需求的
就像车一样
以下内容对部分人来说可能已经是常识了,可以自行斟酌略过
根据我的经验,身边大多数人对保险这东西还是很陌生
甚至自己保了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决定先从最基本的"险种"开始
台湾现行的车险主险当中,主要可以分成
1.强制险
2.车责险
3.车体险
接下来会分别讲解这几个险的概略内容
1.强制险
强制险这东西,常常听到人在说强制险没有用,那是怎么个没用法呢?
出事时保障不到自己吗?
事实上,强制险就是第三人伤害险的底层,何谓底层
底层就是第三人伤害只赔超过强制险的部分,如果车主出险后发现没有保强制险
那第三人还是会赔,只是赔完后会向车主讨回强制险部分
说到底,强制险还是很重要的,不管你认为他有没有用(毕竟是政策性保险)
上面讲赔钱,到底是赔给谁
先说强制险的全名
"XX产物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看到责任二字了吗
没错,强制险之所以是第三人伤害的底层,就是因为他也是责任险,而且只赔体伤
当被保人出车祸时,
车祸的对方或是其他人(不包含自己及本车乘客)身体上的伤害、残废甚至死亡等
被保人应该要对此负起责任并赔钱或是给付医药费,责任险就是在赔这东西
而强制险的保额是医药费二十万,残废死亡两百万,很多人当然认为这额度不够
那么就衍伸出了所谓的第三人伤害险
2.车责险
车责险的主险,主要又可分为 第三人责任保险-伤害 跟 第三人责任保险-财损
顾名思义,就是赔付车祸时被保人应该要负的伤害责任 及 财损责任
不过跟强制险有意点不太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强制险是不论肇责
而各公司的第三人伤害及财损是会依照责比例分摊赔款的
3.车体险
车体险我想大家应该不太需要讲解,很直观的就是赔自己的车体
概略分为甲式、乙式、丙式及失窃险
而近几年限额车对车碰撞损失保险(又称限额丙)也逐渐被推广
丙式就是只赔有肇事"双方"的车损,自摔自撞或是来路不明的损伤不在保障范围内
乙式就多保自摔自撞
甲式保障范围最大,就是只要车子有伤,不管你的伤怎么来都能出险
不过当然也就贵
那险额丙式是什么?
限额丙式的保障范围大多与丙式相同,唯一不同的点是在于"限额"的概念
假设买了20万元保额,那整个保险期间内,最多就是赔20万,20万用完契约就终止
想当然一定比一般丙是便宜
假设A在1/1买了20万限额丙,然后2/1出险10万,那从2/1开始他的保额就剩10万
如果在5/1又出险10万,那这次赔完后契约就终止了
(就可以再买一张车体险啦)
那没有限额呢?
没有限额的话,保额20万指的是每次事故最多赔20万,不限次数
也就是说如果A买的是一般车体险20万,然后每个月1号都出一次车祸,都赔5万
依契约,保险公司还是会赔
以我个人见解的话,买限额险其实是很划算的
毕竟一年内出2次以上车祸的机会太低了,把保额用完不太可能
失窃险的话就是失窃险,应该不太需要解释XD
上面讲了几种主险,那原po有提到什么律师费用,什么慰问金什么的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附加保险"及"附加条款"
首先我们可以把保险公司想像成速食店,上面讲的几个主险就是主餐
甲式 乙式 丙式 第三伤 第三财 强制 失窃
这些就是
大麦克 双层牛肉堡 麦香鱼 劲辣鸡腿堡 麦脆鸡等等的
而"附加保险"跟附加条款"
就可以想成
薯条 饮料 鸡块 薯饼 沙拉这些有的没的
各家速食店可以自行决定要用什么主餐搭配什么套餐,然后再推销给消费者
所以身为消费者的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一个已经配好的套餐
通常网络投保或是跟业务员买的话,得到的就是套餐
而保险公司通常也推对自己有利的套餐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都是保险,但是每间公司卖的好像都有点不一样
事实上,条款内容大家都抄来抄去,保障范围也都一样
就只是各种附加条款的组合罢了
那有没有办法单买主餐或单买配餐或是自行搭配呢?
单买主餐当然可以,通常网投或是保经代业务员通路都有单卖主险
自行搭配也是可以,但是要找对人,通常网络不会给你自行搭配
何谓找对人,就是在保险公司工作,有业务员资格,可是主要收入来源不是业务的人
然后还要交情够好(如过交情真的非常好的话,不但可以自己搭,还可以不收佣金)
那要怎么知道有哪些套餐可以搭配?
在这里,我要推荐一个网站给大家
http://inspro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query.asp
这是财团法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的保险商品查询网页
台湾每一间保险公司的"所有"商品,保单条款跟商品简介都放在上面
这也是那些主餐配餐的实际内容,问东问西问天问地问保险业务员都有可能错
但是看条款绝不会错
如果有保险公司不照着条款走,或是敢卖没放在这里的商品
你可以打电话到金管会检举,让他们被罚钱
那这个网页使用方法也很简单,点一点就可以了,记得勾"未停售"就好
点进去后就能看到该商品的详细资讯,然后还可以看到他是附加在哪个主险底下
可以用这个来做自己想要的搭配
用上述网页,关键字打"附加"、"附加保险"或"附加条款"下去查看看就能知道了
常见的几个像是
"第三人乘客责任附加条款"(俗称乘客险)
"驾驶人伤害附加保险"(俗称驾伤险)
""第三人责任保险慰问金费用附加保险"(就是原po提到的慰问金)
族繁不及备载
以上是台湾保险商品的基本架构
以下是费率厘订的基本概念、理赔状况以及为何会有"不给保"这种情况的大略解释
在买保险时,身为消费者,首重1.保障内容 2.价钱 3.理赔
保障内容于上述架构解说,便不再多说,那价钱呢?
在讲价钱之前,要先讲保险的核心概念
就是大家出一点钱将钱集中,支付未来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损失
假设今天有一百个人,跌倒一次要花1000块医药费治疗
再假设今天每个人跌倒的机率都是1/50,也就是说这一百人内,预估会有两个人跌倒
所以这一百人总医药费预估就是2000元
如果有保险公司想为这一百人办一个"跌倒保险",那基本保险费就是2000/100=20块
不过开公司不可能刚好把收入跟赔款刚好打平
公司营运要钱,员工要薪水,水电费交通费税金等等都要钱
所以这20块还要再多收一点,这就叫做附加费用率,以车险来说通常在30%左右
那每人总保险费就是20/(1-30%)=28.57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会影响费率的主要有几个因素
而这几个因素都会受到保险公司的客户群体影响
1.出险机率
2.出险后赔款幅度
在这里,我们把这两个因素称作"损失频率"及"损失幅度",这两个东西等等再提
刚刚提到,费率会受到客户群体影响,那么是如何影响呢
各家产险公司,每年一定会做一次到两次的费率检视,看现行的"损失率"状况
损失率=总赔款/总保费收入
以损失率来评估这个商品现行费率是否太高或太低,有没有需要调动的需求
如果损失率太高了,代表费率需要调升以补足缺口
如果损失率很低,代表可以降价增加商品竞争力
上述就是费率厘订的几个基本方法,那这个跟"理赔"或"核保"又有什么关系勒?
当然有
保险时,我们当然都不希望自己需要出险
不过万一真的出险了,那么就是理赔的事情了
理赔时,有些人希望能够越快越好(我自己也是这种)
也有些人认为全权交给保险公司即可,弄好最重要
这个就跟前述公司策略很有关系了
如果今天保的是拼市占率或是拼业绩的公司,那么为了留住客户
通常出险不囉嗦,文件有了就直接给钱
如果今天保的是以盈余为主的公司,那在理赔时就会比较锱铢必较,想杀价等等的
这也是为何有些保险公司理赔被认为拖拖拉拉的(其实我觉得我现在的公司理赔就很拖)
如果今天你是相当注重理赔速度的消费者
那么可考虑主打市占率或是业绩量的公司
如果理赔速度不是很在意,那就找顺眼的公司就好
那核保呢?
对于主打业绩的公司来说,其核保政策通常较宽松
也就是说要保人通常不会被问太多问题就可以保了
对于主打盈余的公司来说,核保政策通常谨慎
"损失频率"或是"损失幅度"可能较高的族群,就会需要经过核可才能保
损失频率高的族群像是有酒驾纪录、租赁业者、职业驾驶、25岁以下男性等等
损失幅度高的族群像是超跑、重机等等
这也就是为何原po说有些公司不给保大型重机,因为损失幅度较普重高
(当然,公司高层因为刻板印象不打算推这市场也可能是很大因素)
(以我看到的资料来说,大重损失幅度较普重高,接近自小客车,损失频率与普重相仿;
而自小客车的损失频率是普重跟大重的好几倍,尤其是车责,是什么意思应该不用我多说
)
不过核保政策连带影响了上述的"损失率",原因很简单
假设今天来者不拒通通都保,那损失率没意外应该会提高
如果核保政策严谨,保之前都先经过审核,确认风险OK才保,那么损失率应该会较低
这也就跟着影响了每年费率检视后的费率调整幅度
也就是为何原文推文提到富邦涨价的原因
另外,原po有提到重复投保的问题
这个在条款里面也会写到,有重复投保时,通常赔款是两间公司依比例分摊
该赔的不会少到,但也不会重复赔两次
所以同样的险保两次是没关系的,只是多花钱而已XD
最后,其实大多数公司都有保大型重机
(保发提供的参考费率都有大型重机了,各家公司基本上也会有大重的费率)
只是因为非主要市场所以没有推,要买的话就是上述说的"找对人"
以上是小弟对原文的一点点见解,如果有错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