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yay0909 : Toshiba不久之后就会推出SMR产品了,这是产业趋势, 07/08 05:59
→ yay0909 : 基本上每间都一样,HGST目前用氦气冲碟盘数,不过之 07/08 05:59
→ yay0909 : 后还是会加上SMR 07/08 05:59
: 是没错,但感觉在那之后没多久SSD会跟上来
: 另外SMR不是不行,但第一标示要清楚,宣导要正确
: 第二就是可能会像SSD系统HDD资料一样
: 以后HDD也要分PMR读写SMR储存= =
well...这个问题很深...
SSD的容量会不会跟上来呢?也许会,但会不会取代HDD呢,
至少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很难,这是目前业界和市场调查机构的评估,不过也很难说,
SSD的平面技术现在也到达瓶颈了,容量上不太去,(好像有4T但是超贵)
未来的方向是3D堆叠,但是挑战还很多,现在还不好说,
即使容量追上了,价格也至少会是HDD的5~10倍以上,
也就是说将来就算出了6T/8T/10T的SSD你可能也买不下去,
比较有可能先发生的是低容量的SSD流血杀价,被大陆厂商做成白菜,
但是同时间HDD的厂商成本也在不断下降,要拼价格的话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HDD厂商目前仗着SSD还上不来,毛利很高赚爽爽,
到时候利润可能会下修一点。
以HDD来说,未来的方向算是满明朗的,主要就分为三大产品线:
Mobile, Near-line还有High-end
Mobile就是一般的行动硬盘,目前最高的是S社才刚发表的4T/5D 2.5吋15mm的版本,
还有年初T社发表和前一阵子W社的3T/4D行动碟,
这几颗大概是最后的PMR硬盘,
从明年2016开始,三大阵营都会往SMR走,下一个节点是单碟1T,
会推出1T/1D 7mm, 3T/3D 9.5mm, 4T/4D 15mm等版本,就清一色全是SMR了。
Near-line是所谓的企业级冷储存还有一般的3.5吋消费级储存硬盘,
因为速度不是重点,所以是全力冲刺储存密度,
照目前的roadmap,H社已经推出10T/7D氦气硬盘,之后其他厂商可能也会跟进氦气填充,
3.5吋可能会全面从现在的4-5D push到7-8D,到2017左右可能会出现14T/8D的硬盘,
明年开始,这些高容量硬盘也会全面migrate到SMR,
而大概2017-18左右,更先进的技术TDMR(二维读取)/HAMR(热磁辅助)会慢慢导入,
不过一开始成本关系,可能是以企业级为主,消费级可能还要再等等。
最后High-end就是高性能的硬盘,这部分主要也会以企业级为主,
目前最高容量还在1.8T/4D左右,但这应该不是乡民关心的,
一般消费者要速度快可能去买SSD比较快也比较便宜,
当然企业客户的考量就比较多了,但这边不多做讨论。
最后再讲一下SMR,其实厂商也没有故意不标示PMR或SMR,
只是对一般使用者而言那不是很重要,使用者体验才是重点,
简单来说,SMR因为重复写入会影响相邻的磁道而必须全部重写,
从而导致写入速度变慢,这个理论不是使用者关心的,
要怎么从其他方面提升速度,而达到SMR的储存密度,又可以和PMR的速度才重要,
毕竟SMR一下子可以提升储存密度2x%,要提升容量一定是往这走的,
至于要怎么match PMR的速度呢?前面有大大提过了,
现在SMR是把资料分成band一个区块一个区块写,
这样修改资料的时候不需要整个盘片重写,而只要写几个bands就好,
这部份的优化其实主要靠算法,也就是硬盘控制器的部分,
如何有效率的规划读写的区块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效率变好,减少复写次数对速度提升很有帮助,
但这部分不是我的专业,就不多说。
总之,对终端使用者来讲,最直接的使用者体验就是硬盘快不快,耐不耐用,稳不稳定,
使用哪种技术达到,并不是很重要,
用SMR技术的硬盘可以轻易的大大提升容量,如果多方努力优化之后,
速度和reliability可以达到跟PMR相当,
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
以后还会不会有现有的PMR,可能还会有,
但可能在high-end那边比较多,出了你也不想买,
我个人觉得消费级的硬盘最终应该全部都会走向SMR,
毕竟一般的使用速度需求没那么大,真的要快直接用SSD更快,
不过肯定的一点是储存市场会趋向分工更细致的方向,
不只SSD和HDD根据不同需求选择,
不同容量 体积 速度 稳定性的HDD还有混和产品一定会越来越多元,
消费者就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即可。