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Caballero 卡瓦列罗 手工渲染皮鞋

楼主: mrso (mrso)   2014-03-31 07:41:56
※ 引述《impulse (接近无限透明的蓝)》之铭言:
: 其实我并不同意原Po这段话的看法
: 但我常常挂在口头上,也喜欢放在文章里的一句话是
: ‘身为一个消费者,你绝对有无限的批判的权力’
各人有各自的看法,这也是讨论的意义所在,在此先望顶宅大
海涵,小弟回文时会比较不客气,但绝无不敬之意,还望见谅
: 对于追求极致CP值的消费者来说
: 想尽办法追求最物美价宜的品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是的确的,但我的看法是,一件商品的价值
不单纯是指其货物本身,而是包括了整个购买的前置与购买经验
: 不用说别人,我自己一直都在零售业界
: 长期下来根本就养成一个很扭曲的购买价格概念
: 而话说任何类似的绅士装讨论区
: 也都或多或少的在提供同好此类的资讯
: 我也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
: 但即使是这样,我个人认为
: 原Po所指的这个鞋子品牌或许也没有不堪到这样的地步
: 而非要抓来打脸一番不可
: 或许原Po认为,他们的工艺水准还不到一定的水平
: 却贩售他认为相对高的价格(一个可以买更好的国外鞋款的价格)
: 只是用行销的语言和手段,来将它们的价格冲高
: 尤其可能还是错误的工艺资讯
: (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或许原Po的不满还有其他的原由)
顶宅大所说的其实有不少都是我心中所想
但个人觉得是“部份正确”
先来说说我对这牌的看法,实物也好,图片也好
小弟向来都觉得这牌的产品是很一般(更别说当初只有胶合鞋)
姑勿论这些,个人感到此牌最大的问题,是在于误导消费者方面
一方面,他们故意发布一些错误的工艺资讯,同时不提及自身的产品
是胶合鞋的部份,这我觉得是在刻意隐瞒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大问题的方面,他们刻意把国外同类型产品的价格说高
比方说平均要价约三百欧元的PITINA SHOES,他们却在他们的广告开箱中说
“在国外这种鞋子最少要好几万一双”(大概是这样,原文被01删了)
这跟对不知农产品详情的人说
“这日本苹果在国外卖一两千块一个捏,我才卖你三百,超值吧?”
有什么大分别吗?这已经不是用行销手段将价格冲高,而是刻意的误导了。
更别说三四百欧元的价位已经是GOODYEAR/BLAKE/BOLOGNA工法
胶合鞋的话...其实自己买一双胶合皮面白鞋(约100欧元)
再寄去做PITINA(很多家都有提供客制PITINA服务)
这样来说,要得到这家所谓要好几万的产品
实际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是一万台币不到,还可以客制捏
: 而我不赞成这样就要打厂商脸的观点是:
: 第一,会Marketing,但鞋做不好的人没资格卖这个价钱?
: 如果认为Marketing不是成本不该计价,这我绝对不认同
: 这阵子刚好跟大陆的同好在讨论类似的问题
: Marketing得好,公关吃得开的西装订制品牌,能不能卖相对的高价?
Marketing绝对没问题,但很大的问题是夸大与误导
正如西装板主之前在BLOG上有提到拿坡里肩的问题
个人觉得C牌的鞋的行销,问题更严重
: 裁缝师傅不服气,说他们的东西不过尔尔,卖那个价钱是坑人!
: 但是师傅啊,你早早下班的时候,人家还在酒吧里跟客人喝酒陪笑
: 你放假在家里休息的时候,人家在各个交际场子想办法认识客人
: 你穿得轻松愉快在散步的时候,人家每天都得努力健身外加仔细打扮才能出门
: 为什么这样或这些付出就不能加在产品的价格里呢?
: 同样的,Marketing的成本或付出,
: 第二,所有新进厂家最要紧的事情之一是‘生存’
: 可能有人要说这样不对,他们怎么可以没有职人精神
: 当然要把做出完美的商品放第一位,怎么可以是生存
: 在台湾,针对绅士装产品创业的人
: 如果不是对绅士装,对这些商品有足够的热情
: 哪一个傻了要来做这个?
没错,这我认同,可是问题不是出在这边。
: 我认同可能许多的品牌的产品还不到位
: 尤其跟那些个一般认为品质精良的国外品牌来比较
: 但硬是要这样就大肆说这品牌不认真,不像话,应该要打脸一番
: 我认为对于新进品牌也实在是过于严苛了
如果是一个正当地宣传自家产品,如实地说明商品的商家
个人觉得绝对值得嘉许跟支持,正如我虽然不爱林果的产品
但最少他们的做法个人觉得是很正当的
做生意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商德
如果在宣传时已经刻意去误导消费者
即使产品多到位,也是没有用,被抓出来还是会被骂
更别说C家的产品其实没多到位...(不过我近三个月没到他们的店面,现在的情况
或许有变)
个人其实觉得这跟X王的火锅有点像
只是X王的是食品,他的是鞋子
但人家X王被抓出来还会道歉,他们却只有意图用时间冲淡
再继续使用相同的手法
: 第三,消费本身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你为什么觉得某个东西比较好?CP值比较高
: 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有比较基础的说法
: 这一个观点上,要宽容一些的对象是消费者
: 如果按照原Po的想法,这品牌的行销方式让人如此想打脸
: 岂不是说跑去买他们家的消费者就是不明智到了极点?
: 如果买得到价格实惠,品质又好的商品,当然很令人开心
: 但也不代表那些价格订得高的厂商都是无良又不知上进的厂商
: 购买的消费者都是不思长进,不好好做功课的消费者
: 消费者也需要透过这样的过程来进步,来学习
: 或许得要到他真的穿了这鞋子一阵子,他不满意了
: 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要求自然就会向上提升
: 但如果就说他这时候买的这鞋是被骗或CP值太低
: 这对广大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同样也是过于严苛了
同上,问题不是出在CP值高与否,就不再论述了
: 但最终还是会到开头的那句话
: ‘身为一个消费者,你绝对有无限的批判的权力’
: 而且毕竟这里是绅士装的专版,
: 各个领域的‘魔人’都有
: 所以其实通常批评的出发点都是对于商品的爱好
: 但我想我以一个也是绅士装消费者,爱好者
: 但也同样有一些厂商端经验的角色
: 希望可以提供在关于‘消费’的这件事情上,一点点不一样的思考
: 以上,报告完毕!
感谢顶宅大的高见,上面的说话如有得罪,请多多包涵。
作者: wonderboy172 (我升天了@@)   2014-03-31 10:49:00
我倒是觉得 适当地阐述彼此的意见 是件好事^^至少让我们新手可以多吸收一些观点^^
作者: WhatBlueIs (吃酒子老母不吐錢)   2014-03-31 11:46:00
前面打脸文发的比较简略,难免造成争议本板欢迎主观建议,当然PO文详实点是最好的了
作者: maxjeng (max)   2014-03-31 11:53:00
m大重点于这牌有误导顾客嫌疑i大重点于市调成本转嫁顾客是正常但m大指的是不应用误导顾客来转移marketing成本大家思考想信自己会有心中定论同时感谢两位提供不同观点
作者: MK12 (MK)   2014-03-31 12:11:00
观点出发点不同 觉得不要讲啥打脸的 很容易起火气至少这两篇我都觉得言之有物 增进思考
作者: whitestripe (light me up)   2014-03-31 12:43:00
我跟what大的想法一样 这个版欢迎有个人想法的文章只要提的出理由都是好文!!! 而您前面的那篇文因为写的太简略 可能您有在其他地方发过类似主题我不清楚, 不过也有很多人只看ptt, 因此讲的如果不清楚恐怕引起误会, 像impulse大讲的主题就跟您的有差距.很感谢impulse跟mrso为我们示范和平有水准的讨论^^
楼主: mrso (mrso)   2014-03-31 13:13:00
谢谢各位的雅量容得下小弟的刻薄尖酸。
作者: lote01 (lote01)   2014-03-31 14:08:00
台湾就是要有你们这些高手分享看法与资讯阿~~~~~!!!
作者: littlehouse (小房子)   2014-04-01 10:53:00
继续期待好文^^
作者: impulse (接近无限透明的蓝)   2014-04-01 21:04:00
其实原Po这样说明就让观点很清楚了!也可以让版友们了解立论的基础是什么,又为什么会让您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毕竟版上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我想多说个两句,有助于帮助大家自行去做判断,而不是被比较单纯的形容词给影响!
作者: NVK (The Old Boy)   2014-04-02 00:15:00
推这篇。 另外,即便以资方角度切入,行销成本这回事是台面下讲的。 成功的行销在消费者端,所感受到的依然是产品效度多寡(无论是有形或无形) 当我们开始向消费者解释,企业砸了钱在行销活动上,你们必须要"负担"这点时,行销本身已经失败了。连sales都不应该hard sale,行销如果走这种思维去面对消费者,那我觉得本位主义也太重了些。总之,如果老板要砍行销部门预算,那前一篇我觉得是合理回应但若是面对消费者,我会觉得该说法有点过度期待,过度要求。当然目前各位是站在"批评时应把状况说清楚"的角度,也是没错。我只单纯就行销与消费者的关系,有些看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